骨骺及骺板損傷的鑑定

2022-09-20 11:27:04 字數 4212 閱讀 6308

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gb18667—2002)

將四肢長骨一骺板以上線性或粉碎性骨折分別評定為x級、ⅸ

級傷殘。對此兩條款存有兩種認識,一種認為指關節內骨折,一

種認為系兒童的骨骺及骺板骨折。筆者認為以上兩種認識均是

片面的,前者忽略了骺板的特有概念,將骺板與相當於骺板位混

淆,後者又人為縮小了評定的範圍,將之侷限於兒童。從法律角

度講,兒童指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此年齡界限與骺板的發

育過程不符。以下談談筆者對條款的粗淺看法和骨骺及骺板損

傷的法醫學鑑定要點。

一、骺板的發育過程

骨骺軟骨板(骺板)是兒童期及青春期骨骺與幹骺端之間的

軟骨組織,具有縱向和橫向骨骼生長的功能。隨著骨骼的發育

成熟而與原始骨化中心融合,骨骼長度的增長是骺軟骨板增殖

發育的結果。到青春期末(18~20歲),骺軟骨板的增殖減慢,最

終全部骨化。x線片上,表現為一條緻密的線,稱為骺線痕跡。

骺板損傷會導致兒童長管狀骨骨骺與幹骺端之間形成骨性連線

即骨橋,使骺板全部或部分提前閉合,造成肢體縮短和(或)成角

畸形。二、條款不符合臨床對骨骺損傷的分型

條文所指損傷為骨骺和骺板的損傷,臨床上骨骺和骺板損

傷一般沒有線性和粉碎性骨折之分,而是將骨骺骺板損傷分為5

型(即salter分型法)。[ ]其中i型較常見於病理性損傷,ⅱ型、ⅲ

型預後較好,ⅳ 型、v型預後較差。但各型並非單獨存在,前4

型中也可能同時合併v型損傷,因此對每一型損傷的預後都不

能絕對化。此分型法在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後由ogden進一

步發展。但近年來許多人對salter分型在預後方面的價值提出

質疑。miznta分析1 629例骨骺骨折,發現預後更依賴於損傷部

位.而非salter分型。rogers認為臨床所遇到的骺板損傷,暴力

· 66 ·

往往不是單一的,可同時存在剪力、壓縮力和扭轉力。因此,損

傷常波及骺板多層。下肢骨折因損傷劇烈,各型都易發生早閉。

peterson認為預後應包括損傷嚴重程度如骨折移位和粉碎程度、

患幾年齡、骺板損傷多少及骨折型別等諸多方面綜合考慮。因

此僅以骨折型別評估預後是不全面的。【2 從條款制定的本義出

發,區分線性、粉碎性骨折是從骨骺、骺板損傷對生長發育的潛

在影響考慮的。考慮到salter分型及以上對預後的評價原則,筆

者以為將「骨骺及骺板損傷」、「骨骺及骺板嚴重損傷」分別評定

為x級、ⅸ級傷殘更為妥當些。將i型、ⅱ型骺分離、骺移位列

為「骨骺及骺板損傷」,將ⅲ型、ⅳ型、v型及粉碎性骨折列為「骨

骺及骺板嚴重損傷」。

三、骨骺及骺板損傷的法醫學鑑定要點

(一)對現行標準的把握

如上所述,儘管對現行標準在骨骺及骺板損傷的規定方面

存在一定的異議,但作為國家標準,條款有其確定性和執行力。

筆者以為,salter分型中i~ ⅳ 型屬線性骨折,應評定為x級傷

殘,v型或出現粉碎性骨折的可評定為九級傷殘。同時應密切

觀察預後,按損傷的嚴重程度提出可能的預後評價,給雙方當事

人明確有關賠償的權利、義務。在年齡問題上,不應只限為兒

童,筆者認為考慮到性別和不同部位骨骺閉合時間的差異,對骨

骺及骺板損傷不能人為作年齡限制,只要x線片顯示長骨骺板

未完全閉合前出現骺板以上線性或粉碎性骨折的,均可適用條

款。對明顯超出骨骺癒合年齡(>25歲,有報告橈骨遠端骨骺閉

合時間為20~25歲,_3]故以此年齡為上限)屬病理性骨骺延遲

癒合的,則不能適用條款。

(二)正確診斷骨骺及骺板損傷

1.兒童的關節部位損傷應先考慮骨骺及骺板損傷。在骨骺

癒合以前,特別是兒童期,骨骺損傷頗為常見,據文獻統計約佔

兒童長骨骨折的6%~15%。出於力學原因,長骨幹骨折的發生

率遠較骨骺部位為高,而發生於關節部位的損傷則骨骺損傷遠

比韌帶損傷或關節脫位多見,這是因為兒童期骺軟骨板的強度

遠不及韌帶和關節囊。研究證實,骺板的強度較肌腱韌帶弱2~

5倍。 所以,兒童期關節部位損傷首先要考慮骨骺損傷的可能

性,遇到類似關節扭傷時,還應警惕隱蔽的v型損傷。

2.x線、ct及mri對診斷骨骺及骺板損傷的作用。

儘管骨骺的軟骨部分不顯影,但骨骺損傷的診斷常依賴於x線片。在

x線片上,在損傷部位可作為診斷線索的影像有3部分:(1)以骨

化核為線索。每個骨化核儘管出現時間或數目上有變異,但其

位置卻固定不變。因此,出現了脫離原位的骨化核就意味著損

傷性(或其他原因)骨骺移位。(2)以乾骺端的骨折片為線索。

如果看到幹骺端的三角形骨片,則診斷更為明確,但還需鑑別是

屬於ⅱ型的骨骺分離還是屬於ⅳ型的骨骺骨折。在ⅱ型損傷

(骨骺分離),幹骺端的三角形骨片通常位於軟組織存在的一側,

該骨片連同整個骨骺向同側移位,骨片與幹骺端的關係是靠近

的。而在ⅳ型損傷中,其乾骺端的三角形骨折片與幹骺端的關

系是張開的、分離的。(3)以形成關節的骨端或鄰近骨幹的相互

法律與醫學雜誌2023年第11卷(第1期)

關係為線索。從該骨骺或骨折片與所屬骨的關係、與形成關節

的相應骨骼的關係、該關節上下骨端的關係來判斷。如見到肱

骨內髁幹骺端的骨折片時就應該考慮它與肱骨下端的關係如

何,與尺骨上端的關係如何,以及肱骨下端與尺橈骨上端的關係

如何,從而判斷是肱骨內髁骨骺骨折,還是肱骨下端全骺分離,

或者是肘關節脫位合併內髁骨折,抑或是肱骨髁間骨折。對疑

有骨骺損傷但無x線徵象的患兒,有條件的應進行ct、mri檢

查以明確診斷。ct三維重建影象能清楚顯示骺板及骨骺損傷

情況。急性期末損傷的骺板在mri片的t2wi上與周圍骨骺和

幹骺端相比呈均勻高訊號,軟骨骨折顯示為不規則線狀低訊號

改變,並可能與幹骺端的骨折線相連。

3.注意與健側攝片對比。骨骺及骺板損傷的診斷與鑑別診

斷中,必要時攝健側片進行對比,有助於明確診斷並可防止誤

診。(三)關於鑑定時限

骨骺部位損傷約有25% ~33%可導致生長障礙,但有意義

的畸形只佔5%~10%。由於骺板損傷所引起的畸形是在發育

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所以,要評價某一損傷的預後,至少觀察兩

年以上才能下結論。 實際評定中,因客觀需要,鑑定結論有時

不能等到兩年後做出,為求客觀公正,必須在鑑定書中提及預後

問題,以落實當事人的知情權。對鑑定時已發現有骨橋等早閉

徵象的,應考慮繼續**的費用問題。

(四)區分骺線與骨折線和排除其他致**素

骺板在x線片不顯影,表現為透亮帶,易與骨折線相混淆,

法醫學鑑定中已有過報告。[ i5 j骺線的不規則性有時也是誤認為

骨折線的原因。大多數骺板在整個發育過程中的輪廓保持相

似,少數有大的改變,其中肱骨近端骺板從開始的橫形變成具有

高度曲線的結構,股骨近端開始由乙個近似橫形變成倒l形,股

骨遠端由橫形變成雙隆突狀。【6 另外,兒童幹骺端有時可見平行

於骺板的密度增高的生長停止線,稱為harris生長擾亂線,不能

誤認為是骨折,全身性疾病、骨內病變,甚至全身麻醉、化療之後

可以出現。[ ]骨折、感染、腫瘤、輻射等因素均會導致骺板的損

傷,鑑定中應排除其他致病原因後才可認定系外傷所致。

參考文獻

[1]王亦璁.孟繼懋,郭子恆主編.骨與關節損傷.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

出版社,1998.123~124,124,130

[2]詹新立,周江南.骺板損傷與**的新進展臨床d,jc~科雜誌,2003,

2(2):115

[3]張光鵬,伍家農,李瑞祥.橈骨下端骺線與骺軟骨板的觀測[j].解剖學

雜誌,2001,24(2):172

[4]張慶生,杜勇.骨折誤診漏診的臨床法醫學研究(附56例分析)法律

與醫學雜誌,2001,8(1):7

[5]夏文濤.左肱骨骨骺線誤診為外傷後肱骨骨折1例法醫學雜誌,

2000,16(3):127

[6]吉士俊,潘") ill,王繼孟主編.小兒骨科學.第1版.濟南:山東科學技

術出版社,2000 5,11

(收稿:2003—08—19修回:2003—10—14)

本文《**骨骺及骺板損傷的法醫學鑑定_文秘114_免費文秘網》由文秘wenmi/xinde/redianxuexi/2009-07-30/20090730149683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