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塵居古典髮簪交流帖 1

2022-08-13 15:15:04 字數 3307 閱讀 7731

纖塵居七年紀念帖古典髮簪篇(一)

卷首語在那麼和平常一樣普通的一天,我早早的醒來了,意外的腦海裡面突然有了乙個想法,不知道不覺,創店七年了,七年來,我做了些什麼呢?有哪些作品是我自己最中意,最喜歡的,從小的夢想,算不算是完成了呢?不如給自己寫個紀念帖吧,把自己喜歡的,滿意的作品整理出來,寫上創作時的心情,創作時的設計理念,給朋友們做個參考也好,給自己乙份回憶也好,總不枉費這七年來所做的點點滴滴,也不枉費我愛了它們半輩子。

既然想到,那麼就開始吧,從今天開始,我會為自己的作品一一做出解析,喜歡的朋友們,記得要關注哦

因為這些作品的時間跨度有點大,而有些款式最初的**已經被替換掉了,所以不知道確切的製作時間了,而我就以電腦裡面保留時間最早的**拍攝日期為準了,而有些沒標日期的,則是完全不記得製作日期的款式了,不過所有作品都是在2023年以前製作的了,只有個別款式是在2023年,再之後的作品就不在這個帖子裡面擺放出來了。

第一款:雛菊

這個款式是突破髮簪製作方式的第一支髮簪,原始製作的時間已經不記得了,不過電腦上面拍攝最早的**顯示時間是2023年5月20日,實際上的製作日期應該還要早很多,估計是在2月之前,不過暫且就按這個時間計算吧。

記得那是纖塵開店沒多久的時候製作的,當時看到市面上銷售的手工簪子都非常簡單,基本上沒有什麼特別的款式(機器製作的不算),那時就一直在想,怎麼樣才能改變這樣的局面呢?簪子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她應該可以更美麗。

首先,簪棍需要改良,單單一根棍子,肯定是沒辦法讓簪子變得更靈動的,侷限性也大,那麼怎麼改?我想到,擴大簪棍的裝飾面積,讓它可以進行點綴的地方更多點,那麼,是不是更加好變化了呢?

怎麼樣擴充套件簪棍面積?首先考慮的肯定是增加點東西,這樣才能擴充套件,那怎麼增加?加上花片,或者加上其他的東西,怎麼加?

尋思了很久,終於想到用手鐲圈(也就是鋼圈),再加上銅絲交叉纏繞的方式,這樣製作出來的底部,牢固,不容易變形,也能夠讓裝飾面積變大,有了這個想法,後面的製作就容易多了。

因為2023年時我就已經嘗試過用鋁線製作飾品了,所以用銅絲來做底托倒也不難,很順利的,做一次就成功了,當時市面上比較流行軟陶花,所以直接用陶花做了點綴,製作出來的效果很滿意,很清新淡雅的一支簪,而這款推出來後也相當受歡迎,不單是網路上學著製作的朋友很多,甚至還曾經刊登在新蕾雜誌上,這讓我心裡感覺很是欣慰,我的努力,是值得的。

第二款:蒲扇

這個款式的製作時間和雛菊是同一天的,當時製作好雛菊後,心情特別好,因為終於成功了,於是立馬製作了這一款。

這個款式當時做出來還是相當滿意的,設計方式也都不輸雛菊,不過因為金色配件相對來說不便儲存,容易氧化,容易變色,所以後來新的作品出來後,這個款式也就慢慢讓我遺忘在角落了

第三款:紅簪玉珠

這支簪子也是和雛菊同一天製作的,當時並未取名,一直到07年出書的時候,出版社才取了這個名字,現在我也就直接用上了。

這個款式後來一直延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07年出書我也是有使用的,這是一款非常有紀念價值的款式,底托的使用方式,在後來我的其他作品裡面,也都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操作,而且這種底托,在變換材料裝飾後,可以做出多種不同的效果,可以算是萬用底托吧。

第四款:繁榮

這款簪子的底托就是我們在前面所提到的這個萬用底托,這個款式電腦裡面記錄的最早的**是在2023年7月4日,同樣是使用了當時最流行的軟陶花,當時來說,應該算是比較華麗的乙個款式了,當時很是滿意的,這也是和雛菊一起刊登在新蕾雜誌上面的款式之一。不過隨著製作的款式越來越多,這個款式也就顯得有點不足了,當時製作時使用的o圈鏈很細,以至於流蘇比較容易纏在一起,不單影響美觀,而且有些纏頭髮,所以後期就覺得有些不太滿意了,不過整體來說,擺放出來的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還曾陪我一同去浙江天工之城參展,並且還有觀展的朋友特意拍照留念。

第五款:繁花似錦

這個底托,大家應該都還熟悉吧,也就是前面使用過的萬用底托了,電腦裡面記錄的最早的**是2023年10月24日,在紅簪玉珠的底子上,將底托進一步的做了延伸,擴充套件,之後達到了這個製作效果,後來紫色款還用於參加了中華手工雜誌第一界手工製作比賽,拿了個三等獎回來,同期還做了配套的項鍊,耳環,手鍊一整套,項鍊的製作教程也有錄入2023年出版的《跟我學做漂亮首飾》中,所以這套款式,算是相當有紀念價值的一套了

第六款:一簾幽夢(電腦裡面最早**拍攝時間2023年3月10日)

這個款式的製作是在紅簪玉珠之後,有了前面幾款的製作之後,我對髮簪也就更加著迷了,更加希望能夠有進一步的突破,就在這個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一種環形簪棍,這種雙棍簪稱之為釵,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我便買了五支回來進行創作,而這便是製作出來的第一款成品。

仍然是使用了當時最受歡迎的軟陶花,而那個時候也確實除了陶花之外,沒有其他更合適的配件能夠既漂亮又好用了,用金絲鏈加仿珍珠製作了乙個如簾子般的流蘇效果,同期還製作了配套的髮梳,整套戴出來的效果是相當滿意的,這個款式出來後,也深受好評,2023年出版的書集上面也錄入了這個款式。

第七款藍色步搖(電腦裡面最早**拍攝時間2023年8月22日)

當時拿到這個盤時,想了很久,覺得這個盤實在有點大,操作起來也有諸多不便,在一番思量後,想起了做一款複雜點的步搖,這是當時製作的最複雜的一款步搖,感覺特別誇張,實際上我自己也沒有使用過,僅僅只是做出來了而已。

就我自己來說,我對這個款式並不算滿意,可是沒想到,似乎還挺多人喜歡的,可能對於當時來說,這是很難得看到的一款比較繁複的款式吧。

兩片金屬盤中間,當時因為有點緊,不方便纏繞,還在中間墊了幾顆碎石,用來增加間隙,散開的花蕊是用的鋼絲線(使用的原因是因為當時不少人說不知道怎麼用這種線,所以在製作這款時,特意使用上了,權當是示範款了),另外在我製作的所有款式裡面,我也極少使用碎石,因為覺得碎石大小不均勻,不好操作,也不好做效果,而這款用於做花蕊卻使用了碎石,一來是嘗試,二來也是做乙個示範,讓別人知道碎石可以這樣用,總結來,這個款式做為教程,示範的用處多過它本身的款式效果。

第八款流熒(電腦裡面最早**拍攝時間2023年8月22日)

這個款式我真的不知道該說是成功還是失敗,成功,是因為它使用時的效果是相當不錯的,而且也一改以往簪子的固定模式,失敗,是它真的不適合使用,因為纏頭髮,那個厲害啊,所以拍了幾張**之後就徹底放我放在角落,沒再使用了。也因為這個款式做出來後只是試戴了一下就放棄了,所以僅找到兩張試戴時拍的**,就沒有再拍其他**了。

不過它也是給我帶來了不少靈感的,雖然這個款式會纏頭髮,不便使用,不過也因為這個款式,我也有了其它靈感,遺憾的是,畫了圖紙,構好了款式,卻一直沒操作,呵呵,都是懶的。

第九款金色馬蹄蓮 (電腦裡面最早**拍攝時間2023年10月8日)

這是一款相當簡單的款式,它出彩的地方,其實是這款花片,這款花片改變了一直以為簪頭的單調,用最簡單的試,讓簪子顯得更加靈活了,所以還是有點紀念價值的。

第十款藍色雙簪(電腦裡面最早**拍攝時間2023年1月7日)

這是第一款套簪,不過它不是第一款使用花片組合成花朵來製作的款式(第一款在後面會有介紹),款式很簡單,實用性卻很高,而且這款簪子也讓之前對簪頭的處理方式來了個大更新,跨入了乙個全新的起點,算是比較有標誌性的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