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時未晚讀目送有感

2022-03-05 17:18:46 字數 849 閱讀 9498

為時未晚

— 讀《目送》有感

我以前很少認認真真地讀完過一本散文集,但這本書,竟然會讓我為了其中的字字句句而感嘆、思考,甚至於感動到視野朦朧。

這便是龍應台的《目送》

二十一世紀的背影,跨三代共讀的人生之書,這無疑是對該書最精闢的評價之一。無奈的愁緒貫穿全書,卻未嘗失去對未來的憧憬與生活的希望;對過去的不捨與深情追憶,漸漸變為對漫漫人生「生死大問」的深刻思考,目送著或喜或悲的往昔,斟酌著眼前的現實。悲哀、深邃而美麗。

龍應台的文字溫暖細膩,富有親和力,字裡行間充滿著怡然情趣與幽默自嘲。我第一次這樣深刻地感受到所謂「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只是生活中極不起眼的詞語,一聲鳥鳴,乙隻百足蟲,便造就了一篇毫不矯情的散文,充滿了作者對生活、生命嶄新認識及深刻啟悟。

父親的辭世,母親的衰老痴呆,與親友的離別,與兒子的隔閡……對於這些生命中正在經歷的、必須經歷的、將要經歷的不忍與不幸,對於這些不斷目送著生命中最重要人的背影漸行漸遠的所謂的「緣分」,人們大徹大悟之時,是否總是為時已晚?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也許你正站立在小路的另一端,看著他消失在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何必強壓住內心的情感,定身站那裡看著他消失呢?就算真的追不上亦或是不必追,何不重新審視自己追的人或是追得方式呢?

也許你正要在小路轉彎的另一端,為何不再回頭看看佇立在這頭遲遲不走的人,何不再說一句表達珍重情誼的話呢?

你無法逃避生活中的不忍與不幸,你只能選擇被動忍受與主動直面。如果我們始終珍惜彼此相遇相聚的緣分,珍惜眼前人、眼前事,就不會在失去時倍感不捨、憂傷、慚愧,就不會在這時才懂得去珍惜。自是仍然不忍與不幸,卻不止是安慰了自己。

只因為,現在還為時未晚。

盧靈華心三科

2012 11 6

讀《目送》有感

這是一本奇妙的書。淡淡的文字,平淡的語調,細膩的感受,完全沒有華麗的影子,也沒什麼大悲大喜。但卻能讓人很認真地讀下去,在無形間淨化著我們那被塵埃腐蝕的心靈。這是一次關於親情的坦言。我慢慢地 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

讀《目送》有感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 不必追。在上小學的第一天,孩子揹著書包,不斷的回頭望母親。小孩長大,在機場,母親目送著兒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她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

讀《目送》有感

滿山遍野茶樹花開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是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 你不必追。題記 深淺不一的綠色封面,素描簡畫的母子背影 清晰方正的黑色標題,言簡意賅的內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