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地磚鋪貼專項施工方案

2021-11-07 11:37:46 字數 4690 閱讀 7478

一、編制依據

1.1《建築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 gb 50209-2002

1.2《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

1.3《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範》gb50210-2001

1.4本專案工程的牆地磚鋪貼施工工藝、做法。

二、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四川資訊職業技術學院東壩校區學生公寓內部改造工程,位於廣元市四川資訊職業技術學院東壩校區。

三、 材料要求

2.1 材料進場報驗要嚴格把關:其品種、規格、外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必須包裝完好;材料進場合格證、材料檢測報告、材料質量保證書、使用說明書齊全;

2.2材料進場要嚴格按材料樣板和封樣核對驗收。

2.3進場材料未經檢驗合格並簽認,不能在工程上使用,且必須立即清除出施工現場,另行存放。

四、施工機具準備

中型石材切割機、砂灰拌制盤、瓷磚運輸專用車、泥桶、砂灰攪拌器、手推車、鐵鍬、靠尺、漿壺、水桶、噴壺、鐵抹子、木抹子、墨斗、鋼捲尺、尼龍線、橡皮錘(或木錘)、鐵水平尺、彎角方尺、鋼鏨子、合金鋼扁鏨子、台鑽、合金鋼鑽頭、笤帚、砂輪鋸、鋼絲刷。

五、工藝流程

5.1 地磚:清掃整理基層地面→水泥砂漿找平→定標高、彈線→安裝標準塊→選料→浸潤→鋪貼→灌鏠→清潔→養護→成品保護

5.2 牆磚:貼磚前檢查原牆面空鼓→修補空鼓→磚排版→彈線放樣→集中加工切割倒角→浸磚→鋪貼→清縫→填縫→陽角保護

六、操作工藝

6.1地面貼瓷磚施工工藝:

(1)、基層處理:將樓地面上的砂漿汙物、浮灰、落地灰等清理乾淨,以達到施工條件要求,如表面有油汙,應採用10%的火鹼水刷淨,並用清水及時將鹼液衝去。考慮到裝飾層與基層結合力,在正式施工前用少許清水濕潤地面,用素水泥漿做結合層一道。

(2)、彈線:施工前在牆體四周彈出標高控制線(依據牆上50線),在地面彈出十字線,以控制地磚分隔尺寸。找出面層的標高控制點,注意與各相關部位標高控制一致。

(3)、預鋪:首先應在圖紙設計要求的基礎上,對地磚的色彩、紋理、表面平整等進行嚴格的挑選,依據現場彈出的控制線和圖紙要求進行預鋪。對於預鋪中可能出現的尺寸、色彩、紋理誤差等進行調整交換,直至達到最佳效果,按鋪貼順序堆放整齊備用,一般要求不能出現破損或者小於半塊磚,晝將把半磚排到非正視面。

(3)、鋪貼:地磚鋪設採用1:4或1:

3幹硬性水泥砂漿貼上(砂漿乾硬程度以手捏成團不鬆散為宜),砂漿厚度控制在20-30mm左右。在幹硬性水泥砂漿上撒素水泥,並灑適量清水。將地磚按照要求放在水泥砂漿上,用橡皮錘輕輕敲擊地磚飾面直至密實平整達到要求;根據水平線用鋁合金水平尺找平,鋪完第一塊後向兩側或後退方向;順序鑲鋪。

磚縫無設計要求時一般為1.5-3mm,鋪裝時要保證磚縫寬窄一致,縱橫在一條線上。

(4)、勾縫:地磚鋪完24小時後進行勾縫,勾縫採用1:1水泥砂漿,根據地磚的顏色調配勾縫砂漿的顏色;勾縫要飽滿密實。

(5)、清理:當水泥漿凝固後再用棉紗等物對地磚表面進行清理(一般為12小時後)。清理完畢後用鋸末養護2-3天,當交叉作業較多時採用先鋪一層保護膜,再鋪一層3mm纖維板保護。

6.2 牆面貼瓷磚施工工藝:

(1)、基層處理:將樓地面上的砂漿汙物、浮灰、落地灰等清理乾淨,以達到施工條件要求,如表面有油汙,應採用10%的火鹼水刷淨,並用清水及時將鹼液衝去。考慮到裝飾層與基層結合力,在正式施工前用少許清水濕潤地面,用1:

1水泥細砂摻10%建築膠,用掃帚將砂漿甩到牆面上,其甩點要均勻,終凝後澆水養護,具有較高強度,以手掰不掉為止。

(2)、吊垂直、套方、找規矩:要求對整個房間找主放規矩,彈出牆面的50控制線,並在門窗洞口按照彈出牆面磚的排磚控制線,並對牆面的垂直度進行檢查。不能滿足要求必須修補,調整後施工。

(3)、預鋪:首先應在圖紙設計要求的基礎上,對地磚的色彩、紋理、表面平整等進行嚴格的挑選,依據現場彈出的控制線和圖紙要求進行預鋪。對於預鋪中可能出現的尺寸、色彩、紋理誤差等進行調整交換,直至達到最佳效果,按鋪貼順序堆放整齊備用,一般要求不能出現破損或者小於半塊磚,晝將把半磚排到非正視面。

(3)、貼灰餅:牆面貼上前需要基層打底子灰,按照牆面垂直度和平整度,用稍幹點的砂漿在牆面上按照控制點的位置做出抹灰的控制點和面,要求牆的兩端必須做,中間間距1.5m 左右。

(4)、抹底層灰:抹底層灰一般分兩次操做,先刷一道摻膠的素水泥漿結合層,然後緊跟著抹第一遍1:3水泥砂漿,要求薄薄一層並用抹子壓實。

第二次用同樣的配合比的砂漿按衝筋和灰餅的抹平,用短槓刮平,低處填平補齊,最後用木抹子搓出麻面。根據天氣情況終凝後澆水養護。

(5)、彈線:抹完底層灰後按照設計的建築標高,在牆面上彈出50控制線控制標高,並按照此控制線和牆面磚排版圖彈出排磚線,特別注意門窗洞口的排磚控制線。

(6)、牆面貼磚:牆面貼磚前根據牆面磚的特性應將面磚放入清水中浸泡,然後取出晾乾至手按磚背無水跡時方可使用;施工過程中牆面要保證濕潤,以避免吸走粘結砂漿的水分。粘結砂漿的配合比可採用1:

2(體積比)水泥砂漿或採用聚合物水泥砂漿貼上,室內磚的貼上接縫寬度按照設計要求,且橫豎縫寬一致。釉面磚的粘結層厚度:在釉面磚背面滿抹灰漿,四角刮成斜面,厚度控制在5mm左右,並注意邊角滿漿。

釉面磚就位後用灰匙木柄輕擊磚面,使之與鄰面平,貼上3-4塊,用靠尺板檢查表面的平整度,並用灰匙將縫撥直,陽角拼縫可以用陽角條,也要以用切割機將釉面磚邊沿成45度斜角,注意不要將釉面損壞或崩邊,保證接縫平直、密實。

(7)、勾縫:貼完牆面磚待達到一定強度後,用竹籤或細鐵絲將磚縫間的砂漿清理並用棉絲擦乾淨後,在48小時後用專用勾縫劑勾縫可以用乾淨鐵絲碾壓實色成凹縫。勾縫劑硬化後用棉絲清理乾淨。

注意色縫一定要仔細不能出現毛茬和黑邊影響美觀。

七、注意事項:

7.1貼磚前基層檢查是否空鼓,空鼓進行維修;

7.2檢測牆面的垂直度,平整度,陰陽角;

7.3貼磚時注意開關插座位置跨縫,瓷磚集中加工時,磨邊不能破邊,飛邊、毛邊;

7.4及時對完成的牆磚進行檢查有無空鼓,並及時進行整改;

7.5填縫時必須把牆磚縫內的黑水泥擦乾淨後再根椐牆磚顏色用專用填縫劑填縫;

7.6牆磚鋪貼完之後一定要對陽角進行保護,地磚鋪貼完後用模板進行保護。

八、驗收標準及質量控制要點

8.1 驗收標準

8.1.1牆面瓷磚表面平整、潔淨、色澤一致,無空鼓、裂痕和缺損;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3mm,接縫直線度允許偏差2mm,接縫高低差允許偏差0.5 mm。

8.1.2地面地磚表面平整、潔淨、色澤一致,無空鼓、裂痕和缺損,坡度準確,不倒泛水,無積水,無滲漏;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3mm,接縫直線度允許偏差2mm,接縫高低差允許偏差0.

5 mm;地漏低於地磚表面0.1~0.3cm。

8.2 牆面磚質量控制要點:

8.2.1牆面磚的品種、規格、表面觀感要滿足設計要求,牆面和四角、門窗洞口邊要彈線放樣、做灰餅。

8.2.2控制基層處理和底層抹灰的平整度、垂直度,牆面抹底層砂漿前要清潔和澆水濕潤,控制水泥砂漿配合比和刮糙厚度,控制木桿搓毛和澆水養護的及時性。

8.2.3控制浸磚:面磚鑲貼前應至少浸泡2h,並待表面陰乾或擦乾後方可使用。

8.2.4控制面磚鑲貼順序:在同一分段或分塊的面磚應自下向上鑲貼;鋪貼時應檢查要在面磚外皮上口拉水平通線。

8.2.5控制彈線分格、面層貼標準點、預排磚和選磚,保證面磚的垂直平整和磚縫均勻;排磚時應考慮開關、插座的位置,應避免乙個開關同時騎4塊磚。

8.2.5每面牆不宜有兩列非整磚,非整磚的寬度宜不小於原磚的三分之一。

8.2.6牆面磚鑲貼應牢固,表面色澤基本一致,平整乾淨,無漏貼錯貼。

8.2.7牆面無空鼓,縫隙均勻,周邊順直,磚面無裂紋、掉角、缺楞等現象。

8.2.8地面磚鑲貼應牢固,表面平整乾淨,無漏貼錯貼;

8.2.9縫隙均勻,周邊順直,磚面無裂紋、掉角、缺楞等現象,留邊寬度應一致:

a)用小錘在地面磚上輕擊,應無空鼓聲;

b)廚、衛生間做好防水層,與地漏結合處應嚴密,坡度應滿足排水設計要求。

8.3 地磚質量控制要點:

8.3.1控制選磚和浸磚:地磚浸泡不小於4h,陰乾或擦乾後方可使用,以保證粘結質量。

8.3.2檢查基層是否空鼓、基層是光面時要鑿毛,基層表面要提前一天澆水。

8.3.3鋪貼前要按設計要求確定地面標高線和平面位置線,要按定位線的位置鋪貼地磚,檢查貼上砂漿配比和地磚要與地面壓實,要及時用水平尺檢查平整度。

8.3.4控制廚衛間排水坡度,地磚鋪貼的高低差、行列接縫及直線度要符合標準。

8.3.5地漏要安裝在地面的最低處,其篦子頂面應低於設定處地面2mm。

8.3.6廚衛間地磚的上皮標高應比客廳地板面低至少20mm。

九、常見質量問題及處理方法

空鼓是板塊地面最常見的質量問題之一。主要表現在下列情況:

9.1基層與幹硬性砂漿之間粘結不牢而產生的空鼓。產生空鼓的主要原因是基層處理不好。

基層表面的灰巴及不牢的砂漿,均是產生空鼓的隱患。所以清理基層必須當作一道工序去完成。此外,掃漿不均也是影響粘結的因素,因為素漿稠度不均、厚度不均,易在凝結過程中收縮不均,從而影響粘結。

9.2板塊面層與幹硬性砂漿結合層之間粘結不牢而產生空鼓。產生此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地面提前攏動,剛鋪好的面層,粘結強度不夠,攏動後破壞了粘結面。

所以在鋪砌過程中,應加強施工管理。特別是在多工種交叉作業情況下,對行人出入的必經部位,應採取妥善的措施。

9.3板塊的四角部位易產生空鼓。此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鋪放的方法不妥所造成。

當鋪放板塊時,如果某乙個角先著地,勢必在這一點上形成區域性受力,而砂漿是鬆散的,結果砂漿表面被壓成乙個坑。由於此部位砂漿不飽滿,勢必產生空鼓。解決此種現象的辦法,主要是注意鋪放的辦法,使板塊避免區域性接觸,特別是當板塊面積較大時,更要注意這個問題。

9.4地磚地面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十、成品保護

牆地磚鋪貼施工方案

1 編制依據 1.1 建築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 gb 50209 2002 1.2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 2001 1.3 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範 gb50210 2001 1.4本專案工程的牆地磚鋪貼施工工藝 做法。2 材料要求 2.1 材料進場報驗要嚴格把關 其...

某高層工程牆地磚鋪貼專項施工方案

1.1 建築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 gb 50209 2010 1.2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 2001 1.3 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範 gb50210 2001 1.4本專案工程的牆地磚鋪貼施工工藝 做法 2.1工程概述 工程名稱 工人勞模小區 安泰小區 5 6 樓工...

牆地磚鋪貼方案 整理版

工程 地塊 牆地磚鋪貼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為位於建築面積約為 平公尺。建設單位為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單位為南 監理單位為事務所,施工單位為限公司。共有八棟一類高層主樓兩棟一類高層裙房。本工程的牆地磚施工部位主要為 各棟樓首層門廳 樓梯間 廚房 衛生間 衛生間前廳 開水間 清潔間 餐廳 辦公用房 走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