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地質地貌實習報告目錄

2021-09-27 17:37:11 字數 5103 閱讀 6076

系部生命科技學院

年級專業 09農業資源與環境

姓名劉張強

一、實習前言

二、實習地區的地理概況

三、實習路線與內容

四、結論與體會

一、實習前言

1、時間:2023年10月25日---29日。

2、地點:秦皇島市柳江地質實習基地。

3、路線:(一)亮甲山路線(二)上莊坨——大石河——吳莊路線(三)上莊坨——砂鍋店——潮水村路線(四)北戴河海濱路線

4、任務:

1)通過野外典型地質現象、地貌景觀、自然資源等的觀察考察、參觀、識別、描述、分析,獲得感性認識,加深對室內所學的基本專業知識和理論的理解。

2)初步掌握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思維方法、分析方法和工作技巧,培養地質思維能力和時空觀念。

3)初步掌握從野外收集資料、室內整理到編寫實習報告的方法。

4)培養艱苦奮鬥、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增強體質,逐步適應野外工作環境。

5)通過野外實習,開闊眼界、激發專業興趣,樹立為地理事業獻身的思想。

6)學習地形圖的使用與觀察點的標定。

7)學習羅盤的使用(測量產狀要素與確定方位)。

8)學習野外地質記錄的內容、格式、要求。

9)學習採集標本的方法。

5、組員:李月、蔡海嬌、李海鵬、閆曉坤、張琪、孫志超、劉張強。

二、實習地區的地理概況

1、位置和交通

位置:秦皇島市首批開放城市,北方唯一不凍港。柳江盆地距秦皇島市區28km,屬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管轄,位於燕山山脈東段,南鄰華北平原和渤海灣,主要有地質形態景觀區、自然生態景觀區、人文遺跡景觀區。

南臨渤海、北依燕山,西與昌黎接壤,地處燕山山脈東段,其北、東、西三面為陡峭的高山所包圍,海拔400公尺左右,該盆地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區。貫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區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南。

出盆地後在山海關南側入渤海。盆地內丘陵一般海拔200——300公尺,最高的山老君頂,海拔493.7公尺。

交通:秦皇島地處華北通向東北的咽喉要衝,是連線東北與華北的交通樞紐。陸、海、空交通都極為方便。

京哈、京秦、大秦鐵路橫貫東西;其港口是我國北方最重要的不凍天然良港,是我國最大的能與昂輸出港,有秦皇島碼頭乘輪船,可直接抵達煙台、青島、大連和上海等地;有通往國內外的航線,山海關機場與全國主要城市通航;高速公路、102國道、205國道等各級各類公路更是四通八達,鄉、鎮之間均可直通汽車。

2、氣候

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溫10.1°c,一月份均溫-5°c,七月24.5°c,降水量400mm——1000mm,年均降水769mm,降水集中雨季7、8月,佔70%,因此山洪爆發率大。

氣候濕潤溫和,濱海夏季涼爽宜人,是避暑勝地。

3、水文

柳江盆地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湯河、戴河、洋河,水流急,季節變化大,其中大石河為主要水系,水位為0.5m——2.3m。其中大石河為主要水系,海拔70m。

4、經濟

工業:造船、機械、水泥為主,另有紡織、食品加工、玻璃製造

農業:該地以種植玉公尺、小麥、高粱、穀子、紅薯為主,山區種有水果、藥材;旅遊業以山、海為主;特產為干貝、板蟹、鴨梨。

三、實習路線與內容

(一) 亮甲山路線

1、路線:

亮甲山;從亮甲山採石場到北趙莊村西北小山

2、實習目的:

1)學習羅盤的使用

2)認識山地與丘陵

3)學習岩石礦物的識別

4)觀察侵入岩體(岩牆、岩床)的產狀

3、時間安排:一天

4、實習內容:

觀察點一:亮甲山

石門寨亮甲山,屬於淺海沉積。主要岩性是中厚層狀豹皮灰岩,是中奧陶紀地層。奧陶紀奧陶紀冶裡組到石炭紀出現沉積斷帶,表徵斷裂不連續,說明該處有地殼上公升現象。

豹皮狀灰岩亮甲山斷裂構造:斷層

相關知識點:

斷裂構造:地殼中岩石(岩層和岩體),特別是脆性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況下產生斷裂和移動(岩石失去了連續性和完整性)。

節理:斷裂兩側的岩塊沿著破裂面沒有或者沒有明顯的位移。

斷層:岩層受力後,兩側岩層有顯著位移的斷裂。

測量斷層、節理的產狀三要素:

走向:岩層在地面上的延長的方向,岩層層面與水平面的交線叫岩層的走向線。

傾向:傾斜的層面與走向線相垂直的線。(代表岩層傾斜的方向)

傾角:岩層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即傾向線和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夾角(表示岩層傾斜程度)

記錄資料:斷層188°∠82°;節理:

觀察點二:從亮甲山採石場到北趙莊村西北小山、

1)位置:養雞場後,石炭紀本溪組和太原組分界線處(接觸關係為整合接觸)。

2) 觀察點現象:

本溪組岩性:細砂、粉砂、泥質頁岩

太原組岩性:碎屑雜砂岩、粉砂岩、炭質頁岩

砂岩內是基底膠結,兩岩層之間是鐵質膠結,各種岩石有不明顯球形風化。

上右圖為亮甲山東採石場出現大岩床,並伴有一條岩牆。成岩為輝綠岩,是深成巖漿侵入形成。由此面可推斷這裡經過大的地殼運動。

左圖為由採石場往北趙莊村於路所見球狀風化,是由於長期風化剝蝕及雨水沖刷所形成的。此處為本溪組與太原組分解處,主要岩石為石灰頁岩與砂岩,礦物成分以方解石為主。到西北小山坡處,於坡頂觀察可見雨水沖蝕山體形成的溝谷地貌。

坡頂多為礫岩。

觀察點三:山上

1) 認識地貌:

山地:指高於周圍平地,而內部又有一定高度差的正地形:呈帶狀延伸的山地稱為山脈;

丘陵:海拔高度500m以下,高低起伏<200m的正地形;

正地形:相對高起的地形;

負地形:相對低下的地形;

高原:大面積的平坦或略有波伏起伏的地形;一般海拔高度>1000m;

平原:海拔高度<200m;

盆地:低於周圍山地的盆狀負地形,是公升降差異運動的產物;

2) 岩石:沉積岩:礫岩:石英礫岩、長石礫岩

觀察點四:亮甲山東(北)採石場

觀察點現象:(坡上)主要岩性是中厚豹皮灰岩,下部夾少量礫屑灰岩和鈣質頁岩,與下伏冶裡組為整合接觸,分界以亮甲山底部的中厚層狀豹皮灰岩為標誌,風化後是泥質條帶狀,區域性含有泥質結核。

亮甲山坡面形成時期和岩性:由三個時期的岩石沉積形成:

馬家溝組(中奧陶沉積岩):白雲質灰岩、白雲岩、少量灰岩;(位於山的最頂端)

亮甲山組(豹皮灰岩):有岩床,是輝綠岩為侵入巖

冶裡組(下奧陶紀):輝巖、頁岩等。

(二)上莊坨——大石河——吳莊路線

1、路線

從上莊坨出發,沿大沙河觀察,途徑小傍水;大磅水到吳莊埡口,而後返回

2、實習目的:

1)觀察大石河的地質作用並描述河谷地形及沖積物的特點;

2)觀察並劃分階地的級別,劃分階地的結構型別;

3)觀察石頭球形分化;

4)觀察卵石的形成;

5)觀察倒石堆的形成;

6)觀察離堆山的形成;

7)觀察斷層、褶皺和岩牆

3、時間安排:一天

4、實習內容:

觀察點一:上莊坨北山上抽水站和小傍水崖東南村口橋下河漫灘上

觀察點現象:石頭球形風化;河谷及河谷曲流;河流階地(河谷地貌);卵石

1)山上石頭球狀風化:在厚層砂岩和塊狀岩漿巖地區,風化作用常沿著幾組交叉節理從岩塊的邊緣向內部發展,形成圓球,形成橢球形的岩塊,這種風化現象稱為球狀風化。抽水站附近山上石頭主要是輝綠岩,輝綠岩是花崗岩中的優良品種,可作為建築材料。

2)大石河河谷及河流曲流:一般來講,上游河谷狹窄,中游河谷較寬,發育河漫灘和階地。下流河床坡度小,河谷寬淺。抽水站河谷屬於中流階段,河流出現曲流。

3)河流階地:階地原先河谷的谷底,由於河流下切侵蝕而相對抬公升到洪水位以上,呈階梯狀順河谷分布於河谷兩側的平台。這種地形被稱為河流階地,一般多儲存在河流的凸岸。

大石河河流階地可劃分為四級階地。

階地的形成必須具備較寬闊的谷底和河流下切侵蝕兩個條件。當發生侵蝕,靠近谷坡兩側的老谷底就會形成階地,在地殼處於穩定時期,河流以側蝕為主,形成多級階地。

4) 河漫灘上堆積大量卵石,離河床的遠近不同,堆積物不同。由於橫向環流作用,河床一岸侵蝕,谷坡不斷後退,河谷展寬,被侵蝕的物質一部分堆積在和床上,另一部分細小顆粒被環流帶到另一岸堆積,形成河漫灘。枯水期,河床彎曲,形成凸岸和凹岸,河流的下切侵蝕使得凹岸一側不斷被侵蝕,河流的堆積作用使得細沙粘土在凸岸處沉積。

河床沖積物中,靠近下層的物質是礫石,上不是粒徑細小的沙子。通過觀察堆積物的量和成分,可以判斷河水的大小。

河漫灘卵石形成的原因:河流帶動石頭向下游移動,石頭之間發生滾撞,泥沙不斷對石頭摩擦,使得石頭邊角部分不結實而落下,產生分選,上游卵石粒徑大大石河

流速快,下游有細沙粘土淤泥。

觀察點二:抽水站西北300公尺

觀察現象:倒石堆和離堆山

1)倒石堆:崩塌形成倒石堆。抽水站西北300公尺倒石碓坡度陡,從縱剖面上看,大石頭在下,前端粗,後端細;從橫剖面上看,下層粗,上層細。

倒石碓無層理,多空隙,倒石碓上長有植物,河流下切侵蝕陡崖下方,使得下層的石頭不能載負上層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上層石頭發生崩塌滾落到坡腳堆積。石頭上長草,說明石頭穩定,近期沒有鼓膜的崩塌活動。

2)離堆山:小傍水崖村西北口離堆山形成原因,衝擊平原的彎曲河流,流床不受河岸約束,可以自由的在寬廣的谷底迂迴擺動,山區河流雖然受到河谷基岩河岸的約束,但也常常發育侵蝕地面以下的河曲,後期地殼抬公升,導致河流下切而成。下切過程中同時進行較強的側蝕,使河的彎曲不斷增加,河曲的寬度逐漸變窄,發生自然截彎,被廢棄曲流環繞的基岩被孤立在一側,成為離堆山。

離堆山觀察點三:吳莊埡口

觀察現象:斷層、褶皺及岩牆

吳莊埡口地質構造複雜,有斷層、褶皺等。褶皺的軸部與公路平行。其中公路穿過斷層。兩側山體由光滑的劈理面,為破裂面。

此處地層為寒武紀中通塗裝組。

吳莊褶皺

(三)上莊坨——沙鍋店——潮水村路線

1、路線

從上莊坨到沙鍋店村東,沿村東小路到東山坡老虎山上,再沿小路到潮水

2、實習目的

1)認識岩溶地貌(石芽、溶溝、落水洞),並解釋他們的形成發展過程;

2)認識黃土堆積特徵,並解釋其形成發展的過程;

3)認識花崗斑巖等侵入岩牆;

4)認識輝綠玢巖、閃長玢巖岩脈;

5)認識斷層。

3.、時間安排:一天

4、實習內容

觀察點一:沙鍋店村東北500公尺山崗,小老虎山上

觀察現象:岩溶地貌;黃土堆積;花崗斑巖岩牆

在沙鍋店東頭的老虎山上有許多的溶岩現象:溶溝、石芽、天生橋和落水洞等。

喀斯特地貌發育條件:水和岩石(基本條件)

秦皇島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張鎰譜旅遊與地理科學學院09級5班 二 一一年九月九日 第一章緒論 1.1實習區概況 1.1.1位置和交通 秦皇島地區位於河北省東北部,地理座標為119 30 e 119 50 e,39 50 n 40 10 n,包括三區四縣,三區為海港區 北戴河區和山海關區,四縣為昌黎縣 撫寧縣 蘆龍縣和青龍縣,...

秦皇島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一 實習目的 實地觀察柳江盆地的構造地貌,研究各種地貌形態和地質組成,學會利用地質羅盤 放大鏡進行地質測量和研究。同時聯絡課堂所學知識,理論聯絡實際,通過野外觀察研究,積累大量感性資料,分析對比,歸納分類,通過實踐 熟悉再實踐 再熟悉迴圈往復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觀事物本質的結論。二 實習單位綜合概述 ...

秦皇島地區地質地貌實習報告提綱

第一章緒論 簡略 一 實習區範圍 地理位置 交通概況 二 實習區自然地理概況 水文 氣象氣候 生物 土壤等等 三 實習區社會經濟概況 工業 農業 商業 旅遊業等等 第二章地質特徵 第一節地層 概述本區所出露的地層 然後按照由老到新的順序描述各時代地層岩性特徵 規模 產狀 接觸關係及分布特點等 附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