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發言稿

2021-08-20 22:59:24 字數 1521 閱讀 992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2015級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王雲,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中醫養生。

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介紹中醫養生:第一,中醫養生的概念;第二,中醫養生的方法;第三,中醫養生貴在堅持;最後,中醫養生要有正確的觀念。

我們來看看中醫養生的概念,中醫養生,就是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醫養生的方法有很多,在這裡我提幾種常見方法。首先是飲食養生。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

中醫養生理論認為,飲食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腑功能失調而致病;其次是動形養生。中醫認為,「人欲勞於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醫療及生活實踐中摸索形成了諸如按摩、氣功、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以強身延年。

當然,人若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也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第三是靜神養生。靜神養生在傳統中醫養生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會導致情志內傷,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最後是調氣養生。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

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中醫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中醫養生貴在堅持,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真正達到延年益壽效果。中醫養生的堅持表現在終身養生、生活養生、執著養生。中醫學家非常注重養生的持續性,認為養生不是乙個階段性的活動,它伴隨著人的一生,比如胎教,從嬰兒時期就注意保護孩子的健康發育,幼兒、童年、少年時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時人體應注意加強營養補充、鍛鍊身體,以更好地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

到了成年期,雖然人的精力較為充沛、體質較好,但如果在此時期不注重養生,不僅會損害人體健康,還能加快中年人步入老年人行列的步伐。到了老年,不但老年人的相貌出現了衰老的特徵,他們的各種生理功能也開始退化,例如行走不便、呼吸功能衰退等,因此,老年人更需要養生,以盡享天年。這就是終身養生。

養生貴在堅持還表現在把養生方法寓於日常生活中,生活中處處皆養生,例如,保持良好的睡眠、早上吃早餐、保持愉悅的心情。執著養生是指人們在選擇養生方法時需要根據自己的狀況,選擇合適的養生方法,並且不要隨意更改。

最後,中醫養生要有正確的觀念。首先是整體觀念,明白人體是乙個統一有機體,人體的形與功能、臟腑之間以及各種生理活動都是統一的。人體的生命活動如同乙個鏈條,如果乙個環節出現問題,其他環節就有可能受其影響,出現異常。

其次是「養」不僅僅是「補」,養指的是對身體的調養,養生的方法很多,例如調節飲食、調攝情志、運動、靜養都是養生的方法。第三是因人而異。最後是不過分養生。

以上就是我的報告,謝謝大家的聆聽!

學生發言稿

第五學習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就目前看來,還有不少同學浮在水面,學習不能深入 有的同學埋頭苦學,卻置老師的指導於不顧 有些同學比較被動,總是要等老師一再催促才肯稍微動動手 有的同學做作業總是抄襲別人的,甚至連考試作弊都不以為恥。這都是不良習慣,同學們要對照自己的行為,加以避免。昂首做人,低頭做事,埋頭讀...

學生發言稿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你們好 站在這裡,注視著下面的一張張臉,有我熟悉而親切的臉,也有雖從未見面但心底熟悉的臉,我不由得百感交集.兩年前,我們巨集志班大家庭也像今天這樣歡聚在一起,接來一批新的家庭成員,送走第一屆巨集志班的同學.看著他們依依不捨的表情,未經世事的我們還不能體會那樣的...

學生發言稿

第五學習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就目前看來,還有不少同學浮在水面,學習不能深入 有的同學埋頭苦學,卻置老師的指導於不顧 有些同學比較被動,總是要等老師一再催促才肯稍微動動手 有的同學做作業總是抄襲別人的,甚至連考試作弊都不以為恥。這都是不良習慣,同學們要對照自己的行為,加以避免。昂首做人,低頭做事,埋頭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