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質型別劃分報告2019

2021-08-01 05:52:45 字數 4398 閱讀 5054

礦井水文地質型別劃分報告

盈源煤礦****甘美坑大小風井煤礦

二0一一年元月

目錄1、 緒論1

1.1 目的和任務1

1.2 位置和交通1

1.3 自然地理1

2、 以往水文地質工作2

2.1 以往勘探水文地質工作3

2.2 礦井水文地質工作4

3、水文地質4

3.1 區域水文地質概況5

3.2 礦井水文地質條件5

4、 充水因素分析12

5 礦井湧水量構成分析13

6 水害影響程度及防治水難難易程度評價………………………13

6.1 水文地質探採13

6.2 水文地質災害的預防14

7、 水文地質型別劃分及建議16

7.1 水文地質型別16

7.2 建議17

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的有關要求,根據本礦揭露的水文地質情況和周邊生產礦井湧水情況,結合已掌握的水文地質資料,為摸清礦井水文地質規律,達到科學指揮、有效預防、安全生產等目的,現編制礦井水文地質型別劃分報告。

1.2.1 位置

盈源煤礦****甘美坑大小風井煤礦礦區主體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紅坊鎮下洋村甘美坑。

1.2.2 交通

礦區南距龍巖市區約6km,西距龍門鎮5km。東500公尺左右接605縣道,再往北約2km接319國道,距高速路口約8km,距火車站約3km,交通便利。

1.3.1 地形地貌

礦區屬於低山丘陵區,為尖峰山餘脈,地勢中部高,南、北低,主要山脈呈近南北展布,地面標高一般+450~+600m,區內南部的尖峰山主峰標高+ 531.0m,最低位於東北角下洋村,標高為+ 320.0 m,相對高差231.

0 m。本區地形切割劇烈,溝壑縱橫,地面坡度較大,有利於大氣降水的排洩。

1.3.2 水文

本區地處黃淮兩河分水嶺地帶南側的淮河水系。主要水體為礦區東南部的隱士溝水庫,最大庫容量為548×104 m3。地表水主要靠大氣降水和少量地下水補給,季節性變化大。

據調查:水庫上游小溪7~9月為洪水期,流量大,流勢急,洪峰漲落極快,最大流量可造成溪岸附近窪地被淹,農田被毀。洪水位情況見下表1-3-1:

礦區洪水位點基本情況表

1-3-1

1.3.3 氣象

本區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地表植被良好。年降水量平均641.55mm,多集中在7、8、9月份,佔年降水量的50%,年平均蒸發量為1833.

24mm,潮濕係數0.35。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

30℃,最冷月(元月)平均氣溫0.48℃,春夏秋季風以東北、東風為主,冬季多北、西北風為主,最大風速19m/s。

2、 以往水文地質工作

2.1 以往勘探水文地質工作

2.1.1 抽水試驗

礦區內僅對5701孔做了寒武系灰岩含水層抽水試驗,採用單孔穩定流抽水方法,靜水位標高+482.46m,單位湧水量1.040l/s.

m,湧水量1.72~11.988l/s,水溫17℃。

2.1.2 簡易水文地質觀測

2023年以前簡易水文地質資料觀測工作不夠重視,鑽孔簡易水文地質觀測專案不全,部分質量較低。2023年以後,簡易水文地質觀測系統標準化,所施工鑽孔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觀測質量達到甲級以上標準,質量可靠。

2.1.3 動態觀測

2023年7月2日開始,分別建立了上窩泉、5701孔、新建煤礦二號井觀測站,對其流量、水質、水位進行了觀測,所獲得資料基本反映地下水動態變化規律,見下表2-1-1:

動態水位觀測一覽表

2-1-1

2.1.4 水樣採取

礦區採取全分析水質樣10個,細菌樣4個,共計14個,見下表2-1-2:

水質分析樣及細菌樣數量統計表

表2-1-2

在礦區周邊存在一些生產礦井及廢棄小窯,在礦區西南部有原生產礦井新建煤礦、巨集發煤礦、杜家灣煤礦2023年合併為君鑫二礦,開採煤層為二1煤層,年生產能力為30萬噸,開拓範圍為+430~+150,湧水層位為頂板砂岩,淋水為主,湧水量10~60m3/h。

在礦區南部二1煤層露頭附近存在著許多報廢小窯,他們多是在2023年開採,現小窯內存在積水,對開採二1煤層的生產礦井存在著安全隱患。

3、 水文地質

區域大地構造位置位於秦嶺緯向構造帶東段之嵩山、箕山兩背斜之間的穎陽~蘆店向斜南翼西段,地層總體呈近東西走向,傾向北的特徵,主要構造行跡亦呈東西走向,次為北西向和北東向構造,整個礦區也受其控制為一單斜蓄水構造,其中東西向構造對地下水的儲存、運移、隔阻及水文網的展布起主控作用,促使本區地形地貌和地表水流均呈東西走向。同時東西向構造又隔阻了南部箕山背斜大面積下古生界和元古界地層補給而來的岩溶、孔隙、裂隙地下水向北傾斜方向的徑流和運移。地下水總體徑流和運移方向為由南北轉向東。

該地下水向深部運移過程中遇有北西或北東方向構造的分割或阻隔,則以泉水形式(如礦區內的龍泉寺泉)排洩出地表,最後流出區匯入該水文單元地下水排洩中心,即穎陽~蘆店向斜軸部也即下游的潁河和白沙水庫,而該礦區位於區域水文地質單元地下水排洩中心的上游補給區和徑流帶。

據地表出露和鑽孔揭露,地層由老至新依次為:寒武系中統張夏組、上統崮山組、石炭系上統本溪組與太原組、二疊系下統山西組與下石盒子組、二疊系上統上石盒子組與石千峰組(上、下段)、三疊系下統圈門組(上、下段)、新近系及第四系。

3.2.1 含水層與隔水層

含水層與隔水層從老至新敘述如下:

(1)寒武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壓水含水層

主要由張夏組細晶鮞狀灰岩和崮山組白雲質灰岩組成,岩性比較穩定,岩溶發育程度較低,且不均一,溶蝕現象有溶溝、溶槽、溶隙和小溶孔、溶洞等。在本區5701孔出現湧水,孔口標高+433.54m,湧水量1.

72~11.998l/s,湧水量大於10m3/h,湧水深度為195m,標高+238.54m,水溫17℃。

據西部鄰區馬嶺山勘探區3個鑽孔抽水資料,該含水層靜水位標高+434.24~+482.46m,水位降深(s)8.

83~17.32m,湧水量(q)為0.151~11.

76l/s,單位湧水量(q)0.00872~1.040l/s.

m,滲透係數(k)0.0245~11.16m/d。

水化學型別為hco3-ca·mg型及hco3-ca型,礦化度0.259~0.384g/l,水溫14~20℃。

上述資料表明,該層為岩溶裂隙承壓含水層(區域性自流),含水性及導水性極不均一,該含水層至二1煤層平均厚50.08m,其間夾有三層較穩定的隔水層,正常情況下,該層地下水不能直接進入二1煤層礦床,屬二1煤層間接充水強含水層。

(2)石炭系本溪組隔水層

由鮞狀鋁質巖和鋁質泥岩組成,沉積連續,層位穩定,平均厚度7.58m,岩石緻密,裂隙不發育,正常情況下可阻隔寒武系灰岩和太原組下段灰岩含水層的水力聯絡,但遇厚度較薄或構造破壞地段,隔水能力將會降低或失去隔水作用。

(3)石炭系太原組下段灰岩岩溶裂隙承壓水含水層

由l1~l4灰岩組成,平均厚6.99m,l1及l3灰岩較發育,層位穩定,岩溶裂隙發育較差,多被方解石充填。該層出露的泉水有上窩泉乙個,湧水量2.

172~5.002l/s,其動態隨季節變化。

據西部3001、3505孔資料,該含水層靜水位標高+439.35~+445.16m,水位降深(s)6.

10~6.85m,湧水量(q)0.281~0.

968l/s,單位湧水量(q)0.041~0.159l/s.

m,滲透係數(k)0.315~0.604m/d。

地下水化學型別主要為hco3-ca型,次為hco3-ca·mg型,礦化度0.239~0.363g/l,水溫14~18℃。

該層含水性及透水性極不均一,至二1煤層距離平均33.0m,其間夾有兩個較穩定的隔水層,正常情況下該含水層不能進入二1煤礦床,屬間接充水含水層。

(4)石炭系太原組中段隔水層

指l4和l7灰岩之間的泥岩、砂質泥岩和細粒砂岩,平均厚11.19m,層位穩定,正常情況下可阻隔太原組上、下段灰岩含水層的水力聯絡。

(5)石炭系太原組上段灰岩岩溶裂隙承壓水含水層

一般由l7~l8灰岩組成,其中l7灰岩較發育,岩性和層位較穩定,平均厚7.34m,岩溶裂隙發育較差,具有不均一性。礦區中揭露該層的鑽孔15個,據鑽孔簡易水文地質觀測結果,僅礦區南部5003孔遇裂隙漏水,漏失量6.

39m3/h。據礦區西部付4001孔抽水試驗資料,水位降深(s)64.57m,湧水量(q)0.

0172l/s,單位湧水量(q)0.000266l/s.m,滲透係數(k)0.

00243m/d。地下水化學型別為hco3-ca型,礦化度0.741g/l,水溫19.

5℃。該層地下水動態隨季節性變化,據新建煤礦觀測資料,雨季水位公升高,旱季水位降低,有時有滯後公升高現象。

該層至二1煤層距離平均厚7.64m,含水性弱,導水性差,為二1煤層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層。

(6)二疊系山西組二1煤層底板隔水層

該層賦存於太原組頂與二1煤層底之間,岩性主要為泥岩、砂質泥岩、細粒砂岩,平均厚7.64m,正常情況下可阻止太原組上段灰岩含水層承壓水進入二1煤層礦床。但遇厚度較薄地段(5601、5701孔附近)或受構造破壞地段,隔水能力將會降低,甚至起不到隔水作用。

照金礦業公司水文地質型別劃分報告

銅川市耀州區照金礦業 評審意見書 審批 編制 銅川市耀州區照金礦業 2013年5月10日 銅川市耀州區照金礦業 礦井水文地質型別劃分報告 評審人員簽到表 銅川市耀州區照金礦業 礦井水文地質型別劃分報告 評審意見書 為做好煤礦防治水工作,確保煤礦安全,根據 煤礦防治水規定 的要求,本礦生產科於2013...

礦井水文地質型別劃分報告編寫標準

一 總體要求 1.礦井水文地質工作是煤礦生產建設的一項重要技術基礎工作。礦井經過一段時間的開拓 生產和補充勘探,積累了大量基礎資料,對井田地質構造 煤層穩定程度 水文地質及開採技術條件等主要地質問題的認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此基礎上,全面整理分析已有地質水文地質資料,及時編制或修編 礦井水文地質型...

礦井水文地質型別劃分及基礎

2.1.1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好煤礦防治水工作,從礦區水文地質條件和井巷充水特徵出發,根據礦井及其周邊是否存在老空積水 礦井受採掘破壞或影響的含水層性質和富水性及補給條件 礦井湧水和突水分布規律及水量大小 煤礦開採受水害威脅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難易程度等,把礦井水文地質劃分為簡單 中等 複雜 極複雜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