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樵山》教材導遊詞

2021-03-03 22:10:41 字數 3506 閱讀 1980

南海西樵山

講解線索:

【1、概況】-【2、天湖公園景區】-【3、南海觀音文化苑】-【4、四方竹園】-【5、石燕巖景區】-【6、碧玉洞景區】-【7、翠巖景區】-【8、白雲洞景區】-【9、黃大仙聖境園】

1、概況

今天我帶領大家遊覽南粵名山——西樵山。西樵山位於佛山市南海區西南部的西樵山旅遊度假區,它是廣東省著名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與羅浮山、鼎湖山、丹霞山並稱為廣東四大名山,面積20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公尺。

西樵山的得名由來已久,「樵」是打柴的意思。傳說古時廣州人往東面打柴的羅浮山稱為東樵;將往西面打柴的山稱為西樵,西樵山的名字即由此而來。西樵山因峰石燦爛如錦,又名錦石山;傳說是仙姑道士修道煉丹,羽化成仙之地,又有仙山之稱;因明清常有名士在此設院講學、探求心性而被稱為理學名山。

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丘,它的斷崖絕壁,記載著古火山活動的情況。西樵山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人文景觀,更有眾多秀美的自然景觀。「西樵山文化」被稱為是珠江流域從野蠻通向文明的燈塔。

西樵山的秀美在於它幽、秀,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二十五條瀑布,大小泉眼兩百個。

2、天湖公園景區

現在我們到了天湖公園。天湖公園是乙個古火山口湖,略呈卵形,水面約佔120畝。

湖中的浮龍是我國第一條供遊客觀賞的大型水上金龍,龍長20公尺,龍身直徑0.6公尺,用塑料玻璃製造的。

天湖左側是新建成的天湖藝術廣場,占地1.7萬平方公尺。藝術廣場設有圍棋、象棋、西洋棋棋局,每乙個棋局都是棋譜留下來的殘局,那邊半人高的兵、馬、帥組成的正是「秣馬厲兵」的象棋殘局。

3、南海觀音文化苑

南海觀音文化苑,占地15萬平方公尺,是弘揚觀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景區。由牌坊廣場、觀音法相、影壁組成。

牌坊廣場以牌坊為主題。這座牌坊高18公尺,寬32公尺,全部由花崗岩拼墊而成,做工精細。牌坊前刻有香港永惺大師的題詞「大慈大悲」,背後刻有葉選平的題詞「鴻慈普佑」,牌坊前雕刻四大天王,寓意「風調雨順」。

影壁是南海觀音文化苑的入口,影壁後的**韋馱是由整塊石頭鑿成的。

前方是文化苑的中心—南海觀音主體法相。主體法相高61.9公尺,借寓觀音成道於農曆六月十九日之意。

南海觀音法相用純銅煉製,法相的蓮花座直徑36公尺,高14.9公尺。外部鑲嵌三層共66瓣精緻的蓮花瓣,內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建築面積達4370平方公尺,陳列展覽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品以及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

觀音法相蓮花座四面環水,有四橋通達,按佛經描述,寓意四方淨土、八功得水、四邊階道之佛境。水橋處有寬闊的平台,供遊人善信景仰觀音法像。外環為蓮花廊,內設功德牆展示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

蓮花廊外壁以進賬單壁畫及浮雕來展現關於觀音的故事和傳說。

4、四方竹園

遊客們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竹林是西樵山的特產四方竹。它的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摸它,有明顯的方**。這種竹子株型矮小,只能長到現在我們所見的這麼高。

有趣的是,將四方竹移到山下或別處去種,四方竹就會變成普通的圓身竹子。

這裡還有乙個幽婉淒美的傳說。傳說古代有一對青年男女對歌傳情,私定終生。當男子到女方家求婚時,女孩的母親嫌男孩家窮,攔在門外唱到「不是花靴莫逛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里天地變,柱子成方送女來」。

男孩是個痴心的人,他決心要將圓圓的竹子捏成方型。他捏啊捏,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竹子真的被他捏成了方型。當他欣喜若狂地拿著竹子來到女孩家時,才知道自己的戀人早已跳崖殉情了。

男孩悲痛欲絕,將自己捏方的竹子種在女孩的墳前,然後去山後的寶峰寺出家做了和尚。從此山里就衍生出乙個習俗,男子到女方家求親,一定要在女方家門口種上四方竹,以示愛情的堅貞。大家摸著這奇異的四方竹,玩味著這優美的神話傳說,是否深受感染?

5、石燕巖景區

現在我們來到了石燕巖景區。

這裡是觀日亭。觀日亭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日出的地方。若是晴天的早晨,五六點鐘左右站在這裡就可以看到蔚為壯觀的日出景象。

現在大家可以看到一塊雄偉的奇石,這就是石屏風。石屏風正看似指天長劍,側看像雲底屏風,其實它只是古代採石工人採石後留下的一座標界。

石燕岩是明代人工採石礦洞,因石燕棲息洞中而得名。它的洞口扁圓如唇,但走進洞內便寬闊起來。洞內採鑿石塊留下的支撐柱把洞分為內外兩層。

外洞好像一所大堂,高達數丈,能容納1000多人,內洞洞底長年積水而形成湖泊。湖水清澈見底。湖水有兩塊巨石,一石露出,狀似汽車,名叫「水上汽車」,一石漫於水中,好似牌坊,稱為「水底牌坊」。

這塊上望似仙橋,下望似冬菇的石頭,名叫冬菇石,又叫仙帽石。

大家現在看見的是西樵山中最長的瀑布——雲巖飛瀑。飛瀑從200多公尺的高處跌下,衝成無底井,掛在雲岩洞前飛灑成大水簾,蔚為壯觀。

6、碧玉洞景區

碧玉洞景區位於西樵山東北部。明正德年間,這裡已是山中的著名景區,許多文人學者紛紛來這裡讀書詠詩,潛修賞景,留下眾多的摩崖石刻。

(走進碧雲洞)這塊巨石上蒼勁的「玉巖」兩字相傳是明代祝枝山的手跡。

這裡的玉巖飛瀑,舊稱是西樵山的第一大瀑布,飛流澎湃,珠瀑紛灑,聲如雷鼓交鳴,雲氣如煙如霧。

7、翠巖景區

翠巖景區包括蟹眼泉、翠巖、無葉井等景點。

大家看到坡上有塊巨石隆起,好似蟹蓋一樣。石下有東西兩穴,大如海碗。地泉自穴下往上噴湧。高出穴面,遠望如蟹眼閃動,蟹眼泉因此而得名。

我們現在來到翠巖。翠巖又名觀翠巖,它是乙個呈漏斗狀的狹長的谷,長約80公尺。谷底一道急瀑下流成小潭。

潭上有兩道小泉,一剛一柔。剛者噴射,柔者緩垂,稱為碧雲瀑,又稱陰陽水,谷內有兩個石室,是清代畫家黎簡和何丹山的隱居作畫處。

現在我們來到了碧雲山村,這裡有乙個西樵山最大的泉眼——無葉井。井口呈方形,井寬、深約1公尺。井水澄碧見底,冬暖夏涼,入口味甘,最宜泡茶,被稱為樵山第一名泉。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井口上方古木蔥茂,濃蔭覆蓋,但水面上卻沒有一片落葉,即使故意把一片樹葉放進水中,很快就會被井水溢位井外,故稱「無葉」。不少人對這個泉眼迷惑不解,為什麼掉下的樹葉,會被泉水湧出井外呢?原來,此泉是一眼上公升泉,山水通過大自然的虹吸作用而在井內上公升,使得井水常飽滿外溢,樹葉自然就會隨著水流走。

這是西樵山碧雲一帶地下良好水文地質結構所造成的一大奇觀。

8、白雲洞景區

白雲洞是西樵山36洞之一,居西樵西北麓。清人把全洞劃分為三個洞天,命為24景。

奎光樓是白雲洞的進出門檻,樓高三層。

湖邊巨石上矗立的這座飛來塔高7層。塔後是康有為先生年青時讀書的地方——三湖書院。三湖書院的門匾是民族英雄林則徐親筆題寫的。

湖上還有一座莊嚴肅穆的古廟堂式建築——雲泉仙館,這裡是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廟宇。

最後我們來到飛流千尺瀑前,此瀑又稱大雲泉,曾被列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瀑布分三層,上層叫龍涎瀑,瀑短而小,中層叫雲外瀑,下段繞崖急瀉,在一塊斜倚的巨石旁猛然衝下,水花飛濺,壯觀非常。

白雲洞炎夏不熱,冬日不寒,林蔭茂盛,流水潺潺,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生有詩讚道:「欲攬西樵勝,應先訪白雲」。

9、黃大仙聖境園

黃大仙聖境園位於西樵山聚仙峰前,雞冠峰下。此園依山環水,占地600畝,主體工程黃大仙石像高28公尺,由7000多噸花崗岩精雕而成。迎面望去,黃大仙手握塵拂,身披道袍,顯現安詳、肅穆的神態。

聖境園內還建有巨集偉壯觀的「八卦」露天玄壇及「回音壁」,站在中間,一出聲、一跺腳,都能感覺到被回音所包圍。莊嚴的山門左右三重,巍然屹立,與廣場園林式的建築拱橋構成了壯麗的景觀。

遊客們,西樵山的遊覽活動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天柱山導遊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安徽之源,戲劇之鄉的安慶旅遊,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導遊王兵,很高興由我帶領大家遊覽 中華十大名山 之一的天柱山。在遊覽過程中如果有什麼需求和建議請及時告訴我,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大家,我旁邊的這位就是我們的司機吳師傅,吳師傅是一位有多年經驗豐富也很有責任心的人,所以乘坐他的車...

天柱山導遊詞

如果遊覽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可以向我們提出來,我們會盡力幫助大家,在此先預祝各位旅途愉快。現在咱們的大巴車正在開往目的地,就讓小王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下我們今天要遊覽的天柱山 它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境內,是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有 江淮第一山 古南嶽 之稱,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更有李白讚...

天柱山導遊詞

好了,朋友們,我們的車已經到達了天柱大道。大家朝前看,這裡矗立著一座高大的門樓建築,這就是天柱山的標誌性大門 古南嶽天柱山。古南嶽天柱山 這幾個字是已故的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這也是老先生留下的最後一幅墨寶。現在車子已經經過了旌架橋,我們就進入了天柱山的南哨 三祖寺景區。我們將在這裡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