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移植術後急性排斥反應在臨床中的表現及護理

2023-02-15 22:51:05 字數 787 閱讀 4619

【關鍵詞】 腎移植;排斥;護理

急性排斥反應(ar)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排斥反應,它不同於超級性排斥反應和加速性排斥反應,只要及時正確的處理,都可逆轉恢復正常。ar多發生於移植後第5天到30天之內,近50%的腎移植全發生急性排斥反應,應用免疫抑制藥物後部分患者排斥症狀不典型,容易被忽視,而延誤了**時間。

1 臨床表現

急性排斥反應(ar)多發生於移植後第5天到30天之內,少數患者可延遲到術後60-90天。主要以少尿、無尿、血肌酐迅速升高、體重增加為主要臨床特點體溫為低熱或中等熱,血壓升高;自覺全身不適,煩躁不安,腹脹、呃逆;觸控移植腎區:移植腎變硬,張力增加,移植腎區腫脹、壓痛;彩超發現移植體積增大,錐體長大,移植腎血流阻力指數增高。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大多數患者經歷了長時間的透析**,對腎移植術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術後早期急性排斥反應的出現對患者打擊很大。所以心理護理應貫穿於患者**和**的整個過程,針對患者不同年齡、不同尿量、身體改善的不同狀況進行個體化的心理護理是必不可少的。

這些心理護理應包括:①向患者講解急性排斥反應發生的原因、**方法、以取得病人對**護理的配合;②介紹成功的病例給患者認識,增加患者對**的信心;③保持病房安靜、整潔,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取得家屬的積極配合,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2.2 常見併發症常見併發症的預防觀察和護理急性排斥反應發生後,由於病人的尿量驟減,移植腎組織結構的改變,甲基強的松的衝擊**,易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如電解質紊亂(主要為高血鉀),高血壓及高血壓腦病,心衰、肺水腫,移植腎破裂,感染,消化道潰瘍等。

因此應加強對併發症的預防觀察和護理,特別是移植腎破裂的患者更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