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腦血管病的護理方法。方法:
篩選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入住我院確診腦血管的病人40例。根據疾病的不同時期採取不同的護理措施。觀察其護理效果。
結果:40例患者中**26例,好轉10例無變化2例,死亡2例。結論:
根據疾病的不同時期採取不同的護理措施有助於疾病恢復及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關鍵詞】腦血管病;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3-01368-01
我國最近幾年已經進入了老年化的狀態,而老年人的健康和疾病存在的問題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1]。其死亡逐年提高,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問題。近年來****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訓練是一項艱鉅而繁重的任務,專業的**師在臨床特別是基層醫院是無法滿足的,因此,大部分工作要由護理人員參與完成[3]。
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篩選腦血管病患者40例,綜合**的同時,配合健全的護理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篩選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入住我院確診腦血管的病人40例。男18例,女22例,最大年齡75歲,最小年齡35歲,腦血栓形成23例,腦出血15例,其他2例。
**轉歸:**26例,好轉10例,無變化2例,死亡2例。
1.1 觀察與護理
1.1.1 病情觀察
意識:意識的變化往往能提示病情的輕重,應瞭解發病時意識狀態和昏迷程度,本組病人有意識障礙19例。
瞳孔:觀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圓、對光反射是否存在等瞳孔的改變能提示病變的部位及病情的加重或減輕。
生命體徵:(1)血壓可以反映顱內情況改變,顱內壓升高要引起血壓升高,血壓升高對腦出血病人不利,可致再次出血;血壓過低可致腦供血不足,可加重腦血栓形成病人的病變;腦出血可以通過多個環節引起顱內壓增高,甚至併發腦疝而死。因此血壓高低可作為使用降顱內壓藥物的依據;(2)脈搏緩慢時說明有顱內壓增高趨勢;(3)發熱的原因有中樞性或感染性發熱,如果體溫低,四肢厥冷則說明有休克的可能;(4)呼吸頻率是否規則和呼吸的深淺,如出現感嘆樣呼吸、潮式呼吸,鼾音則表示病情嚴重。
(5)對應用抗凝劑或溶栓劑**的患者應密切注意有無出血傾向和出、凝血時間延長現象。
觀察肢體運動:腦血管病多伴有肢體癱瘓。本組病例幾乎全部有程度不一的肢體癱瘓或者麻木,活動受限,多為一側肢體。肢體緩解及加重亦說明腦血管病的變化。
2 急性期的護理
休息:腦出血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取平臥位,頭位偏向一側,儘量減少探視和不必要的搬動,更換床位時注意移動頭部要輕、慢、穩。腦缺血病人在1周內應完全臥床休息,頭部禁用冰袋、或冷敷,以免影響腦血供。
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衰竭受顱內壓影響,對有缺氧病人要及時給氧,有意識障礙病人為防止其舌根後墜堵塞呼吸道,可插入導氣管,及時吸淨氣管內分泌物。
抽搐和癱瘓的護理:因為有抽搐的可能,必須準確的給予鎮靜藥物,仔細觀察抽搐狀態及持續時間,抽搐的部位。有肢體癱瘓者為了防止關節變形和肌肉萎縮,要保持肢體功能位置,根據病人的情況進行肌腱伸展運動和關節曲伸運動。
排洩的護理:意識障礙的病人常有排尿排便障礙,對於尿瀦留者應留置尿管,防治尿路感染,每天膀胱沖洗,尿道口抹洗,有排便困難者,應予緩瀉藥物或人工排便。
預防併發症的護理:由於病人昏迷及長期臥床,易併發肺炎及褥瘡,為此,要定時按摩或理療,還要配合其他輔助方法,經常保持**清潔乾燥,床單整潔平坦。
腦血管的心理護理及恢復期功能鍛鍊:癱瘓病人重者終日臥床,輕者有肢體活動不便,尤其是再癱瘓者,常有尿瀦留或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精神萎靡,容易悲觀失望,所以,在護理工作中,對病人要有特別的耐心,關懷體貼,儘量做到細緻。及時熱情滿足病人合理要求。
同時要注意病人情緒,多安慰病人,解除病人思想顧慮,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早期活動能減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腦血管病人急性期過後可逐步增加活動,進行功能鍛鍊,護理上通過對癱瘓肢體的按摩及活動,可防止肢體的萎縮和畸形。
對後天失語症要積極進行語音的再訓練。
3 討論
腦血管病是指腦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腦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損傷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疾病,又稱腦血管意外或腦卒中,俗稱為腦中風[6]。腦血管疾病是血管源性腦部病損的總稱[4]。腦血管疾病成為老年人高發疾病。
作為一名護理工作人員,我們應該認真細緻觀察患者病情。因患者病情程度不同,患者多留有肢體癱瘓、失語、膀胱直腸功能障礙,喪失生活自及工作能力,甚至死亡,嚴重危害人群健康[2]。輕者經過3~6個月逐漸恢復,可以生活自理,甚至可從事病前的工作;重者昏迷、死亡、或遺留嚴重的後遺症,甚至需長期臥床,最終死於肺部感染、褥瘡等併發症[5]。
根據患者病情不同,給以相應的健康指導,並介紹疾病的基本知識。同時,要與患者以及家屬保持及時的溝通交流。良好的溝通要求護理工作人員不僅有紮實的護理學基礎、熟練地技能和常規心理學知識,使**以良好的個人素質和職業素質取得患者的信任,以高度的責任心,主動積極地態度和切實的服務質量去認真工作。
所以,**作為溝通的橋樑,務必掌握基本的溝通技巧,因人制宜地應用合適的溝通技巧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及其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張菊.**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的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03-304.
[2]陳春瑩,李學軍.腦血管病患者的**護理和飲食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4):437-438.
[3]徐梅玉,梅映臺,胡慧英.綜合護理干預對腦血管病**的效果觀察[j].護理進修雜誌,2013,28(7):609-610.
[4]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m].第13版.北京:人民衛出版社,2010:2826.
[5]劉文慧,楊華,趙霞.急性腦血管病常見併發症的常規護理與****[j].大家健康,2013,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