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發展形狀與邊界擴張與物流園區選址的關係

2023-02-15 14:12:04 字數 5594 閱讀 1635

城市擴張:邊界在**?

剛剛公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合理確定城市發展邊界」,並強調要「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遵循城市發展客觀規律,以大城市為依託,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這正是中國未來的城鎮化發展之路。一味求大,將各種資源集中於城市,造成的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問題也會加大社會的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

國家***數字顯示,目前北京地區國家級開發區超過10個,每個開發區的平均面積是6平方公里,大的15平方公里以上。「這種分散化的開發格局,不但耕地承受不了,能源也承受不了。」

「什麼時候地鐵才不擠啊!」家住通州的北京居民程天薇在東單上班,每天乘坐地鐵八通線的經歷讓她感到不便。

北京市交通委調查顯示,早晨7點到9點,從通州「進城」的居民多達9萬人,其中6.7萬人乘坐八通線,佔全天通過八通線進城客流的44%。

「我們花了很大氣力治堵,回過頭看,交通擁堵有乙個很重要的原因——城市規模擴大太快。」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第一副會長王茂林說。

「如果城市無限地蔓延開發下去,每乙個城市都往外擴張,『餅』會攤得越來越大。這種方式當然並不是導致『城市病』的唯一因素,但是它肯定對加速『城市病』起到很大的作用。」近日,國家***秘書長楊偉民在上海舉行的「十二五」城鎮化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合理確定城市的開發邊界,防止特大城市面積過度擴張。

面積過度擴張加速「城市病」暴發

一些大城市日漸凸顯的「城市病」,正是讓一些人不得不逃離「北上廣」的重要原因。但有進入中小城市的人們發現,在這裡也有了「大城市病」的跡象。交通擁堵、住房困難、資源緊張等症狀已經開始向一些中小城市蔓延,有的地方還表現出加劇的趨勢。

王茂林將「城市病」總結為:「迅速擴大的城市規模導致基本農田逐年減少;居住用地緊張促使房價居高不下;交通堵塞、環境汙染使城市生活的環境與品質不斷下降;盲從混亂的規劃使越來越多的城市正慢慢喪失各自的歷史文化個性。」

城市擴張的原因,被一些大城市稱為「承載能力已到了極限」。而一些城市盲目追求「大城市」發展戰略,不斷向城市周邊「攤大餅」。2023年8月揭曉的中國城市國際形象調查推選結果顯示,有655個城市正計畫「走向世界」,200多個地級市中有183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大都市」。

城市化是我國走向現代化的必然趨勢,但一味追求城市變大、變新、變洋卻給城市帶來諸多隱患。

國家***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認為,城鎮化程序**現的種種「城市病」症狀,一方面源於傳統的規劃方法已不適應「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另一方面,盲目攀比國外城鎮建設標準的超前規劃的觀念和做法,大大超越了我國城鎮發展的實際水平。而從更深層次看,則需要轉變觀念,強化政策的執行力。

有關專家表示,很長一段時間,城市的規模已經成為一些地方**顯示政績的亮點。翻開各城市以往的規劃檔案與實際發展狀況進行對照,可以看到突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用地指標的現象十分普遍。而要改變「一任**一張規劃」的現實,仍需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建立健全相應的考評機制。

給城市擴張設立用地「天花板」

國家***數字顯示,目前我國國家級和省級的開發區超過1500個,每個開發區的平均面積是6平方公里,大的15平方公里以上。「這種分散化的開發格局,不但耕地承受不了,能源也承受不了。」楊偉民說。

至2023年,我國城鎮化率已達47.5%,城鎮人口約6.3億人。

但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09中國城市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至2023年,地級以上城市市轄區建成區面積增長70.1%,但人口增長只有30%。土地城市化高於人口城市化的問題也日漸凸顯。

國土資源部總規劃師胡存智指出,對人口的城鎮化慢於土地城鎮化的問題要保持高度警惕,這意味著城市的用地擴張要快於它吸納的人口。他強調,應該給城鎮化發展設定乙個用地極限——「天花板」。否則,隨著gdp增長,用地面積不斷增加,再大的國家也經不起這種消耗。

「中國城鎮化要解決的迫切問題,就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方面,我國土地非常緊缺。另一方面,一些開發區的土地浪費十分嚴重。」同濟大學副校長伍江教授指出。

「如果僅為了gdp而進行城市化,土地等要素都城市化了,但人還沒有城市化,這不會帶來更好的城市生活,反而會帶來無窮的問題。」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提醒說,應該因地制宜,有計畫地擴張自己的城市,如果在城市擴大以後再去解決矛盾,那麼將付出更多代價。

「以前我們認為全國的城鎮用地大概人均130平方公尺,現在發現實際水平比設想的高。」胡存智說,今後,需要設定乙個城市的發展邊界和有條件建設區。當城市發展到邊界時就會受約束,不能擴張出去。

當然,實際情況也許會超出預判,這時可以轉移到有條件建設區里。

城鎮化不是盲目貪大求洋

「城市的成功不在於它的規模大小,而在於它的文化內涵。」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莫里斯說,「在我所居住的城市當中,比如說劍橋或者牛津,每乙個城市的人口都不超過十萬,根據中國的標準來看,這些城市都很小。我們必須要承認世界上城市的多樣性。

」他指出,一味求大,將各種資源集中於城市,造成的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問題也會加大社會的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

**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認為,必須堅持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這並不是說限制大城市的發展,其關鍵是要處理好各城市的功能關係,並切實解決「人的城市化」的問題。他表示,推進中國城鎮化程序應堅持兩個「並行不悖」:

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並行不悖,堅持推進城鎮化和建設新農村並行不悖。

在他看來,儘管我國目前城鎮化率已經達到47.5%,但在城市當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沒有能夠充分地享受到應有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

楊偉民認為,城鎮化過程中的低密度化和分散化現象值得高度重視。「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模式在使得城區面積不斷擴大的同時,人口密度卻在大幅度下降,這其中乙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區分每乙個區域的主體功能,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盲目開發、過度開發、無序開發、分散開發的問題。

剛剛公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合理確定城市發展邊界」,並強調要「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遵循城市發展客觀規律,以大城市為依託,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這正是中國未來的城鎮化發展之路。(本報記者馮蕾李金桀)

物流園區選址—南城

城市重心對物流園區選址的影響

2023年11月,北京市**經過三年醞釀,出台了《城南行動計畫》,計畫在三年時間內,以2900億的巨大投入,打造北京的新城南。

這一投資規模,與奧運會2800億的投入大體相當,但投入的週期更短,希望可以在短期內徹底改變南城落後的城市面貌。除了交通的改善、產業的匯入、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等常規城市開發手段外,南城急需乙個核心的強大發展引擎作為支撐,才能實現真正的騰飛。

改革開放30年來,乃至建國60年來,北京市**虧欠南城人民太多。當年申奧成功後,曾有人民代表提出議案,建議通過將奧運主要場館安排在南城,以縮小南北發展的差距。但這一絕好的方案卻因為南苑機場的存在而被放棄。

如今,北京的後奧運經濟發展如火如荼,京津城市帶、環渤海經濟圈發展風雲再起,北京北部、東部的發展已經進入成熟期,這也給南城發展提供了絕佳的契機。

郭金龍市長就任時說過,「我是北京市市長,不是京北市長。」現在,是北京市**兌現對南城人民承諾、償還發展欠賬的時候了。

北京平原地區總面積6000平方公里,城南五區(宣武、崇文、豐台、大興、房山)就佔了2500平方公里,南三四五環之間,還有大量成規模的土地資源待開發入市。在2023年南水北調工程交竣後,南城地區缺水的狀況將一舉改變,永定河將時隔40年後重新恢復大河奔流的景象和濕地涵養功能。根據此次《城南行動計畫》的規劃,以一軸(南中軸路)、一帶(永定河沿岸)、多園區(麗澤商務區、廣安產業園、豐台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園區、大興新**園區,等)為主線,已經勾勒出新城南嶄新的發展框架。

但是,《城南行動計畫》還沒有解決乙個核心引擎的問題,缺乏乙個產業和經濟的引爆點。這個引爆點和核心引擎,就是首都第二機場!雖然在2023年,有大量關於首都第二機場已落戶大興的新聞報道,包括人民網、北京交通廣播等,都做了側面印證,但來自官方的資訊卻都以「仍未最後確定」作答。

從首都國際機場對於順義臨空經濟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來看,如果首都第二機場落戶大興,其巨大的投資聚集效應將極大的帶動南城的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年6000-8000萬人的國際國內旅客運量,上百億噸的貨物吞吐量,首都第二國際機場的建成,將可以為南城帶來巨大的客流和物流,從而迅速解決諸如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設、臨空物流經濟、商業服務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等大量的發展和建設問題。正如亞運會、奧運會對北城發展的推動一樣,首都第二機場的建設和運營,對於南城也是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

一旦首都第二機場落地大興,則地處豐台區南五環內的南苑機場將搬遷,從而為新機場騰出空域,也為南城建設騰退出寶貴的大量土地,並使南中軸路真正實現貫通,是一舉多得、利市利民的的好事。唯一的障礙,就是軍方的態度,作為軍民兩用的南苑機場,已經身處北京的鬧市,無論從拱衛京師的戰略安全考慮、還是從噪音汙染擾民及民航飛行安全的考慮,對於人民空軍的決策者來說,這都不是乙個問題。

城市交通幹道與物流園區關係

借助地鐵大興線、京開高速、京台高速等交通幹線,在大興建設首都第二機場不但在技術上可行,而且在經濟上節省,不但可以帶動北京南城發展,同樣可以輻射廊坊、河北,連線天津,成為京津冀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步驟。

綜上所述,首都第二機場的定址和開工建設,將是2023年北京南城發展的頭等大事,其重要意義不亞於奧運會和世博會,將成為首都實現成為世界城市的當前最重大舉措。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23年-2023年)》對北京市的空間布局做了大的調整。提出構建「兩軸-兩帶-多中心」的新城市空間格局,實施多中心與新城發展戰略,合理引導城市功能布局,努力構建符合現代化城市發展規律的結構布局,將北京市各類分散的資源和功能整合到若干聯接區域的交通走廊上,實現城市的集約化發展。規劃中的「兩軸」指沿長安街的東西軸和傳統中軸線的南北軸。

「兩帶」指包括懷柔、密雲、順義、通州、亦莊、平谷的「東部發展帶」和包括延慶、昌平、門頭溝、房山、大興的「西部發展帶」。

「多中心」是指在北京市域範圍內建設多個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城市職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綜合競爭力。其中,包括中關村高科技園區核心區、奧林匹克中心區、**商務區、海淀山後地區科技創新中心、順義現代製造業基地、通州綜合服務中心、亦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心和石景山綜合服務中心等8大城市職能中心區。談緒祥說,為使城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新規劃中特別提出將高度重視首都城市安全,加快建立和健全現代化城市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提高城市整體防災減災和救助能力。

今後將特別重視建設安全、可靠、高效的交通、水、電、氣、熱、通訊等城市生氣線系統,提高應對災害性天氣、危險品洩漏、流行性傳染病等公共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保障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23年-2023年)》對北京市的空間布局做了大的調整。提出構建「兩軸-兩帶-多中心」的新城市空間格局,實施多中心與新城發展戰略,合理引導城市功能布局,努力構建符合現代化城市發展規律的結構布局,將北京市各類分散的資源和功能整合到若干聯接區域的交通走廊上,實現城市的集約化發展。規劃中的「兩軸」指沿長安街的東西軸和傳統中軸線的南北軸。

「兩帶」指包括懷柔、密雲、順義、通州、亦莊、平谷的「東部發展帶」和包括延慶、昌平、門頭溝、房山、大興的「西部發展帶」。

「多中心」是指在北京市域範圍內建設多個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城市職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綜合競爭力。其中,包括中關村高科技園區核心區、奧林匹克中心區、**商務區、海淀山後地區科技創新中心、順義現代製造業基地、通州綜合服務中心、亦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心和石景山綜合服務中心等8大城市職能中心區。談緒祥說,為使城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新規劃中特別提出將高度重視首都城市安全,加快建立和健全現代化城市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提高城市整體防災減災和救助能力。

今後將特別重視建設安全、可靠、高效的交通、水、電、氣、熱、通訊等城市生氣線系統,提高應對災害性天氣、危險品洩漏、流行性傳染病等公共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保障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現代物流發展與城市交通系統規劃建設

經過數十年的建設,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綜合交通系統,對區域與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今天,現代物流的發展對城市交通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研究交通系統與物流系統的關係十分必要。一 交通系統的完善對現代物流發展的影響 1.擴大物流規模,帶動物流...

城市發展與城市化 1

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複習學案 考綱 1 農業區位因素,主要農業地域型別的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2.2 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學習目標 1.理解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 3.能夠結合材料對農業進行區位選擇及對農業區位進行分析。4.理解說明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教學重難點 分析農業區位因...

城市與可持續發展

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達城市的發展十分迅速,幾乎可以媲美世界頂尖城市,但大量的農村人口湧入城市,給城市造成了很大的負荷,與此同時,農村的數量也在逐年遞減。這是否是乙個正確的道路,隨著許多農村的減少,民間的風俗文化也隨之消亡。而對於城市,人口數量急劇增加,對城市的資源 環境 經濟都是乙個很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