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寫意性」的人文內涵

2023-02-15 13:33:03 字數 1410 閱讀 2671

作者:陳露露吳寅寅

**:《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23年第04期

摘要:「寫意」是對中國傳統藝術具有重要影響的藝術觀念,也是中國傳統藝術的典型美學正規化。中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體現和表率,中國畫的「寫意精神」確立了以後中國畫的基本藝術特徵和美學規範。

關鍵詞:寫意性;工筆畫;寫意畫;人文精神

中圖分類號:j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1-0198-01

一、「大象無形」的中國繪畫寫意觀念

中國傳統繪畫中重「寫」尚「意」的理論開始於唐宋,成熟於元。元代以前對「寫」與「意」是單獨進行論述的。「寫」便是畫,可引申為一種傾吐、宣洩的方式。

「意」便是意思,指畫家的主觀意識情趣,通常稱為「尚意」、「表意」。它們乙個指的是方式,乙個卻指的是內容。明確將「寫」與「意」相連,將「畫意」變成「寫意」則是元代的湯垕在《畫鑑》中提出來的,他所強調的「寫意」是指類似書法中的直抒胸襟的以「寫」的方式表達「意」的內容,即是指書寫胸中之情思意趣。

自此,「寫意」一詞便成了中國畫中的理論術語。

寫意性不是繪畫中略顯抽象的影象,也不是相同於工筆技法的一種繪畫體系,是建立在畫家對傳統文化、時代精神和自然物象深入觀察基礎上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它是一種思維意識和審美想象凝聚的,貫穿於整個中國畫領域的一種藝術思想。從歷史上看,「寫意」是歐陽修的「畫意不畫形」、「寫意」是蘇東坡的「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寫意」是公尺友仁的「墨戲」後,「寫意」是揚雄書論提出的「心畫」等等……到元代逐漸形成的概念。

二、異曲同工的中國畫筆墨表現語言

自古以來,人們根據不同表現手法,將中國畫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大類。也正因為如此,人們總是習慣性的、錯誤的把寫意性對應著寫實性而談,人們誤以為只有「寫意畫」裡才含有「寫意性」,認為工筆畫僅限於具象的描摹而並非還有意象的成分。其實從東晉顧愷之遺留下來的中國最早的畫論和畫評來看,我國此時的工筆畫已開始重「神」、「意」、「形」的描繪了,而中國筆墨從此時開始趨向於疏放淋漓,揮灑自如,也就是今天所見的「寫意畫」。

這種繪畫方式是自東晉開始七百多年後才得以出現的,遠遠遲於中國「工筆畫」的發展與成熟。工筆畫與寫意畫從繪畫審美的角度而言,在風格形態和筆墨用法上有明顯差別和不同的側重點,工筆畫重法度、倡嚴謹,強調「以形寫神」;寫意畫則擅筆墨、精詩文,追求「似與不似」的意象。兩者雖然用筆不同,但相同的是在處理形神關係上都要求「形神兼備」,在造型和意境的表達上都要求「氣韻生動」。

從根本上講,兩種國畫種類的基本要求都**於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和豐富的美學思想,具備中國繪畫傳統基因的同質性,傳統工筆畫也具有「寫意性」的藝術特徵,兩者有異曲同工的相通之處。我們所說的寫意畫只是一種繪畫的表達方式,並不能算是標準的某種繪畫技法。「寫意性」更多針對寫實觀念而言,而「寫意畫」則對應工筆畫畫體而言。

「寫意畫」與「工筆畫」是共同構成中國畫技法體系的兩路基本畫體。因此,在這裡我們可以毫無疑問的說傳統「工筆畫」早於「寫意畫」,就已經開始表達「意」的存在了。

中國畫試題

2014下學期中國畫期末考試 一 單項選擇題 請選出下面四個答案中唯一的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22分 1 山水畫的審美特徵表現為b a 意象b 意境 c 形象d 情景 2 表現岩石堅硬質感的皴法是a a 斧劈皴 b 荷花皴 c 披麻皴d 荷葉皴 3 山水畫是 d交融的藝術。a 意象b 意境 c 形象...

如何欣賞中國畫

摘要 欣賞中國畫要抓住繪畫的常理與繩綱。何為繩綱呢?筆者認為,謝赫提出的 六法 論 顧愷之 以形寫神 張彥遠 載其容,備其象 荊浩 六要 原則 齊白石 似與不似之間 等等。本文研究的重點是以謝赫的 六法 為基礎,提出欣賞解讀中國畫要注重作品的氣韻 筆墨 構圖和形式,掌握方法後,才能真正讀懂作品的底蘊...

中國畫教學反思

新的課程改革提倡發展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在廣泛的美術文化氛圍中學習美術,重點是讓學生從單純的學習美術技能技巧的層面發展到學習美術文化的層面。小學生重點是從課堂學習中了解我們的美術發展史,認識我們優秀的傳統藝術文化,特別是國畫的教學。國畫是我國的國粹,讓學生了解中國畫藝術是很重要的,那麼是否就不需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