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心煩咋辦

2023-02-15 09:48:05 字數 3133 閱讀 3078

很多父母很怕孩子哭,孩子一哭就心煩。

表面上,雖然都是哭,但是孩子導致哭的原因(情緒)又不盡相同:他們傷心要哭,無助也要哭,痛苦會哭,委屈當然要哭,不依不撓更要哭……

有些家長一看孩子哭就頭大,心火噌噌地躥,心裡無比焦急,忍不住罵孩子、用力搖晃孩子甚至打孩子,更誇張的是,有些家長自己會哭得更崩潰……

一些家長認為:

孩子哭,是因為「不好」的情緒,要讓孩子盡快擺脫「負面」情緒;

孩子哭,讓父母內心很痛苦,父母不想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

孩子哭,是一種軟弱的表現;

孩子老哭,哭了就哄,哄了就不哭,萬一孩子形成「一哭就能……」的心理父母該咋辦——這也是當代父母最大心魔之一;

孩子一哭,父母擔心自己在外人面前的面子問題,被人想「這人怎麼當父母的」。

那麼,面對痛哭的孩子,家長怎麼做才是對的?

孩子鬧情緒,父母到底該怎麼辦?回覆「生氣」了解更多。

孩子哭只是表達情緒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中,哭是最常見,也最激烈的。

這是因為,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尚不能準確表達真實的心理訴求。

七情六慾本來就是人的天性,即便我們看到乙個人的情緒出了「問題」,比如暴躁、抑鬱,僅僅忙著去對付情緒本身,不見得總能解決問題。情緒只是乙個「資訊中介」,背後隱藏的是我們的觀念、信念和心智,而這些又往往跟我們生長的環境息息相關。

現代心理學認為,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都是我們的情感大腦對當下需要我們應對的事情的乙個高度概括的「標籤」。

舉個例子!

當我們遭到攻擊:

憤怒的情緒驅動我們去反擊、去保護自己的領地;

悲傷的情緒幫我們從重大喪失當中恢復;

委屈的情緒之下,我們往往會哭泣,從而把自己受到不公平對待、自己又無能為力的資訊傳遞出去。

在現實世界,隨著年齡增長,我們不得不壓制自己情緒的狀況也越來越多,這會導致情緒的積壓,它帶來的乏力感會沉澱成更深層的抑鬱;因為對情緒的習慣性壓制、無視,我們往往會忘掉之前產生某種情緒的確切原因,而這會帶來焦慮不安的感覺。

如果父母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始終抱有敵對的壓制態度,那麼當自己的痛苦被孩子的情緒引發之後,第一反應自然就是去「消音」——孩子一哭父母就感到痛苦,為了自己不痛苦,那就只有讓孩子不哭。

心理**的一些方法僅僅針對人表達情緒的具體行為,它們的適用範圍比較侷限,只能解決簡單的問題。如果情緒背後的訴求是深層次的,比如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在學校缺少歸屬感、缺少成就感等等,只是簡單地遏制情緒,就可能毒害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並不能滿足孩子深層次的需求。

孩子哭止不住,錯在家長這個場景家長一定很熟悉:

舉個例子!

孩子想要買乙個昂貴的玩具,但其實我們知道,那個玩具只是看上去好玩,孩子只會有三分鐘熱度,玩具**與實際價值不符,我們拒絕了孩子的要求。

但是,孩子這時候開始哭鬧,為了息事寧人,我們趕緊妥協了。

為什麼孩子會不依不撓地哭鬧?

總結上面家長的行為就是:

孩子不哭不鬧,家長對孩子過分苛刻;

孩子一旦開始哭鬧,家長就毫無底線原則地讓步、滿足孩子要求。

大家要知道,人類交流中,有 90% 的資訊是通過非語言的方式傳達的。假如在孩子提出不夠合理的要求時,家長能夠用真誠的語氣和態度告訴孩子拒絕的原因,孩子就能理解了:這個要求不能被滿足。

態度無端強硬,欲速則不達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養成哭鬧的習慣」,因此要「講道理,不妥協」,然而,這只能算是「表面文章」。

舉個例子!

孩子在公園玩,跟別的孩子起了一點衝突,別人家孩子哭了。為了「培養孩子的禮貌習慣」和「維護自己作為父母的面子」,常有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就勒令孩子一定要道歉。

父母對待這件事情的強硬、不由分說的態度,不僅會激起孩子天然的反抗心理(「事情還沒弄清楚呢,我就必須先道歉嗎?」)更可能讓孩子只是行為層面上「有禮貌」,卻並不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

比起行為上的約束,對孩子更重要的是理解他人、理解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而不是簡單地「執行社會規則」。

當然,不要以為父母嘮叨大道理就能讓孩子實現理解,急於求成不大合適,語言上點到,引導孩子換個角度思考,就很好了。

過於嚴苛,童心無法舒展

再舉個例子!

孩子早上想吃冰激凌,有的父母就覺得這裡是乙個「原則問題」,孩子哭鬧也不行,美其名曰「不能養成驕縱的性格」。

一方面,冰激凌不值幾個錢,並沒有經濟的考量在裡面;另一方面,吃什麼、怎麼吃,本來就是個私人的事情,一般來說我們無權干涉,如果我們實在有顧慮,出於對孩子的關心,我們只適合進行「提醒」,就算吃了冰激凌鬧肚子,如果他樂意頂著鬧肚子的風險享受冰激凌,有什麼不可呢?

有趣的是,咱們中國的父母常常有一雙「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認為千里之堤一定毀於蟻穴,發現行為上有「壞」苗頭,一定要迫不及待地扼殺在萌芽狀態。

實際上,成長是個很複雜的過程,我們抓住其中的主幹就行了,其他細節上的事情隨遇而安,孩子反而能形成豁達的心性。對孩子行為的時刻監督,如同無形的**,孩子的內心始終無法舒展開來、自由自在自主地生活,這樣形成的人格往往不夠豁達、健康。

以上這兩個例子的共同點就是,如果本身父母對一件事情的堅持就是不合理的,那麼「不妥協」就是「強權」,「講道理」就是「講歪理」。所謂的「社會規則」,其實也不外乎情理,而很多父母卻只是讓孩子生硬地「執行」。

孩子哭家長怎麼對付?人是社會性動物,人的情緒本就會「傳染」。

如前所述,如果父母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始終抱有敵對的壓制態度,那麼當自己的痛苦被孩子的情緒引發之後,為了自己不痛苦,那就只有讓孩子不哭。

到這裡,父母的做法又分為兩種:

一種是立即插手,毫無原則地用各種轉移注意力、利誘甚至斥責其他人(或物)的辦法,反正只要弄得孩子不哭就天下大吉;

另一種則是造成孩子哭的訴求沒法被滿足時,父母就兩頭煎熬,想讓孩子不哭又沒辦法,可看孩子哭著吧又自己感覺痛苦,所以就轉而攻擊孩子哭本身,比如「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不就……」之類的批評,甚至動手打孩子。

如果父母本身對於不管是「正性」還是「負性」情緒都寬容、豁達,就能推己及人地為孩子提供合適的情感支援。

比如絕大多數時候,孩子情緒「不好」,只需要乙個真誠的擁抱,家長什麼都不用多說,孩子自己就能恢復過來。

很多時候,孩子哭並不一定意味著你需要幫他解決什麼,他自己的問題,自己會解決。

孩子天生都是牛犢子,希望自己搞定事情。假如還沒被家長的太多干預搞得過度依賴,在他有情緒的時候,你安靜地陪著他,他自己會慢慢平靜下來,會主動應對和調整。如果我們總是迫不及待地插手,孩子就很難形成情感的韌性、自主性。

而父母想要做到對孩子的情緒不莽撞插手,同時又無痕地溫和支援和包容,當然還是需要自己心智的成熟。

孩子哭怎麼辦

孩子的眼淚常常令你抓狂嗎?孩子哭鬧,是每位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最令家長們頭疼的問題。面對孩子歇斯底里的哭聲,家長們往往束手無策!孩子的眼淚常常令你抓狂嗎?那本堂課我們將一起學習如何應對孩子哭鬧。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本堂課的主要內容!這堂課我們主要通過四個部分來和大家學習,孩子哭怎麼辦?第一部分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