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肺常不足」論呼吸道病毒易感性

2023-02-15 09:39:02 字數 3796 閱讀 5200

作者:潘曌曌,王雪峰作者單位:(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遼寧瀋陽110032)

【摘要】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易感機制不外病原因素和宿主因素兩端,兒童之所以較**易感,與小兒體質特點,特別是小兒「肺常不足」生理病理特點相關,掌握二者關係,對於指導小兒肺系的疾病預防**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肺常不足;體質;呼吸道病毒;易感性;小兒

abstract: the reason of attack rate of respiratory virus infect iscorrelate with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particularly th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asthenia susceptibility of lung」.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for the guidance of the pediatric pulmonary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sthenia susceptibility of lung;constitution;respiratory virus;susceptibility;children

在兒科臨床,肺系疾病發病率最高,其中尤以呼吸道病毒感染為**者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同種病原作用下,兒童較**更易感染,一旦感邪,常反覆難癒,並易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有研究發現,在流感病毒新亞型引起大流行時,5~14歲小兒發病率接近50 %。

現代醫學認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易感機制,不外病原因素和宿主因素兩端,兒童之所以較**易感,是其對病毒感染的天然屏障和有關解剖結構等尚未完善,這與中醫對小兒體質特點,特別是小兒「肺常不足」生理特點的認識有相通之處。本文將以此為契合點,從中醫學角度**兒童時期呼吸道病毒易感的內在規律,以指導臨床,為中醫藥**小兒呼吸道病毒性疾病提供理論依據。

1現代醫學對小兒呼吸道病毒易感機制的認識

現代醫學認為,呼吸道病毒的易感與病原因素和宿主因素有關,在同種病原作用下兒童較**易感,是由於小兒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免疫生理狀況與**明顯不同所導致的。小兒時期,特別是新生兒和未成熟兒處於不成熟階段,某些免疫防禦能力亦顯低下,與**相同,兒童時期的抗病毒免疫分為非特異性抗病毒免疫和特異性抗病毒免疫。兒童特別是嬰幼兒對病毒感染的天然屏障和有關解剖結構等不夠完善,如其黏膜和**的發育都不夠成熟,容易成為病毒侵入的門戶,嬰幼兒吞噬細胞(主要是中性粒細胞)的功能均較**差,因此在兒童時期易患病毒感染。

特異性抗病毒免疫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主要是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的作用。小兒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均未成熟,因此清除病毒的能力較差。

2祖國醫學對小兒呼吸道病毒易感機制的認識

2.1小兒體質特點與易感性

體質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體質狀況不同,決定著機體是否感受病邪而發病,也決定著病邪作用於機體的病理變化之不同。歷代醫家十分重視對小兒體質特點的研究。對小兒體質的認識最早始於《內經》,《靈樞·逆順肥瘦》指出「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闡明了導致小兒諸病的原因與本身臟腑肌肉、氣血津液不成熟、不完善的體質特點密切相關。

第一部中醫兒科專著《顱囟經》提出:「凡孩子三歲以上,呼為純陽。」「孩子氣脈未調,臟腑脆薄,腠理開疏。

」指出小兒無論在形態結構方面還是在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在不斷地、迅速地向著成熟完善的方面發展。宋代兒科名醫錢乙在《小兒藥證直訣》中指出:「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

」明代萬全結合小兒臟腑功能,總結出「五臟之中肝有餘,脾常不足腎常虛,心熱為火同肝論,嬌肺遭傷不易愈」的生理特點。到了清代,吳鞠通在《溫病條辨·解兒難》中指出「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者也」,創立了「稚陰稚陽」這一學說,還指出「其臟腑薄,藩籬疏,易於傳變,肌膚嫩,神氣怯,易於感觸」,從而形成了小兒發病容易,傳變迅速的體質特點,這對後世醫家認識小兒時期發病規律,特別是對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易感性的認識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雖然小兒生機蓬勃、發育迅速,各臟器組織和功能日臻完善,但因其臟腑嬌嫩、全而未壯,氣血不足、腠理疏鬆,每遇時邪,均易於感觸,易於傳變。

這與現代醫學對小兒免疫特點的認識異曲同工,為小兒呼吸道病毒易感、易傳變的規律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

2.2先天稟賦與易感性

體質是決定疾病病理變化的內在基礎,是正常小兒生長發育過程中的普遍規律,具有一般性。但由於不同個體的小兒受先天稟賦的影響,其體質表現又具特殊性,對疾病的易感性亦不相同。《幼科概論》中記載:

「然嬰兒若稟賦甚茁壯,即具有天賦的抵抗病毒之能力。」指出先天稟賦的狀況能夠決定小兒禦邪能力的高低。元代曾世榮所著《活幼心書》中雲:

「稟賦元虛髓不充,六淫之氣易來攻。」明代醫家王肯堂在《幼科證治準繩》中說:「…或稟賦怯弱,易於感冷。

」指出稟賦體虛氣弱的小兒容易感受病邪而發病,進一步闡明了先天稟賦對小兒呼吸道病毒易感性的影響。

3「肺常不足」對小兒呼吸道病毒易感的意義

3.1「肺常不足」在小兒體質學說中的重要地位

明代名醫萬全提出的五臟有餘不足學說之「肺常不足」,在小兒體質學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僅促進了後世醫家對小兒呼吸系統特點的認識,提高了中醫**小兒肺系疾病的療效,甚至對兒科其他系統疾病的防治、兒童護理和保健等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成為小兒重要生理特點之一。小兒「肺常不足」生理特點的重要性取決於「肺主一身之氣」功能的重要性。中醫「肺」的概念不僅是指呼吸器官肺臟,而是泛指呼吸系統的功能甚至是對全身各系統功能活動的調節作用。

明代張景岳在《類經》中指出:「肺主氣,氣調則營衛臟腑無所不治。」闡明了肺通過主持一身之氣而發揮治理調節全身的作用。

首先,肺主氣、司呼吸的功能,通過吸清呼濁、吐故納新,完成機體的新陳代謝。其次,肺主宣發肅降的功能可以朝百脈、執行氣血津液,以供人體一切生理活動的需要;最後,肺在體合皮毛,主腠理、司毛孔開合,從而統屬一身之表。可見,肺主一身之氣,主治節,有調暢氣機、調節臟腑經絡氣血陰陽的作用,從而維持相對穩定的內環境,以防禦外邪的侵襲。

3.2「肺常不足」是小兒呼吸道病毒易感的內在原因

小兒「肺常不足」有兩方面含義。其一,小兒鼻腔短窄,缺少鼻毛,鼻黏膜柔嫩,氣管和支氣管較**狹窄,氣管黏膜纖毛運動差,不能很好地將微生物和黏液清除,容易引起感染。小兒肺彈力組織發育較差,肺泡數量較少,胸廓亦較**短小,呼吸時不能充分進行氣體交換。

另外,小兒肌膚嫩弱,藩籬疏薄,邪氣易從肌表而入,使嬌肺易感邪而發病。這些小兒呼吸系統解剖生理特點成為小兒「肺常不足」生理特點的組織學基礎。其二,《諸病源候論》謂「小兒臟腑之氣軟弱」,小兒肺系功能尚未完善,其主一身之氣、主宣發肅降、主通調水道的功能均處於不穩定、不成熟狀態,抵抗外邪能力較弱,一旦受邪,則易發病。

小兒由於生機旺盛,發育迅速,所需自然界之清氣相對較多。而其肺葉脆弱,宣肅無力,功能不足,因此存在著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嬌弱肺嫩最不耐邪氣之侵襲,一有邪氣犯肺,即影響呼吸清氣之功能,致宣發肅降失常,而發為咳喘等證。

4結論呼吸道感染是兒科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呼吸道細菌感染有所降低,而呼吸道病毒感染呈上公升趨勢,已成為全球性疾患。國內有關研究[1]明確提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呼吸道病毒是流感a、b,副流感1、2、3型,合胞病毒,腺病毒3、7型4類8種病毒,它們傳播快,流行廣,導致多重感染,嚴重的可引起死亡,而兒童正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受害人群。綜上所述,「易感性」是由小兒體質特點決定的,「肺常不足」的生理特點是小兒體質特點的高度概括,也是小兒呼吸道病毒易感的內在原因,這也為我們解決防治小兒呼吸道病毒感染這一難題提供了很好的理論依據。

自宋代錢乙創立小兒肺疾瀉肺與補肺並用之法以來,歷經近千年的實踐積累,治法極為豐富,結合小兒體質特點,靈活應用治肺之法,以解決治本為前提,在瀉肺的同時不忘補肺和溫肺,有利於提高小兒肺系疾病防治能力,確保兒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麗芬,姚雲波,陳良,等. 小兒急性呼吸道疾患病毒感染狀況研究\[j\].臨床薈萃,2002,17(9):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