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文字特點設計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2023-02-14 08:36:01 字數 801 閱讀 5421

作者:葛惠芳

**:《知識文庫》2023年第24期

小學語文教材以主題為單元來編排,入選的每一篇課文在內容與寫法上都是各具特點的。教師應該在研讀教材的基礎上,依據文字思想或寫法上的特點,來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藉此來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一、借助初讀文字,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能力

整體感知能力的培養是《語文課程標準》尤其強調的。學生初讀一篇課文,首先要知道它主要講了什麼,如敘述了一件什麼事件,描寫了一處怎樣的風景,刻畫了乙個怎樣的人物,說明了乙個怎樣的道理……這些都是在「整體感知」階段應該著力解決的問題。整體感知是為了深入解讀和欣賞作準備的,這一任務常常要在初讀環節完成。

比如,《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這篇課文出自作家楊紅櫻的筆下,文章思路清晰,邏輯段落分明,是培養學生整體感知的典型課文。教學此文,在初讀之後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內容,進而理清文章思路。這一學習任務,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閱讀,然後在組內交流,形成一致意見。

課堂上通過反饋,可以發現學生是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的——他們先是梳理出了這樣的敘述順序:一本三代相傳的書——《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的內容——「我」對魯濱遜這個人物的認識——「我」也要傳給下一代。然後,依據這樣的思路,來確定文章的邏輯段落劃分。

這樣的教學活動是基於課文清晰的思路而設計的。

又如,《船長》一文先後寫了船長下達的三道命令,讚美了船長忠於職守的崇高品德和關愛弱小的人道主義精神。找出三道傳令的內容及其下達的背景,下達後的結果,揣摩命令中所折射出的船長的人格魅力,也是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能力的乙個有效措施。再如《最後的姿勢》中反覆呈現譚千秋最後的姿勢,其寫作的目的是強化主人公在讀者頭腦中的印象,凸顯人物的精神品質。

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設計

江南春 杜牧 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江南春 是唐朝詩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作者描繪了優美的江南風光,同時寄託了興亡之感,是一首懷古詩。在教學之前也看了不少老師的關於此課教學的案例,發現了乙個共同點,將後兩句定位課堂教學的重點,我深不以為然。顧名思義,江南春 是描繪優美的江南春光...

強化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能力

其次,在進行朗讀訓練的時候,老師一定要結合不同的文章型別,設計不同朗讀方式,這樣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朗讀 草船借箭 第 二 三段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學生注意人物說話的語氣與聲調,通過人物語氣與聲調的模仿,分析人物的具體性格。如,諸葛亮遇事冷靜 胸有成竹,在回答周瑜問話的時候,非常從容不迫...

如何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摘要 現代教育觀念認為,學生的學習是將外在的知識觀念轉化為其內部的精神財富的過程。而這個轉化過程只有學生用自己的好的學習方式才能很好的完成,所以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顯得彌足珍貴。本文以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為基礎,通過活動實踐,談了如何在實踐活動課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關鍵詞 自主學習綜合實踐活動喚醒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