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感動上海年度人物先進事蹟材料

2023-02-13 20:21:04 字數 4251 閱讀 1879

要給城市中的人們樹立起榜樣,要學習他們身上的這一些閃光點,要肩負自己的責任的同時,還要盡心盡力的幫那些人,下面是帶來的2018感動上海年度人物先進事蹟材料【4篇】,快來看一看吧。

丁崑源男,2023年9月出生,中**員,16歲入伍,從軍30年,曾任軍飛行大隊副政委、政委等,轉業退休後,遷住青浦區夏陽街道桂花園社群,積極投身形勢宣講,先後加入社群黨建服務中心講師團、青浦區形勢教育宣講團。2023年以來,撰寫講稿75篇,累計40萬字,開展宣講600餘場,聽眾達4萬多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數1140小時。曾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上海市社群教育優秀志願者、上海市基層宣講先進個人等。

丁崑源出生於上海的一戶中產家庭,2023年時值抗戰時期,年僅4歲的他隨家人一路顛沛流離,最終在重慶市長期生活。2023年11月30日,重慶市解放後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其就讀的重慶市廣益中學冉冉公升起。而其班主任就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者項陽信同志,在班主任的影響下,丁崑源逐漸接觸了黨的理論和思想,牢固樹立了對黨的堅定信仰和堅持黨的事業的拳拳初心。

在校期間,丁崑源積極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並擔任了解放後第一屆廣益中學學生自治會文化宣傳部部長,從事群眾宣傳動員工作,這或許就是他投身於宣傳教育的起點。

2023年,年僅16歲的丁崑源響應國家的號召,參軍入伍,開始了長達30年的軍旅生涯。剛入伍的他因學歷較高被安排到十八軍教導團,作為後援部隊跟隨陸軍進入原**地區,該教導團主要負責做好後方群眾、藏民的宣傳發動和穩定民心,並讓當地老百姓真正了解到中國共產黨好、人民解放軍好、社會主義好。

2023年退休後,閒不住的丁崑源一時適應不來,四處找「活」幹,積極參加各類社群志願服務活動。但他還是有「怨言」,他說:「社群活動多是多,但是都是『臨時工』,最好能有份穩定的『長期工』。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這位老黨員、老軍人如願以償了。2023年,全國上下掀起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夏陽街道組織籌備形勢教育宣講團,桂花園社群黨支部推薦丁崑源為宣講團成員,聽到這訊息可把他樂壞了,他說:「我做了大半輩子的宣傳工作,本以為退休後要沒事幹了,沒想到還能發揮餘熱,真是大喜事,大喜事啊!

」自2023年起,他先後加入夏陽街道社群黨建服務中心講師團、青浦區形勢教育宣講團,向社群居民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向社群青少年憶傳統、講世情。他所主講的報告,覆蓋了夏陽街道居委、村委、兩新組織、盈浦街道僑聯、香花橋街道僑聯等40多個單位。

與一般的老人相比,丁崑源不打麻將、不打牌、不抽菸、不喝酒,更是從來不睡午覺,唯一的興趣愛好就是讀書、看材料。或許是因為軍人出身,直到現在,他仍保持著部隊的「原始生態」方式,早起早睡,被子都是疊得方方正正的。

有人對丁崑源說,「活得瀟灑點」「生活太單調」「沒勁頭」,但丁崑源總覺得很充實,他說:「基層黨員、村委、居委對於時政的關注度很高,他們又有高漲的政治熱情,這讓我感動,讓我有動能,不間斷地做一些社群宣講。」

因為軍人出身,丁崑源至今都保持著良好的習慣,那就是「兩眼一撐忙到熄燈」,但如今,他忙的多是「備課」。不會、不會微信,丁崑源的所有資料都**於每天的9份報紙,剪報成了丁崑源的日常工作。

**點鐘入睡,凌晨兩點會醒,醒了就會在床上思考、想課程。迷迷糊糊,5點多再起來,寫下來……」丁崑源打趣地說:「對於寫作的人來說,凌晨這個時候頭腦是比較清醒的,我講課的材料方向一定要對,內容更不能出錯。

」在丁崑源的家中,放的最多的就是一摞摞的報紙與一疊疊手寫的講稿。看似雜亂的案頭其實有著特別的歸置方式,屬於朝核問題的放在一起,屬於中美**爭端的用夾子夾在一起,要是領****新的講話或是資料,那就需要留檔儲存了。

講課如今已經成為丁崑源生活的一部分。儘管近年曾因膽結石兩次住院,但老人身體總算硬朗,行動自如,講話中氣足,聲音如洪鐘。他說:

「很多老年人喜歡出去玩,也蠻好的。我想來想去,祖國的名山大川、好看的風景,我在藏區當兵的時候都見過啦。現在,做宣講工作就是讓我感到最快樂的事。

」劉紹旭男,2023年7月出生,中**員,上海市楊浦區房屋建設開發公司總經理。帶領團隊克服種種困難,在全市率先完成楊浦濱江公里貫通任務,實現基礎建設與新舊建築協調美觀的設計施工,開發出鏽而不沾、金屬紋理清晰的濱江獨有「銹色」,獲得專利。親自抓安全生產不鬆懈,被工友們成為「守護神」,帶出一支過硬的年輕團隊。

曾獲上海市住宅建設實事立功競賽建設功臣、第五屆楊浦好兒女等。

去年年底,黃浦江兩岸濱江45公里全線貫通,昔日「養在深閨」的岸線,成為市民賞景、休閒、健身的好去處。為了繪就這美麗畫卷,無數建設者奮戰在工地,傾注心血,貢獻智慧型。楊浦濱江公共空間專案經理劉紹旭就是其中一位。

打通斷點,構築親水平台是濱江最主要的工程之一。但施工平台漂浮在黃浦江中,受到過往船隻掀起的波濤和潮汐的影響。為了防止施工平台撞擊建設中的親水平台,操作中需要用小船把施工人員送入親水平台下部。

可是,萬一漲潮,水位把小船頂在親水平台下,那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啊!劉紹旭二話沒說,拿起救生衣上了平台。

劉紹旭是山東人,20年從同濟大學畢業後便到楊浦區建設集團和住房保障中心工作,幹水上專案是頭一回。站在平台上,江水反射著陽光,時間長了腿發軟。有一次中午太陽特別猛,他的眼睛被刺傷,疼了乙個星期。

工程結束,劉紹旭才敞開心扉:「說一點不害怕是假的。但我是共產黨員,又是工地負責人,我不帶頭誰帶頭?」

濤聲迴響」,是楊浦濱江的乙個特色景觀。前來參觀遊玩的人們,卻不知道,這「濤聲依舊」來之不易。

原來,過去單薄的防汛牆在巨浪拍擊下,會發出巨大的濤聲。但親水平台的建設將使這一聲音景觀悶在平台下面消失不見。劉紹旭帶領團隊跟設計師溝通後,決定將部分親水平台製作成透水又透氣的鋼格柵,遊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黃浦江的潮起潮落;而示範段處本來是紡織廠,把防汛通道製作成紡車形狀,也是對楊浦「百年中國工業搖籃」的紀念。

專案團隊發現,原先工廠留下的金屬柱桿,鏽跡斑駁,彷彿時光都凝固在這自然「氧化」的傑作中。劉紹旭來了靈感:如果在沿江欄杆、燈桿上造出這種暗紅的「銹色」,不是能夠呈現出新與舊、歷史與現實交錯的獨特效果嗎?

可幾輪實驗,鏽板不是油漆「爆麵」就是「短命」。劉紹旭帶著專案成員與廠家共同研製,終於開發出看似鏽跡斑斑,卻不沾手不沾衣,金屬紋理清晰的柱桿。這項首創的研究還申請了專利。

劉紹旭常說,對於貫通工程要像做盆景一樣精雕細琢,因為黃浦江濱江公共空間是上海的地標,「我們要對得起歷史!」

濱江公共空間建設過程中,劉紹旭將原生態保護放在第一位。原廠房、碼頭遺留的老物件,在他眼中都是寶貝。

去年,在上海船廠道路施工過程中,工人發現了埋在地下的老船排。原來,100多年前沒有起重裝置,輪船造好後,是通過由巨大的圓木組成的船排推下水的,這也是上海最早的船廠船排。劉紹旭立即下令停工保護。

如今,原貌重現的老船排,很好地保護了歷史文物和船廠記憶,人們漫步濱江時一低頭就可以看到。

舒嶸家庭

舒嶸,男,漢族,2023年4月生,中**員,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長期從事空間光電遙感有效載荷研製工作,為「嫦娥一號」成功研製我國首個空間用雷射高度計,成功研製「嫦娥三號」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使我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在離月面100公尺高度進行行星軟著陸自主避障。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衛星副總師、有效載荷總體主任設計師。

舒嶸一家兩代人接續傳遞科學力量,父親舒美冬為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神光」裝置靶室科研人員,母親也在上海光機所從事機械設計。

爸爸是幹什麼的呀?」用這話逗問舒嶸的女兒舒樂言時,她的回答是:「爸爸是出差的。

」無忌的童言足以看出,舒嶸很忙。身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兼研究室主任,他白天是科研管理者,晚上是科研工作者,一周至少出差一次,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深耕科研領域26年,舒嶸參與嫦娥工程、量子衛星等重大專案,帶領團隊在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和時間賽跑、和國際賽跑。

而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家庭的溫暖支撐。

舒嶸從小就習慣了科研工作氛圍。父親舒美冬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母親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系,工作單位都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小時候,舒嶸的玩具是實驗室裡的螺絲螺母,他常常和所裡的叔叔伯伯講話,後來才知道,有好幾位都成為了著名的科學家、院士。

舒嶸回憶:「我父親經常帶我去這些叔叔伯伯家玩,我記得當時聽到他們說,『人生每一次要給自己定乙個較高的目標,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出來』,雖然語言質樸平淡,對我影響卻非常深。」

耳濡目染,舒嶸也選擇走上科研之路,不過他並沒有選擇做基礎研究,而成為一名工程技術專家。自合肥工業大學的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後,舒嶸進入中科院技物所工作,一邊工作一邊讀完了碩士、博士,並在導師的支援下早早就獨立承擔專案。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舒嶸開始參與我國的嫦娥探月工程。20年,在青島出差的舒嶸接到了所長的**,說嫦娥工程要立項了,針對衛星是用微波測高還是雷射測高,相關研究機構開展了激烈的討論。在臨陣受命、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舒嶸當即趕往北京參與答辯,順利地拿下了這個專案。

「這個機會對我後續整個科研生涯都非常關鍵,意義重大。」舒嶸坦言。最終嫦娥一號專案非常成功。

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掀起一股留學熱,原本舒美冬也想送他出國深造,可舒嶸對此不感興趣。他說,只要西方國家能做到,我們國家也能做到,而且做得不必別人差。這份樸素的愛國情懷與發自內心的使命感,促使他不斷奮戰在科研工程的第一線。

2019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1 錢學森 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 這位科技界巨擘,歷經艱難於1955年回到祖國後,長期擔任火箭飛彈和太空飛行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他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 飛彈和太空飛行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飛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頒獎詞 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

感動中國2010年度人物 評選活動於2011年2月14日揭曉。獲獎者 獲獎名片 1錢偉長 赤子 2 孫水林孫東林 信義 3才哇 鐵漢 4郭明義 傳人 5王偉 砥柱 6王萬青 仁者 7王茂華譚良才 熾愛 8何祥美 神兵 9劉麗 姐姐 10孫炎明 活著 現在我來宣讀 感動中國 組委會授予錢偉長的頒獎辭 ...

2019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辭欣賞

欣賞 鐵榔頭 以物喻人,突出郎平的排球場上的勇猛有力,如釘子 的比喻加上排比顯現了郎平的拼搏精神和臨危受命,為榮譽而戰的雄厚威力。四 屠呦呦 春草鹿呦呦 頒獎詞 青蒿一握,水二公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為了乙個使命,執著於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