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印常見問題分析報告與解決

2023-02-13 14:54:04 字數 4763 閱讀 1987

第一節膠印常見問題分析及解決

一、膠印故障的形成

膠印故障大致分為機械故障、印刷工藝技術故障、材料引起的故障、操作環境和維護保養造成的故障及電器故障等內容。

(一)、機械故障因素

印刷機械產生的故障最多。即使是新的膠印機,由於設計裝配和安裝除錯中的某些缺陷,在工作中也會出現故障。一台膠印機由上萬個零部件組成,各部件的製造加工精度極為重要,國產膠印機由於加工機件的工作母機及操作技術的條件限制,一些零件達不到先進水平,也是造成機械故障的乙個因素。

有的膠印機如主機中的齒輪、滾筒加工質量較好,但配套件技術效能差,也會給正常印刷帶來麻煩。例如有的膠印機水鬥加水配置的真空水箱,達不到真空要求,自動加水經常失靈,導致水鬥和版面缺水,操作者稍不注意,就會發生印品上髒糊版故障。

膠印機的安裝和除錯工作也很重要。許多任務廠安裝機器前做地腳基礎時,忽略了地面強度和硬度問題。現在中、高速的膠印機對機器底座的水平要求極高:

縱向允許水平誤差不能超過 0.08/1000,橫向水平誤差不能超過0.04/1000,用機器底座下校正水平的底腳螺絲調節。

如 j2108型機底座下有8只校正螺絲,螺絲的觸地點墊8cm方鐵,校正水平後,用螺帽扣緊底座,以防底腳螺絲自行走動,問題在於:現在機器的底座不著地,而靠8只底腳螺絲支撐,因為下面要放油盤,不可能再用水泥填封,故要求地基表面強度較高,而說明書上註明用200 號水泥,實際改用400號水泥較好,並在地基上層軋鋼筋,否則地腳螺絲觸地點受震動後,水泥容易損壞或開裂,機器失去水平。特別是滾筒軸頸、軸套磨損快,就會造成重影、槓子等印刷故障。

機器使用到一定年限以後,由於機件逐漸磨損,精度下降,就會出現各種故障。機件磨損的快慢,除了保養不善的因素外,還同機件使用的材質及加工製造工藝有關。例如膠木製做的進紙壓球,容易磨損成橢圓形,造成輸紙歪斜故障。

又如,受力不勻的萬向軸轉球和叉節, 磨損後會產生輸紙停頓故障。壓印咬牙軸擺桿和滾球,會由於受力大而不均,使推拔銷鬆動 、斷裂、滾球軸承破碎,造成套印不准或裝置事故。

滾筒表面也會磨損,例如進口羅蘭四色機的壓印滾筒,雖是由耐磨性較好的球墨鑄鐵製造,但在經常印刷同一規格的產品後,壓印滾筒表面在紙邊處會發生線狀的磨損凹陷,以致再印刷尺寸較大的產品時,該處的印跡便出現一條白槓,影響產品質量。

膠印機應經常進行清潔保養和加油工作,方能正常工作。如果保養不好,加油不勤,發生的故障就更多。如有家工廠的膠印機的滾枕上堆滿了油墨、膠水乾結汙垢,合壓過程中變成了「接觸滾枕」,硬把滾筒撐開,造成滾筒軸頸和軸套嚴重磨損,印品上重影、槓子、油膩等故障同時發生;有的膠印機咬紙牙不清洗、不加油,紙毛堆積、鏽跡斑斑,單個咬紙牙鏽蝕咬死,失去咬力,致使印件套印不准、「剝皮」故障併發。

斷油造成的機件磨損或咬死故障,在膠印廠中普遍存在。有的工廠雖有加油制度,但不落實到人,出了機件斷油咬死故障;有的廠膠印機的凸輪旁磨下一堆鐵粉也無人管;罩殼內的油管斷裂或輸油不到位等造成的裝置故障,也是由於缺少檢查而造成的。總的來說,裝置保養不好,制度不健全,或雖有制度而執行不力,是目前許多印刷故障產生的直接原因。

(二)、工藝技術因素

膠印過程由於涉及到物理、化學兩方面內容,對於掌握工藝和技術就有較高的要求,往往由於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的工藝、技術水平等問題,造成的膠印故障也較多。

1、膠印特性

膠印是利用油和水相斥的原理來進行印刷的。在同一塊印版上,**部分親油疏水,空白部分親水疏油,這是膠印不同於其他印刷的最明顯之處,也是膠印工藝技術的關鍵。

在印版版面同時存在油墨和水的情況下,傳輸油墨的墨輥上接觸到水,由於墨輥高速轉動, 在機械力的擠壓作用下,將水混入油墨中,造成油墨乳化,正常印刷中達到乙個合理的乳化值。故膠印實際上既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又利用油、水相溶乳化的特性。據國外實驗資料介紹,膠印一般能正常印刷時,油墨的合理乳化值,水約佔20~25%,國內無儀器測定,全憑操作者的技術和經驗來決定,這就包含著不穩定因素,也就增加了產生故障的可能性。

膠印所用之水,並非純水,pva版用水中含有磷、鉻酸,對版面的腐蝕很大,既腐蝕版面的空白部分的砂目,不斷增生夫機鹽層,同時又腐蝕**部分的基漆,致使印版耐印率降低。 ps版用水中所加的潤濕粉劑含有十多種化學成分,屬於微酸性的潤濕劑,帶有清洗作用,對印版的腐蝕性極微。

2、印刷壓力

印刷壓力也是工藝技術的一大基礎。膠印因為是間接印刷,圖象由印版滾筒轉移到橡皮布上,進行第一次壓印,橡皮滾筒受墨後,將印跡轉移到承印物上,這是第二次壓印,兩次壓印所需的壓力是不同的,如何達到「理想壓力」的境界,要作出一番努力。一般膠印機,印版滾筒和橡皮滾筒之間的壓力,約在0.

10mm左右;橡皮滾筒和壓印滾筒之間的壓力,約在0.20~0.25mm左右。

隨著平整度較好的ps版和進口氣墊橡皮布的採用,印版滾筒和橡皮滾筒之間的壓力可更小些,如進口海德堡四色機在0.05mm即可印刷。

膠印使用的壓力,是通過計算滾筒半徑,測量中心距、測量並增減墊襯數來達到目的。膠印壓力一定要進行規範化、資料化控制,切不能隨意增加墊襯,盲目增加壓力,以致壓力驟變 ,滾筒表面線速度不等,接觸面摩擦力增加,甚至還會出現油膩、重影、墨槓等其它故障。 因此,正確使用和調整好印刷壓力,是印好產品所需工藝技術的重要一環。

3、套印不准

套印不准可分為縱向套印不准和橫向套印不准兩類。有一種說法,講「紙張在傳輸過程中始終有機件牢牢控制,就能保證套印準確。」實際上這句話是不全面的。

例如壓印咬牙軸或軸套磨損,它在傳輸紙張時雖然也能牢牢控制,但不能做到正確控制。這好比乙個人兩手捧著乙隻球,兩臂伸直能捧牢,兩臂彎屈也能捧牢,但兩個不同姿勢捧著的球,離開人體的距離、穩定性等是不一樣的。所以應該說是「正確地牢牢控制,才能保證套印準確」。

造成套印不准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紙張伸縮、輸紙歪科、規矩定位不准、咬牙咬力不夠 、咬牙軸磨損、交接不符合要求、遞紙牙傳動部件磨損等。另外一些特殊因素也會造成套印不准,如橡皮布區域性變形大,也能使圖象區域性套印不准;遞紙牙軸、壓印滾筒軸軸向竄動,會造成橫向套印不准等。

4、色序安排

以往單色機的印刷色序,總是順色序黃、紅、藍、墨,這種色序安排,較大的困難是簽准黃版、紅版的印刷樣,特別是第一色黃版,關係到印刷品的色彩再現和複製效果。若黃版印得太深,印出人物的膚色沒有生機感,房屋象古廟一樣陳舊,使人難以接受;若黃版印得太淡,複製出的畫面乾癟無光亮,色調偏向藍紫,也不好看。黃版籤樣偏色,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人眼的視網膜辯色細胞,對黃色的分辨能力最低;二是人們對紙張的吸油性不甚了解,缺少儀器檢測,大小一樣掌握,往往造成太深、太淡弊病。

例如:雙色機的色序安排可將黃版和藍版放在同一印刷流程,藍版正好起到藍玻璃的濾色作用,便於鑑定黃版的墨層厚度是否適宜。但雙色機由於是溼疊溼印刷,往往在拖梢兩隻角上產生不規則的a、b重影,這就要求在工藝安排時,適當改變色序來解決。

四色以上的多色膠印機,由於三個色是溼疊溼印刷,所以色序是根據各色油墨粘度,從高到低安排的,否則會發生逆套印故障,從而出現墨色灰暗的混色弊病。有時前幾色也會產生a 、b重影,色序要作必要的調整。

(三)、印刷材料因素

膠印材料,主要有紙張、油墨、印版、橡皮布及墊襯物四大類。各種材料要符合膠印特性的印刷適性要求,否則就會出現各種印刷故障。

1、紙張因素

紙張的理化性質和技術指標,包括物理效能指標、光學效能指標、印刷效能指標、化學效能指標等。其中同膠印適性密切相關的有:緊度、抗拉毛強度、伸縮性、白度、吸收性、平滑度、光澤度、ph值等。

紙張的緊度和抗拉毛強度值,印刷過程中受壓分離時,油墨粘性及橡皮布表面水分產生的粘力作用,會產生掉毛、掉粉現象,致使印刷品上出現毛刺狀斑點或實地花白故障。

紙張的伸縮性大小同纖維排列的方向有關,長絲(順絲)方向的伸縮率小於纖維排列兩側方向的伸縮率,因而膠印慣用長絲方向同滾筒軸線平行的紙進行印刷,以儘量減少紙張受濕伸長造成的影象套印不准。

紙張的白度和平滑度,關係到所印圖象的色彩鮮豔程度和飽和度,白度高的紙張印上彩色油墨後,投射到紙面上的光被紙張吸收少,反射多,故能較好地呈現油墨色彩的本來面貌。白度差的紙張有夥分,吸收投射光多,反射光少,印刷品圖象灰暗。平滑度差的紙張表面粗糙 ,吸油性強,印跡乾燥後無光澤,投射光被吸收多,而且反射光呈漫反射,印刷品的視覺效果差,色彩灰暗不鮮亮。

吸油性的紙張在印跡尚未乾燥結膜之前,大量吸收印跡油墨裡的鏈結料,致使印跡表面結膜粗糙,產品無不澤。嚴重時,還會產生印跡粉化故障。

一般紙張的ph值,在5.5以上,呈微酸性,當ph值下降到5.5以下時,紙張酸度增加,這種紙張能破壞油墨的乾燥性,產生印跡不幹故障。

2、油墨因素

用來表現圖象形像和色彩的油墨,是一種塑性流性,通過墨輥傳輸,塗佈在印版上**上,用經橡皮布,最後轉印到紙面上,經過乾燥結膜以後變成固體。膠印要求油墨印刷適性的主要指標是:固著性、乾燥性、著色率、細度、粘度、流動度、以及耐酸、耐鹼、耐水、耐光等可耐性。

隨著膠印機速度的提高和多色機的出現,快固著油墨的固著性越來越重要。多色機的印刷速度大都在8000張/小時以上,每印一張約用0.5秒(s)即要轉入第二色印刷。

若油墨的固著速度慢,前色印跡就會較多地滯留在後色橡皮布上,並逐步逆轉移,使後色產生混色弊病。 油墨印跡的乾燥一般要在四小時以上,早期乾燥油墨在膠輥上就結皮,給正常印刷和清洗工作帶來麻煩。如果印在紙上的印跡乾燥過頭,產生晶化(玻璃化)現象,使後色印不上,相反 ,如果印跡不幹,後色又不能印刷,降低了生產效率。

油墨的著色率越高越好,要求達到100%,但有的油墨著色率只能達到80~90%,膠印操作者為了要達到色彩飽和程度,不得不採取提高印跡墨層厚度的辦法來補救,但墨層印得太厚,容易造成產品背面粘髒和暗調區網點模糊。

一般油墨顆粒的直徑約在7.5μm,若按200線一成網點面積1613μm2來計算,可容納68 顆顏料顆粒,按印刷適性要求15顆以上,已足足有餘了。但在實際印刷中,國產油墨的抗聚性差,由於機器運轉時墨輥互相摩擦,油墨的粘性增大,加上紙張上的粉質與紙毛混入,能使顆粒越來越粗,影響印刷品的清晰度和層次表現力。

3、印版因素

膠印印版目前已步入ps版階段,但仍有相當數量的工廠在使用蛋白版、pva版、多層金屬版,近幾年又發展了專印翻版書的氧化鋅紙基版。這些印版的製版工藝各不相同,作為曬版工藝來說,曬製ps版最為簡單,pva版、多層金屬版工藝較為複雜。

凹印常見問題分析報告與解決

第二節凹印常見問題分析及解決 一 凹印問題的成因 二 凹印常見問題 一 堵版 在凹版印刷中,油墨從印版滾筒網穴中的轉移率通常在50 70 大約還有1 2 1 3左右的油墨總是殘留在印版滾筒網穴中。該殘留率如果保持一定尚可,但在印刷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網穴中的油墨殘留率逐步提高,油墨的轉移率也就隨之下...

工作分析的常見問題及解決對策

3 工作分析實施前,人力資源部制定初步計畫並發文給各部門主管,要求其在一定時間期限內,遞交本部門工作變化情況彙總表 4 人力資源部對各部門的工作變化情況表進行整理彙總,並據此制定工作分析的詳細計畫,包括具體實施步驟,工作分析小組成員的配置等等 5 工作分析的具體實施 6 編寫工作分析結果 職務說明書...

面試常見問題詳解與分析

問題的回答思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感覺這個點評更具有參考價值 問題一 請你自我介紹一下 常規思路 介紹內容要與個人簡歷相一致 表述方式上盡量口語化 要切中要害,不談無關 無用的內容 條理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寫好背熟。點評 我個人在面試中一般喜歡用這個作開場白,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