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魚類安全越冬技術

2023-02-12 15:00:02 字數 909 閱讀 6867

作者:司鳳雲

**:《農村實用科技資訊》2023年第09期

我國北方冬季天氣寒冷,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0℃。池塘養魚每年的冰封期達150天左右,冰厚達60~120cm。漫長的冰封期,是對魚類生活環境、魚本身及養魚戶的養魚技術和越冬管理水平的乙個嚴峻考驗,無論哪一方面出現問題,都會造成魚類的大批死亡,甚至絕塘的現象,直接關係到養魚生產的經濟效益,從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養魚戶的生產積極性,嚴重限制了養魚業的發展。

根據不同的池塘條件、水源水質和池塘底質情況,調整越冬密度和應用不同的越冬方式,使養魚戶能掌握和了解魚類越冬死亡的原因及安全越冬的方法,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才能創造魚類安全越冬環境,確保魚類越冬成活率。

一、影響魚類越冬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1.越冬魚類體質差:通常情況下,規格大的魚種體質好,越冬成活率高。

規格小的魚種體質差,體內積存的脂肪等營養物質少,難以在漫長的越冬期維持生存的能量,常因身體衰弱而死亡。但如果飼料的配方不合理,維生素含量不平衡或促生長劑新增量超標等,雖不影響魚類生長,但嚴重影響魚類的體質,魚類「虛胖」。這種魚免疫力下降,越冬比較困難。

尤其在越冬後期,易受病原體的侵染,爆發魚病,造成越冬損失。

2.冰下水體缺氧低溫:⑴因掃雪不及時或掃雪面積過小,透光性差,影響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產氧。

⑵水體清瘦缺肥,浮游植物量少,產氧量不足;浮游動物大量繁殖,耗氧量增加。⑶老池塘底泥過厚,有機質含量高引起缺氧。⑷注水或增氧不當,長時間盲目沖水或增氧,致使池塘水溫迅速下降,魚類被凍暈凍死。

3.越冬池中存在有害物質:由於越冬密度增加,封冰后有害氣體無法逸出,水中積累越來越多,一旦長期超標,就會對越冬魚類造成危害。

最易產生的化學物質有氨態氮、亞硝酸鹽、硫化氫和二氧化碳。

4.魚類帶病越冬:夏秋季節飼養階段感染病原體沒有及時**,積累至冬季。魚種體質差,抵抗疾病和不良環境的能力差,感染魚病機會增加,導致魚病爆發。

北方池塘魚類安全越冬實用操作技術

作者 徐小雅 農業與技術 2015年第01期 摘要 近年來受市場 調節,北方池塘養殖魚類冰下越冬的比例越來越大,通常佔到養殖面積的80 以上,隨著池塘漁業的集約化發展,養殖密度和魚產量逐年增加,遼寧漁區的鯉魚產量大部分突破了單產2500kg,越冬魚的死亡比例也逐漸增大,常常導致漁民1a的養殖成果毀於...

魚類的安全越冬措施

一 魚類越冬期死亡原因 1.越冬魚塘環境差,嚴重缺氧造成死亡 首先是池塘老化,多年未清淤,淤泥厚積,配套塘頭豬鴨場的豬鴨屎落塘,魚類 種 高密度養殖,高投飼,高排洩,有機物增多,耗氧量大 其次是有的村邊塘 圩鎮塘,村民居住密集,生活汙水和附近工廠廢水排放落塘,大量耗氧而引起溶氧不足 再者水中一氧化碳...

淡水魚類安全越冬及解救措施

現在,黑龍江地區已經進入了魚類的越冬期。如此數量巨大的淡水養殖魚類群體,被冰封在大大小小的水體當中,越冬管理就顯得極為重要。每年,各地都有因越冬失敗造成死魚的事例發生。為了確保綏濱農場魚類安全越冬,漁政部門要求廣大越冬戶必須充分做好各項管理工作和出現問題後的解救準備工作。本人根據經驗和有關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