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解讀

2023-02-10 19:09:03 字數 4850 閱讀 5014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讀後感及個人理解

一 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所以,結果竟是這樣,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卻發展了能動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發展了,因為唯心主義當然是不知道真正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

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它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客觀的活動,所以它在《**教的本質》一著中僅僅把理論的活動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動,而對於實踐則只是從它卑汙的猶太人活動的表現形式去理解和確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

我認為,在人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上而言,只能是人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認識世界,因為就人的認識能力而言,人在自身的意識中並沒有先在與人自身存在的意識,所以人必定先是改造世界的主體,然後才是改變世界的主體,而世界也是先被改造的物件,其次才是被認識的物件,否則,必定有乙個先在於人存在的對世界的認識,討論這個認識的**則必定會陷入有神論抑或本體論,所以實踐是人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基礎。舊唯物主義沒有意識到人的實踐活動在認識過程的作用,也沒有意識到實踐活動在認識過程中的前提性,所以舊唯物主義只能是脫離了人的主觀的能動活動來討論認識的問題,所以脫離了人的實踐,在舊唯物主義裡,人只能是消極的反映世界,是被動的,所以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從人能動改變世界的角度出發,沒有把物看做是人實踐的物件,沒有把人和世界看做改造與被改造的關係。馬克思用了:

「所以,結果竟是這樣」表明了他對於舊唯物主義的失望與超越。而唯心主義主張意識第一性,意識具有能動性,但這能動性並不是現實的能動性,只是抽象意識的能動性,例如黑格爾的絕對精神,而離開了了人的實踐,這種能動性不具備任何實際意義,由於唯心主義也不理解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所以只會誇大和扭曲人的現實的能動性,只能抽象的發展這種能動性,「唯心主義當然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因為唯心主義本身就是脫離了實踐的能動意義來討論世界及認識,而且,如果有了實踐,唯心主義也就難以成為唯心主義。馬克思在此批判了費爾巴哈沒有把實踐活動理解為改造世界的活動,只是把它理解為認識世界的活動,並表明真正的實踐,應該是人依靠自身的能動性能動改造世界並認識世界的活動。

這一條主要批判了舊唯物主義不了解人的社會實踐在人的認識過程中的作用,並闡明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二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並不是乙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乙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於離開實踐的思維是否具有現實性的爭論,是乙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

唯心主義(例如經院哲學)脫離了人的實踐而談標準,只是從他們的意識裡去討論標準的真理性,這是抽象的,他們沒有認識到實踐是認識的**,並且他們也不可能認識到這一點,這是唯心主義本身無法克服的矛盾,而他們所討論的認識的真理性最終還是要到實踐中去證明,去人改造世界的活動中證明,所以真理的標準不該是抽象的理論討論的問題,而是實踐的問題,只有實踐能證明這標準是否具有現實性的意義,因為馬克思的立足點是改變世界而不是認識世界,所以實踐要具有現實性的力量。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是西方傳統哲學一直**的問題,也就是思維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馬克思在此表明了人的思維應該符合人的存在,也就是人的思維具有客觀的真理性,人的思維應該正確反映客觀存在,應該具有正確反映客觀世界的能力,並能正確認識世界的本質,而這個正確的標準,只能通過實踐來證明,通過實踐才能認識思維的客觀性,用具有客觀性的思維的指向性來指導實踐使彼岸世界轉化為此岸世界,同時也表明了馬克思在真理標準問題上與其他哲學家存在著根本的分歧,表明了實踐活動的重要性。

這一條批判了舊唯物主義錯誤的真理標準,明確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三   有一種唯物主義學說,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因而認為改變了的人是另一種環境和改變了的教育的產物,這種學說忘記了: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這種學說必然把社會分成兩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會之上(例如在羅伯特歐文那裡就是如此)。

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並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

馬克思在這裡批判了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思想,18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者認為:人的思想和行為是由環境和教育決定的,人是環境的產物,馬克思批駁了這種觀點的侷限性。愛爾維修認為:

「人們在生下來的時候,或者是根本沒有任何傾向,或者是帶有各種趨於一切對立的罪惡和美德的傾向,他們之所以為善為惡,只是他們教育的產物。」這種觀點雖然體現了某種唯物性,但是卻抹殺了人的主動性,似乎在這種情況下,人對於環境是無能為力的只有順從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然而,我們所說的這一「環境」歸根結底還是屬人的,是人類通過自身實踐創造的這個環境,而在18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學家那裡,這環境給人以支配性和強制性,卻忽略了人通過實踐創造和改變環境這一前提,所以馬克思對其進行了批判,認為:

「這種學說忘記了:環境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這環境在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那裡,是少數高於常人的天才所創造的,這和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的階層思想如出一轍,他們認為歷史是少數英雄人物創造的歷史,是少數人支配大多數人的歷史,而不是人類自身實踐創造的歷史,這樣,他們就陷入了一種唯心史觀,所以必然會把社會分成兩部分,這是他們的必然結果,因為他們沒有看到實踐在歷史的形成中所構成的主要作用,同時,馬克思也看到了人在泰國實踐改變歷史的同時歷史也改變了人,人和環境是對立統一的,歷史是人實踐的歷史,實踐是最能有力說明人和環境人和歷史的關係的準則。

這一條主要批判了舊唯物主義在人和環境,人和教育關係方面的錯誤觀點。論述了實踐活動在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中的偉大作用。

四 費爾巴哈是從宗教上的自我異化,從世界被二重化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這一事實出發的。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歸結於他的世俗基礎.他沒有注意到,在做完這一工作之後,主要的事情還沒有做哪。因為,世俗的基礎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離,並使自己轉入雲霄,成為乙個獨立王國,這一事實,只能用這個世俗基礎的自我**和自我矛盾來說明。

因此,對於世俗基礎本身首先應當從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後用排除這種矛盾的方法在實踐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從在世俗家庭中發現了神聖家族的秘密之後,世俗家庭本身就應當在理論上受到批判,並在實踐中受到革命改造。

馬克思在這裡肯定了費爾巴哈關於宗教是人的本質的異化的觀點,肯定了費爾巴哈吧神的世界歸結於它的世俗基礎,即現實世界之中,奠定了無神論的基礎,馬克思在此也肯定了費爾巴哈從宗教的神聖世界和現實的對立這一觀點,然而,費爾巴哈只是做了把神聖世界歸結於世俗社會,只是揭露了宗教的神秘性。馬克思的立足點在於改變世界,所以在馬克思看來。費爾巴哈的貢獻,其實和西方傳統哲學家只在於認識世界而不在於改變世界的思想是一致的,他只認識到宗教**於現實社會,而沒有弄清楚宗教為什麼會**於現實社會,也沒有致力於消除這個**的矛盾,在這裡,馬克思是以自己的標準批判了費爾巴哈對於宗教的批判。

「世俗的基礎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離,並使自己轉入雲霄,成為乙個獨立王國,這一事實,只能用這個世俗基礎的自我**和自我矛盾來說明」表明馬克思認為宗教——人的本質的異化,只能用現實社會的自我**來說明,應該清楚的剖析現實社會的矛盾性,然後對宗教存在的基礎——資本主義的階級矛盾進行理論批判,並通過實踐來消除這個矛盾,然而,現實社會的矛盾的尖銳性只能通過革命的方式來解決,所以馬克思號召通過革命實踐來消除這個矛盾,從而消滅宗教存在的根源,實現人類自身的解放,在此,馬克思號召了消滅階級對立,改造階級社會的革命實踐。「世俗家庭本身就應當在理論上受到批判,並在實踐中受到革命改造。」

這一條馬克思分析和批判了費爾巴哈的宗教觀,指明了宗教產生的社會根源和消滅宗教的途徑。

五   費爾巴哈不滿意抽象的思維而訴諸感性的直觀;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實踐的,人類感性的活動。

費爾巴哈對抽象的唯心主義思維進行了批判,對黑格爾的抽象的絕對精神——把事物說成是絕對精神的發展環節進行了揭露,堅持了物質先於精神的理論出發點,但是他所說的感性只是一種消極的、被動的、靜止的觀察,而不是從事物發展變化來揭示事物的本質,沒有把感性活動認識為人能動的改變世界的活動,沒有看**主動改造世界的實踐。這樣,他就完全抹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把人看成是一種「感性的物件」,即認識主體的直觀的物件,人是物件而不是主體,所以費爾巴哈陷入了自己挖的坑里。在他的眼裡,人就喪失了能動的本性成了感性的物件,由此,必然會陷入唯心史觀,因為人是感性的物件,而不是實踐的主體,所以在他眼裡歷史只能是神或者少數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創造的。

這一條馬克思揭露了費爾巴哈陷如唯心史觀的認識論根源。

六   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於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費爾巴哈不是對這種現實的本質進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開歷史的程序,孤立地觀察宗教感情,並假定出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類個體。

(2)所以,他只能把人類的本質理解為「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純粹自然地聯絡起來的共同性。

馬克思曾說:「凡是有某種關係存在的地方,這種關係都是為我而存在的,動物不對什麼發生「關係」,而且根本沒有「關係」,對於動物來說,它對他物的關係不是作為「關係」而存在的。」在此馬克思表明了人與他物的關係與物物之間關係的區別,人與物的關係是建立在人的實踐活動作為基礎而構建起來的,是人自為的建立的,是人通過自身的能動性建立的。

物與物的關係沒有能動性,只是客觀的,是自在的,是自然的。在馬克思這裡,關係是實踐的結果,而社會就是人通過各種實踐所建立的各種關係所交織構建的,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所以,人在社會的實踐中也逐漸的獲得了各種各樣的規定性,不斷豐富了人自身的本質——人生產了社會,社會也生產了人。所以,由於人的實踐,人的本質不是不變的抽象物,也不是無差別的類,不同的關係構成了不同的本質。

馬克思從人的實踐活動出發去考察人的本質,並以社會關係的總和去規定了人的本質,就是把人的本質看成了是人通過實踐而形成的而不是先在的亦不是先天的,是發展的而不是固定不變的,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所以人的本質是具體的、發展的。

所以,宗教的本質就與人的實踐有關,而不是費爾巴哈所說的無差別的「類」,馬克思在此也說明了費爾巴哈沒有認識到實踐的作用,從而無法正確認識人類的本質,從而,沒有辦法解決宗教的矛盾。「所以,他只能把人類的本質理解為「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純粹自然地聯絡起來的共同性。」由於沒有正確認識人的本質,所以他只能歪曲的看待宗教本質,只能撇開歷史的程序,孤立的看待宗教感情,而沒有發現宗教根源於人的社會根源。

《費爾巴哈提綱》讀後感

學院 專業 姓名學號 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 馬克思唯物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 都不是徹底的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在內的唯物主義,都只是在形式上發展了唯物方面的觀點,並沒有接觸到唯物主義的核心與本質。這樣的唯物主義只是認識到事物存在的客觀性,而沒有認識到主體的能動性,這樣的認識是片面的。費爾巴哈唯物...

費爾巴哈的經典名言 24條

1 只有愛給你解開不死之謎。2 自然到處把最美麗的和最深刻的東西和在人類的意思下的最卑劣的東西聯絡起來。3 理論所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實踐將為你解決。4 人活著的第一要務就是要使自己幸福。5 惟弱者乃需要宗教,惟愚者乃接受宗教。6 當人們追求幸福而不能達到目的時,活在世上就會遭受極大的痛苦和災難,於...

讀《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有感

看費爾巴哈的侷限性和馬克思對其的發展 一 費爾巴哈的發展和侷限性 德國古典哲學是一塊肥沃的土壤,她孕育了黑格爾 費爾巴哈等一系列偉大的哲學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費爾巴哈,他結束了德國古典唯心主義,促成了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產生。現代哲學由此拉開了嶄新的一幕。恩格斯曾指出 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