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櫃檯到網路購書方式的變遷

2023-02-10 14:36:03 字數 906 閱讀 7885

作者:劉賢

**:《當代人》2023年第04期

還記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清一色的新華書店,一層百公尺左右的建築佔據主流。去書店買書,總要隔著櫃檯,伸長脖子,瞪大眼睛搜尋一公尺之外書架上的獵物,鎖定目標後,滿臉堆笑地請櫃檯後早已不耐煩的工作人員從書架上取來,然後畢恭畢敬地站在那裡翻閱。要想精挑細選,一要有足夠的定力對抗櫃檯後厭煩的眼神與不屑的聲調,二要有足夠的體力保持長久站立的姿勢。

種種跡象都表明知識的獲得不能輕而易舉,知識載體的獲得同樣如此。

圖書自選超市的出現應該是書店經營方式的一次飛躍。印象中與購物超市的普及是前後腳兒,這之後自助餐也似乎風行開來,自選的樂趣慢慢滲透到各個行業。書店的自選,可以劃分兩個階段,剛開始,圖書超市按社科、理工等內容被分為幾塊兒,各自為城,城口兒有把門兒的,也就是收費的,這樣防盜有效,至少城裡所有人的活動在「門衛」的監視範圍;後來三四層的圖書大廈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北京西單圖書大廈、天津圖書大廈等等,除個別音像製品外,統一出口的收銀區結款,當然,圖書大廈一般情況不打折。人們可以在光線明亮的書店裡,裝滿各式圖書的書架前,不同樓層間,自由走動,挑選中意的圖書,或只看不買也沒有人來打擾。如果懶得到處找書,很多書店內都配備了電腦查詢服務,讀者只要在電腦上輸入書名,書的**、擺放的位置就一目了然了。

書業的這次飛越,背後的推動力是物質的極大豐富和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人們對知識的極大渴求。

與此同時,同樣不能忽視的,是個性化民營書店的崛起,有資料顯示,全國出版物發行網點中,接近七成為民營及個體零售**。將自己稱為「60後」的徐雁,上世紀八十年代最常去的購書地點是新華書店,但這種習慣2023年之後發生了改變。「過去我主要在新華書店和古舊書店買書,後來較多光顧各地的文化學術人文書店、個性化的書店。

到這些書店買書的命中率較高,用的時間比較少。」徐雁主持編撰過《中國閱讀通史》2023年到2023年的部分,他認為,2023年***南巡是書店的轉折之年。

實意網路 從引領市場到規範市場的創新

楊建國,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副會長 河南產業集聚區網首席顧問。其新浪微博實名認證資訊為 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 園區 網際網路 助推器首席顧問 擁有粉絲187萬名。2015年9月21日,人民網發布了 楊建國 5億。其中其他微博賬號的參與,幫助陝西蒲城的酥梨 甘肅禮縣的蘋果 山東濟寧的地瓜 河南濮陽的蘿蔔...

從問題到建議

問題1 行動效果如何?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其中關鍵因素是什麼?問題2 行動措施是否具體可行?問題3 行動中有無意外變化和干擾?如何排除?問題4 行動背景有無變化?這對行動有無影響?問題5 行動結果有無出乎意料?有哪些新生成?問題6 行動措施的背後有無機制的突破?環節四 反思 總結並形成建議 問題1 ...

從直覺到理性

從直覺到理性 青少年藝術發展中的轉型教育 作者將司空見慣的文字融入耳目一新的情感和理性化的秩序駕馭,從外表到內文,從天頭到地腳,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滲透,從視覺效果到觸覺感受始終追求秩序之美的設計理念把握,並能賦予讀者一種文字和形色之外的享受和滿足,從直覺到理性青少年藝術發展中的轉型教育所探索的內容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