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淤十八法

2023-02-10 09:48:04 字數 3845 閱讀 2550

活血化瘀十八法,即活血清熱法、活血解毒法、活血益氣法、活血補血法、活血養陰法、活血助陽法、活血理氣法、活血攻下法、活血涼血法、活血止血法、活血開竅法、活血利水法、活血化痰法、活血通絡法、活血祛風法、活血軟堅法、活血攻堅法及活血祛寒法。這些配伍體既富有開拓精神,開闢多途徑又完整地反映活血化瘀的辯證應用對血瘀證的**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1.活血清熱法和活血解毒法

熱毒內遏,可熬血成瘀;瘀血鬱結,也可以蘊熱化毒。瘀血與熱毒相互搏結,則為瘀熱、瘀毒之證,宜用活血化瘀與清熱配伍或活血化瘀與解毒配伍。清熱者一般選加黃芩、黃柏、知母、大黃、羊蹄、石膏、地骨皮、青蒿、柴胡、連翹等;解毒者一般選加銀花、連翹、貫眾、蚤休、蒲公英、板藍根、大青葉、公升麻、敗醬草等。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谷丙轉氨酶增高,單用清熱解毒藥往往無效,這由於瘀血與熱毒相互搏結有關,主張活血化瘀與清熱解毒法同用,常用藥物有生川軍、桃仁、地鱉蟲、紫參、丹參、羊蹄根、田基黃、崗稔根、赤白芍、蒲公英等。常能改善肝功能,使谷丙轉氨酶直線下降。

慢性腎炎急性發作,可有發熱、咽痛紅腫、口幹、小便短赤混濁、苔薄黃、脈數等急**染的熱毒症狀,又有腎區叩痛,腰痠腰痛,浮腫等瘀血表現。對於中醫辯證為瘀熱互遏的腎炎,常採用生地、丹參、赤芍、銀花、連翹、茅根、六月雪、蒲黃、黃柏、木通、益母草等的複方**,療效比較顯著。

活血清熱法與活血解毒法,已被實驗證明能改善病變部位的微迴圈,使抗感染藥物容易滲透到感染病灶,加強抑菌和減毒作用。此外還能在調節機體反應,增強免疫能力,在改善全身及區域性的血液迴圈的基礎上達到抗感染的目的。先生指出:

有些藥物由於兼有活血化瘀與清熱解毒兩方面的功效,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紫參、白花蛇舌草、紅藤、敗醬草、落得打等,對瘀熱、瘀毒的**能一舉兩得。

2.活血益氣法

活血益氣法用於氣虛血瘀之證,症見心悸氣短、倦怠乏力、面色白、面目浮腫或胸痛或脅痛或偏癱舌質微紫,舌體胖嫩,脈細澀或結或代,在活血化瘀藥中選加黨參(人參)、黃芪、白朮等。如**冠心病時:大多數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都有不同程度的心氣虛和心血瘀的症狀表現,不僅血液粘稠度增加,還存在左心室功能不全。

處方時常用白參、黃芪、五味子、黃精以益氣扶正,增強心臟功能;又用丹參、瓜蔞、檀香、紅花、川芎、當歸、桃仁等活血化瘀,作用於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療效比單用活血藥為優。

3.活血補血法

活血補血法用於瘀血未去,新血未生,血瘀而兼血虛。唐容川曾說:「不補血而去瘀,瘀又安能盡去哉?…

…補瀉兼行,瘀既去而正不傷。」經驗:凡瘀血證而見貧血者,症見眩暈,面色蔞黃,舌淡、唇淡、脈軟無力,若單用活血化瘀,症狀較難改善,採用活血補血法,可望提高療效。

方用丹參、當歸、熟地、川芎、桃仁、牛膝、雞血藤、赤白芍、龍眼肉、阿膠、首烏、杞子、鱉甲、黨參。曾用此方治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數例,血象明顯好轉。

4.活血養陰法

活血養陰法用於陰液虧損,血脈不充,血液凝聚,執行不暢的陰虛血瘀證,症見消瘦、口幹、舌紅、少苔,一般選加熟地、阿膠、玄參、麥冬、天冬、石斛等。陰虛血瘀證見於結核病者可用月華丸;見於愎性肝炎,肝硬化者可用通幽湯;見於冠心病者可用生脈飲和加丹參飲見於紅斑狼瘡,用生地、玄參、天花粉、赤白芍、首烏、雞血藤、當歸、丹皮、天麥冬、石斛、炙鱉甲、炙龜版、功勞葉等。從血液流變學角度看,陰虛血瘀證病人血液粘滯性較正常人和陰虛血瘀證病人為高,臨床上用養陰活血化瘀方藥後,全血還原粘度可明顯降低,療效較單純使用活血化瘀者顯著。

5.活血助陽法

活血助陽法用於血瘀證兼有脾腎陽衰、陰寒內盛,症見面色蒼黃而黯,唇紫,腹大肢腫,按之如泥,喜暖畏寒,四肢不溫,舌淡紫或舌淡而有瘀斑,脈沉遲。先生常用肉桂、附子、蓯蓉、仙茅、仙靈脾、鎖陽、菟絲子、鹿茸等助陽藥與丹參、川芎、桃仁、紅花、牛膝等活血化瘀藥配合。實驗證實,助陽藥與活血藥同用,不僅能加強血液迴圈,還有興奮和強化機體內多系統的功能。

也符合《素問調經論》「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之義。

6.活血理氣法

活血理氣法,用於血瘀氣滯之證。氣為血帥,血隨氣行,氣滯則血瘀,但血瘀亦能氣滯。誠如清王宇泰說:

「未有氣滯,而血能和者,血不和則氣益滯也。」因此活血化瘀方貼大多配伍理氣之品。理氣藥與活血藥常有某些協同作用,如屬於血中之氣藥的有川芎、鬱金、薑黃、莪朮、延胡、降香、乳香、沒藥;屬於氣中之血藥的,有香附、柴胡、木香、薤白、麝香、檀香、沉香、玫瑰花、橘紅等。

對於血瘀氣滯證胸悶腹脹,疝瘕疼痛者,在活血化瘀的基礎上,對不同器官的平滑肌都有舒縮調節作用,並能解痙止痛,排除矢氣,改善血液迴圈,與活血化瘀配伍可相得益彰。

7.活血攻下法

活血攻下法用於血瘀裡實證,張仲景首先提出了畜血證及攻下化瘀的治則,列出桃仁承氣湯、抵當湯、抵當丸、下瘀血湯等方。攻下活血法,目前常用於多種急腹症,如闌尾炎、胰腺炎、膽囊炎及膽石症、腸梗阻、宮外孕等病。因六腑以通為用,如有形積滯與寒熱相搏,氣血壅遏,瘀熱內阻,或寒瘀互結,閉寒不通,可致腑氣通降失常而發病。

常於活血化瘀中加生大黃、芒硝,寒證另加附片、乾薑,熱證另加黃連、丹皮、山梔,使腑氣通而瘀結散,對急腹症在顯著療效。

8.涼血活血法

涼血活血法用於血熱血瘀證,凡邪熱深入營血,因煎熬而凝瘀,營血遏壅,熱邪迫血離經妄行,症見**發斑,其色紫黯,甚則衄血,身熱神昏,舌質紅絳或紫黯,無苔,脈細數宜用清營涼血,活血化瘀。一般在活血化瘀藥中選加丹皮、山梔、犀角、鮮生地等。涼血活血能使血熱清而脈絡寧,瘀血散則血歸經。

特別是**溫病,主張對敗血症、流行性出血熱,乙腦等重症溫病在氣營兩燔階段即可用涼血化瘀,不必坐等熱邪深入血分後涼血散血。邪初入營即用大貼量清瘟敗毒飲並加丹參涼血散血化瘀,截邪於前,先走一步。臨床觀察到如下效果:

(1)能控制或防止出血,如衄血、尿血、皮下出血;(2)減少或防止昏迷驚厥;(3)有利於控制高熱,縮短病期。因此,涼血活血有利於清化營熱截斷病邪,可防止溫邪入血動血,耗血傷陰。這些觀點使涼血活血的運用指徵進一步擴大,並對**急**染性疾病,縮短病程有重要意義。

9.活血止血法

活血止血法,各種出血既是瘀血的原因,也是瘀血的一種症狀。出血之後,離經之血未能排出體外,蓄積成為瘀血,瘀血阻滯脈絡,血不循經,可致出血不止;另一方面如血液流動的速度緩慢,或粘稠變質,瘀滯脈道,血行受阻,也可導致血液離經外溢。所以唐容川說:

「故凡吐衄,無論清凝鮮黑,總以祛瘀為先。」瘀血出血的特點是血出反覆不止,血色紫黑有塊,或鮮血與紫暗血塊混雜而出,伴有瘀痛症狀,可見於血液系統和非血液系統多種出血性證狀,如**、咯血、便血、崩漏等。先生常用的處方在活血化瘀藥中選加三七,蒲黃、茜草根、地榆、茅根、大黃、白及等活血止血之品。

10.活血開竅法

活血開竅法適用於瘀熱互結,邪閉心包之證,多見於乙腦、流腦、重型敗血症、中毒性肝炎、急性腦血管病、尿毒症的昏迷期。俞根初曾說:「熱陷包絡神昏,非痰迷心竅,即瘀塞心孔。

」由於邪熱內陷,心竅瘀塞,症見昏迷不語甲青唇黑,皮下瘀斑如紫茄,四肢厥冷,或自利醬糞,舌紫絳,脈伏等,急宜開竅活血並進,常用活血化瘀藥中加至寶丹,大貼通瘀,直達心竅,上清腦絡,下降濁陰,以促進神志甦醒。

11.活血利水法

活血利水法,用於瘀血與水相結者,如腹水浮腫,小便不利等,於活血化瘀藥中選加茯苓、澤瀉、車前子、陳葫蘆、蟲筍、續隨子等。

12.活血化痰法

活血化痰法,用於瘀血與痰相結者,如皮下結塊、口麵歪斜、四肢麻痺等,於活血化瘀藥中選加南星、半夏、茯苓,陳皮、白附子等。

13.活血通絡法

活血通絡法,用於血瘀脈絡阻滯者,如肝脾腫大,靜脈阻塞,半身不遂等,於活血化瘀藥中選加地龍、炮山甲等。

14.活血祛風法

活血祛風法,用於血瘀挾風者,如關節疼痛,取「治風先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重用活血藥再加防風、秦艽、獨活、川烏、薑黃等。

15.活血軟堅法

活血軟堅法,用於軟堅消痞,如甲狀腺腫塊在活血化瘀藥中選加昆布、海藻、牡蠣;脾腫**加鱉甲、澤蘭、石見穿;乳房纖維瘤選加鬱金、小金丹等。

16.活血攻堅法

活血攻堅法,用於瘀血、乾血較重者,如腹內腫塊堅硬,病實體壯者,選用水蛭、虻蟲、三稜、莪朮、穿山甲、鼠婦等。

17.活血通陽法

活血通陽法,用於血瘀陽氣不宣者,如胸陽閉塞,胸部悶痛,於活血化瘀藥中,選加桂枝、半夏、生薑、細辛、蔥白、薤白,瓜蔞等。

活血化瘀法臨床應用體會

固迴圈國目圈回囤學 差。檢查見右側額紋消失,閉目露睛,右鼻唇溝變淺,人中溝向左側歪斜,右口角下垂,鼓腮漏氣。舌尖紅,苔薄黃,脈數,診斷為周圍性面癱。採用上述針刺法配合推拿 並將病情告知 神經功能得以盡快修復,從而達到 的目的。關於病程與療效的關係,據臨床觀察發現,病程短,即少於 的患者,起效快,療效...

哪些中藥活血化瘀有奇效

在生活中,人們在對一些疾病進行防治的時候,中藥 是最常用到的一種方式,而在選擇中藥的時候,大家也應該根據自己的症狀表現來進行選擇,為此,對於能夠幫助人們活血化瘀的中藥,本文特為大家推薦了幾種。第一 當歸 中醫方面認為當歸性溫,服用之後具有很好的活血以及補血的作用,另外女性出現月經不調或者是痛經的情況...

機關工作十八法

四團結協作,上下一心 在機關工作中,雖然我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但是也要樹立大局意識和全域性觀念,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還要總攬全域性,主動了解其它老師的工作狀況,有問題主動幫忙,積極配合。五工作盡全力,要適度給自己壓力 強化精品意識 細節意識,時刻擁有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的理念,養成嚴肅嚴格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