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師範學院古代文學期末考試複習 教師課件集合 綜述

2023-02-10 02:24:06 字數 4953 閱讀 7949

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

第一章兩漢文學基本概況

一、漢代作家群的生成(條件)

(1)文化素養——漢代的官學與私學講授儒家經典等(《詩經》、解讀辭賦)

(2)提供機遇——漢代採用推薦和考試相結合的辦法(文才錄士。諸侯王、天子和外戚招納文士)

(3)穩定——兩漢某些文化機構的設立(樂府、東觀、鴻都門學)

(4)注入活力——遊宦風氣

二、漢代文學的基本態勢(多元化)

(1)容量廣大、氣勢恢巨集、審美崇高巨麗

(2)文人價值取向和理想:立功揚名、聖主賢臣,機遇和命運的感慨。

(3)文學的內容:歷史的批判—****—現實的批判。

(4)文人的地位:人格獨立—屈從、依附—個性獨立。

(5)文學的色彩:濃郁浪漫(楚文學)—現實理性(東漢)

(6)文學的雙線發展:民間創作與文人創作互滲互動。

三、漢代文學與經學的雙向互動

(1)漢代大多數作家都經受過經學教育,集經師儒士與作家一身。

(2)漢代繁瑣的解經習尚和鋪張揚厲的文風相映成趣。

(3)漢代文學的浪漫性與漢代經學的虛幻性與神秘化。

(4)漢代文學的重摹擬,缺乏創造性與經學注重師法的習氣互為表裡。

(5)漢代文學和經學都經歷了乙個由繁到簡的發展過程。

(6)漢代經學與文學思潮。

四、漢代文學樣式的嬗革

1、漢賦

騷體賦——漢大賦——抒情小賦

2、散文

敘事散文:《史記》、《漢書》、《吳越春秋》

政論散文——賈誼、晁錯的帶有戰國餘緒的政**、董仲舒的文風的轉變、東漢末年批判性政**。

3、詩歌:四言詩、楚聲短歌、五言詩;樂府。

五、漢代文學發展的分期

1、初創期:漢高祖——漢景帝(前206年至前141年);

承戰國余風,開漢代新形式。代表作家有賈誼、枚乘。

2、全盛期:漢武帝——漢宣帝(前140年至前49年);

賦定型、成熟。史傳文學高峰。政**以本經立義為內容。

樂府強化、民歌採集及宮廷文人創作樂府詩。

3、中興期:漢元帝——東漢和帝(前48年至105年);

辭賦再度掀起高潮。班固《漢書》。王充《論衡》

4、衰落期:東漢安帝——東漢靈帝(106年至189年)。

抒情小賦。五言古詩成熟。

第二章李斯的散文與呂不韋的《呂氏春秋》

一、李斯生平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

於是李斯乃嘆之曰:「人之賢不肖臂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辭於荀卿曰:

「斯聞得時無怠,今萬乘方爭時,遊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騖之時而遊說者之秋也。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之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強行者耳。

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託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將西說秦王矣。

二、李斯《諫逐客書》

1、秦王十年(西元前237年)鄭國事件

「會韓人鄭國來間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覺。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於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議亦在逐中。斯乃上書曰:

2、分析課文

秦國四君任用客卿的事實— 功過

假設秦國四君不任客卿——無富利、強大

秦王取物的態度:非秦取 (重)

秦王取人的態度:非秦去、逐(輕)

分析逐客的危害性:棄黔首資敵國損民益仇一

●結果: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復李斯官,卒用其計謀。官至廷尉。

●3、本文特點

●(1)角度巧妙:不從客卿考慮,從秦國利益著手。

●(2)用典型事實說話:歷代客卿為秦國富強建立殊勳,秦王眼前來自諸侯各國的聲色玩好。(事實俱在,不由人不信)

●(3)正反對比手法:作者著重正面敘說,而略於反面推論,點到即止,一正一反,對比強烈,是非清楚。話語不多,卻能讓秦王深思,由古及今,從物到人,豁然在目,引導他自然聯想到逐客之非。

●(4)文章辭采華美。排比鋪陳,音節流暢,理氣充足,挾戰國縱橫之風,兼具漢代辭賦之麗。

第三章政論散文

●第一節漢初政論散文

●漢初政論散文較多地繼承了戰國時代的文風

●代表作家作品:枚乘《上吳王書》、鄒陽《上吳王書》與《獄中上梁王書》、劉安《淮南子》

●特點:有氣勢,排比鋪陳,語意反覆,是典型的戰國的辯麗風格。

第二節西漢前期散文的代表:賈誼、晁錯

●1、賈誼的生平及其著作p153

《新書》五十八篇。內容:行仁義,明等級、重民本、反奢侈,削諸侯、抗匈奴。中心就是加強漢王朝**集權的統治。

●現在較好的注本是:王洲明、徐超校注《賈誼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片版社。

●分甲、乙、丙編收集賈誼儲存的作品外,最重要還有附錄收集了賈誼傳、賈誼年譜、著錄、序跋、評述。

●2、晁錯的生平及其著作p153

●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議,莫敢難,獨竇嬰爭之,由是與錯有隙。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皆喧嘩疾晁錯。

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晁錯曰:

「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錯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歸矣!

」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及吾身。」死十餘日,天楚七國果反,以主誅錯為名。

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著作的主要內容是重農、削藩、守邊。

●3、賈誼與晁錯政**的異同

相同點:政治思想比較一致,主要總結秦王的歷史教訓與提出鞏固發展漢王朝的國策;

文風也有相近之處,疏直激切,這是他們二人政治上都敢於忠諫直言在文風上的反映。

不同點:賈誼富於文彩,晁錯深識沉實。

魯迅先生《漢文學史綱要》

●「錯請削諸侯之地,且更定法令;誼亦欲改正朔,易服色;又同功臣貴幸所譖毀。為文皆疏直激切,盡所欲言。惟誼尤有文彩,沉實則稍遜,如其《治安疏》、《過秦論》與晁錯的《賢良對策》、《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皆為西漢鴻文,其澤甚遠;然以二人之論匈奴者相較,則可見賈生之言比較疏闊,不能與晁錯之深識論比矣。

」賈誼《過秦論》

●影響:兩漢史學家三次引用(1)司馬遷論贊《秦始皇本紀》(2)褚少孫補綴《陳涉世家》(3)班固置於《陳涉項羽傳》後。

●魏晉則被士人奉為楷模如左思《詠史》其一「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范曄《獄中與諸甥侄書》「(他寫的傳論和序論)皆有精意深旨,其中合者,往往不減《過秦》篇。」

《過秦論》三篇內容

秦 《過秦論》(上)論始皇之過 ,仁義不施, 攻

朝守之勢異也

過秦論》(中)論胡亥之失不能正先帝之過,

過行義安民(最後一段)

過秦論》(下)論子嬰之亡孤立無親,危

失弱無輔

三篇之聯絡

《過秦論》(上)

●秦孝公以詐力取得初步成功

● 惠、武之時,諸侯全力反撲軍隊之眾、謀

● 士之多、土地之廣等,襯托秦國實力之強

●興秦始皇統一天下的赫赫聲威、嚴酷統治、

● 帝業的萬世永固。

●(敘述六代君王以武力開疆擴土,以力製人,顯示秦國的強大,也強調了興之難)

●秦陳涉及其起義軍強調其弱產生

疑惑 (說明敗之易)

●之秦始皇的赫赫聲威形成對比強

弱懸殊結果相反

●亡陳涉起義與諸侯國合縱抗秦對比

加強疑惑,逼出中心論點

《過秦論》(上)的特點

●(1)敘中有論,論中帶敘,敘議結合

●敘孝公、惠王、武王,頌其功業,在頌中論述地利、詐力使其國強;而敘始皇則頌中帶貶,為下文埋下伏筆。

(2)誇張的對比和焦點的逼示

●在敘論中誇張對比,突出矛盾

●六國與秦對比---秦之強,形成反差

●陳涉與秦對比---加強反差,產生疑惑。

●陳涉與六國對比---陳涉之弱,疑惑越深

●逼出中心論點:「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3)用排偶鋪陳來蓄勢鋪墊

晁錯《論貴粟疏》

●本文從正反兩方面論說了重農貴粟對於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安定生活所具有的決定性意義,並提出了當時可行的具體措施。

●論說有力,辦法具體,漢文帝看到奏疏後,便接受了晁錯的建議,讓百姓用粟邊買爵,規定六百石粟可買到上造(二等爵),四千石為五大夫(九等爵),一萬二千石為大庶長(***爵)等,說明此疏產生了實際效果,緩和了農民大量逃亡、土地兼併進行、邊防力量不足等現實矛盾。

●作者在說明問題時運用古今對比、農夫與富商大賈的對比、法令與實際情況的對比,使自己的主張得到更鮮明的表現,讓統治者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其中特別是對農民現實生活的貧困窮苦的描寫,揭露性很強。

論積貯疏(賈誼)

●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

既聞耳矣,安有為天下者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世之有飢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十百萬之眾,國胡以餽之?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疑者,並舉而爭起矣。乃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

●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

今驅民而歸之農,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遊食之民,轉而緣南畮,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皮廩廩也!竊為陛下惜之!

第四章董仲舒及其他散文

●董仲舒論說文是漢文風格的典型

●董仲舒的著作現存有《天人三策》《春秋繁露》,文章沒有多少文學價值,但代表了武帝後整個漢代的文章的主流。

中國古代文學期末考題

期末考試試卷 中國古代文學史 一填空題 20分 1.我國古代沒有專門的神話集,神話材料散見於古書中,儲存材料較多的古書有等。2 詩經 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分為三部分。3 魯迅先生稱 為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全書由五種體例構成。4 代表五言詩最高成就的是 5.漢樂府民歌中最長的敘事詩為最早見於徐...

水文學期末考試複習題整理

1.水文學的體系 水文學開始主要研究陸地表面的河流,湖泊,沼澤,冰川等,以後擴充套件到地下水,大氣中的水和海洋。水文科學主要通過定點觀測,野外勘測和室內外實驗等手段,獲得水體時空分布和運動變化的資訊,因而形成了水文測驗學,水文調查,水文實驗三個分支學科。第一章2.水體的化學性質 大氣水的化學組成及其...

西北師範大學統計學期末考試重點

1.總體 包含所研究的全部個體 資料 的集合。2.統計總體基本特徵 同質性 大量性 差異性。3.全級總體簡稱為總體,是指抽樣調查所要認識的全體。分為變數總體和屬性總體。全級總體是唯一的 確定的。樣本總體是隨機的。全級指標也稱總體引數 4.總體指標是反映乙個總體的總規模 總水平 或者反映完成工作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