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新策略」是指哪幾個方面內

2023-02-10 01:30:03 字數 4184 閱讀 8254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新策略」是指哪幾個方面內容?簡要作答。

回答 :從思維方式看,語文教學有兩種基本策略:一種是戰術性策略,關注語文教學的現狀,是區域性性的操作策略;另一種是戰略性策略,側重於語文教學的發展,是整體性的觀念策略。

解讀《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可以從中發現一些新時期的語文教學新策略,對當前和今後的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學生主體

《標準》在「前言」的「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教學建議」中又重申:「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這就明確了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一)學生主體的新認識

1.學生是關係中的人。學生是存在於現實生活關係中的人,他的主體作用的發揮依賴於各種關係的處理和協調。

影響學生的各種關係主要是: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我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等等。

2.學生是現實社會中的人。學生的生活是一種現實,一種複雜的現實,這種現實構成乙個社會。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離不開現實社會的制約。如果離開現實社會去理解學生主體,是不真實的、不深刻的。

3.學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隨著全世界的開放,出現了「地球村莊」「世界公民」的現象。

學生作為世界範圍的乙個成員,必然受到世界性潮流的影響。《標準》要求我們有世界性的戰略眼光,善於與世界各國的語文教育進行對接、交流和融合,提公升與世界對話的能力。

4.學生是文化中的人。生活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人,必然有相應的文化意識、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

文化有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之分,有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之別。《標準》的「文化觀」對語文教育提出要求:弘揚現代中國文化,繼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尊重各國、各民族的多元文化,在各種文化的相互撞擊、交融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學生主體的教學新觀念

「學生主體」的基本內涵是:(1)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得到各方面的發展。(2)考慮學生發展的「關鍵期」,提高教學教率。

(3)促進學生可持續性發展。可見,「學生主體」的核心是學生的發展問題。

為了學生的發展,必須樹立主體性教學觀念,主要是:

1.教學價值觀:關注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2.學生觀:充分尊重每乙個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

3.師生觀: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對話、協調,正確處理學生「主學」與教師「主教」之間的辯證關係。

4.教學觀:教學既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習過程,更是學生主體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全面參與,做學習的主人。

5.質量觀:教學的質量主要不是反映在教師的水平上,而是在學生的發展上。教學質量要落實到學生主體身上,構建以學生主體性發展為主要指標的質量評價體系。

(三)學生主體的操作策略

1.目標盡可能讓學生明確。

2.知識盡可能讓學生發現。

3.過程盡可能讓學生參與。

4.問題盡可能讓學生提出。

5.內容盡可能讓學生選擇。

6.學法盡可能讓學生掌握。

7.疑難盡可能讓學生解答。

8.檢查盡可能讓學生反思。

9.得失盡可能讓學生評價。

二、平等對話

《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教學更為典型,閱讀不但是因文會意的理解活動,而且是以文會友的對話行為。

學生和教師都是文字的讀者,都要與文字的作者對話,這是一種全方位、跨時空的交流。

1.師生之間的對話是平等的。《標準》要求摒棄傳統語文教學以教師為軸心,學生絕對服從教師的「教師中心論」,也不主張以學生為軸心,教師無原則遷就學生的「學生中心論」,認為師生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

這樣,學生才可能活躍思維,暢所欲言。

2.師生之間的對話是互動的。這種對話是一種雙向交流,雙方是相互促進的,這叫「教學相長」。

通過互動實現多種資訊的溝通、匯聚和融合,從而提公升境界或克服偏見。師生之間的互動依賴於三個技巧:一是「傾聽」。

傾聽的目的是為了吸收。傾聽時要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傾聽的基本要求是專注而耐心。

二是「表達」。既要關注表達某個觀點的內容,又要注意表達的形式和方式。表達要有中心,有條理,有依據,而且要注意表達的表情和語氣。

三是「應對」。在互動性的對話中,要根據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法,靈活、迅速地處理偶發事件。

3.師生之間的對話是有意義的。這種對話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聊天」或「傳話」,而是一種啟示、一種提高,是意義建構活動。

這取決於四個要素:第一是「吸收」。能接納對方傳輸的有意義的資訊,並迅速轉化為自己的營養。

第二是「寬容」。容納對方的不同觀點和意見。第三是「思考」。

師生雙方各種不同觀點的碰撞,可以給學生或教師以新的啟迪,引發學生更深入的思考。第四是「提公升」。通過平等對話,取長補短,改變原有的知識結構,促進新意義的生成。

4.師生之間的對話是全方位的。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而發展是全域性性的。

師生之間的對話既有日常交際意義的對話,也有語文教學意義上的對話,還有心理學意義上的對話。更重要的是,「平等對話」是一種心靈上的交流。

5.教師是平等對話的引導者。要提高師生對話的實效性,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忽視。「平等對話」不是體育活動中「平移」性的拋球和接球,而是一種指向明確、高效率的交流。

關於「平等對話」,筆者提出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1)「對話」不同於「一問一答」。前者強調的是意義的結構,後者解決的是知識的傳授。

(2)「對話」有兩種基本型別。除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人與人的「對話」外,要注意學生與文字之間的人與物的「對話」。學生通過與文字意義的互動去理解文字,發展文字。

三、情感體驗

語文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有所知,而且要使學生有所感,這已成為指導語文教學改革的乙個基本方向。

首先,理解小學生情感體驗的基本特徵

1.外顯性。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多的不是內隱行為,而是外顯行為,其外顯表現主要是「表情」。

表情由面部肌肉變化、聲調製化和身體姿態變化構成。在學生的情感反應中,通過這三種表情的整合活動來表現內心心理狀態。

2.興趣性。興趣是一種情趣狀態,具有行為的驅動力。

學生的情感體驗是與學習興趣聯絡在一起的,不同的學習興趣會產生不同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期待:帶著內在學習興趣的學生,其學習是充滿快樂的;帶著外在興趣的學生,其學習是低效的。

3.情境性。具體的情境可以喚起人們的相應情緒、情感。

情境中的各種因素,對學生的情感體驗具有綜合的作用:在歡樂的情境氛圍中,學生會產生愉快的情緒;在悲憤的情境中,學生則會產生悲傷的情緒。

4.感染性。在一定的條件下,乙個人的情感可以影響別人,使他產生相關的情感體驗。

情感的感染性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共鳴。如學生看見老師笑,他也會跟著笑;見到老師哭,他也會跟著哭。

二是移情。如杜甫《春望》詩中說:「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就是把憂國憂民憂己的情感轉移到花鳥上去了。

5.突變性。學生的情感體驗與知識學習特點不同,它還具有非線性規律。語文教學應隨時關注學生情感體驗的實際變化,注意因材、因時施教,及時調節教學方法。

其次,掌握引發學生情感體驗的策略

第一,注重培養學生的「情商」。情商是指乙個人控制自我情緒、情感的能力。包括自我意識、自我激勵、情緒控制、人際關係、承受挫折等能力,是衡量乙個人情感體驗水平高低的尺度。

第二,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語文課文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寫照,也是情感的載體。只有挖掘課文,把情感點化出來,展示在語文課堂之中,才能打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情感共鳴,使整個語文教學過程情趣盎然。

第三,發揮教師的情感誘導作用。語文教學是作者、教師和學生三者情感溝通的過程,其中教師的情感對誘發和深化學生的內心體驗起導向和催化作用。教師應在深刻理解教材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基礎上,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撥動學生情感的心弦,與學生一起感受蘊涵在課文裡的作者的感情。

第四,加強學生的主體情感體驗。教學過程中的活動是以富有情感的學生作為主體的活動。語文教學如果不能觸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則是不完全、不完善的教學。

為此,教師必須樹立學生主體的意識,使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愉悅情感。學生情感體驗的基本程式是:生髮情感—體會情感—昇華情感。

第五,展開課堂情感交流的過程。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都應有滲透情感的交流。學生的情感體驗雖是複雜的、多元的,但其體驗的過程和方式有規律可循。

一般認為,情感體驗由情緒感染(創情)、感情的激發和深入(啟情)、內心情感(入情)三個階段組成。其具體的操作思路是:(1)以情匯入,激發情感。

(2)以情析文,體驗情感。(3)以情內化,昇華情感。

引導學生進**感體驗,既是語文教學的一種手段,又是語文教學重要目標之一。因此,語文教學應時時不忘情感薰陶,使「教材情」「教師情」「學生情」三者合一,融為一體,彈奏出優美的情感樂章。

小學語文課程評價新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小學課程也在不斷改革與發展,對教師的要求也在不斷更新。因此,語文課程評價也要不斷更新。因為,語文課程評價,是語文課程實施中的乙個極為重要的環節。我認為應根據 語文課程標準 在 評價建議 中提出的有關語文課程評價的理念,尋求新評價策略。一 明確評價目的 即從甄別選拔向促...

語文課程標準

怎樣對不同學段的小學生進行語感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 強調 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小學生具有初步的聽 說 讀 寫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下面是我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語感能力培養談點想法。在低年級語文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試題

8 5至6年級要求學生默讀有一定的 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 字。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 與與 的不同用法。背誦優秀詩文 篇 段 擴充套件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萬字。二 選擇。每小題3分,共12分 1 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發展性評價的核心是 a 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 b 關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