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

2023-02-08 23:12:02 字數 1307 閱讀 1642

作者:行麗琴

**:《課外語文·下》2023年第09期

【摘要】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教師要以生為本,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傳統的課堂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課堂實效並沒有我們預期的那樣好。

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需要乙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就目前存在的問題,究其原因,我認為一是難以保證學生「動」的時間,二是學生「動」的範圍不夠大,三是學生「動」的深度不夠,四是學生「動」的主動性不強。

【關鍵詞】時間;範圍;深度;主動性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教師要以生為本,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在這股改革浪潮的推動下,我們每個教師都不甘落後,與時俱進。

我們不斷反思傳統教學,積極吸取新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上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於是我們的課堂教學變得多彩了、生動了。不僅有預設的,而且有生成的;教師講得少了,學生動得多了。課堂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課堂實效並沒有我們預期的那樣好。

於是有人質疑新課堂教學,認為新課堂教學徒有表面的熱鬧,只有花架子,沒有實質的變化。認為老師在做公開課時,使用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課堂形式,而平日的常態課濤聲依舊,仍以講解為主 。其實,我認為任何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因噎廢食,這需要乙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不是新課程改革提倡得不對,而是我們做得還不夠好。現在學生在課堂上是「動」了起來,但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動」。要想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一、保證學生「動」的時間

反思我們的教學現狀,我們在課堂上確實給予學生「動」起來的時間,但時間還不夠充足。我們往往只是象徵性地給學生提供思考的時間,有時甚至提出問題之後學生還未深入思考便點名回答。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其一,教師受教學任務的限制,學生思考時間過長,老師就可能擔心完不成預定的教學任務;其二,教師不能耐心地等待學生,由於答案就握在自己手中,看著學生啟而未發,思而未果,就迫不及待,有些沒耐心了,不如自己和盤托出,一吐為快;其三,教師缺少對學生未知情況的掌控,教師對學生思考的結果無法預料,擔心出現一些離奇的看法,衝擊了正常的教學,保險起見,在未出現意外情況前,予以終止。我們從這些原因可以看出,學生「動」的時間不夠充足很大程度上是我們教師造成的。我們細想一下,是學生思考重要,還是完成教學任務重要?

況且這裡所說的完成教學任務,是我們教師單方面地認為完成了授課任務。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而我們卻剝奪了學生的思維訓練時間,換取的只是自己心理上的平衡。

因此,我們教師要轉變認識,做好取捨選擇,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主學習、合作**,教師耐心等待,細心觀察,相機誘導。對於個別學生的奇思怪想,教師適時引導,將其拉回到主題。

讓學生在課堂上能真正動起來

教師要學會放手,要相信學生,打造高效課堂關鍵在於,主動學習 愉悅學習,教師能否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能否把課堂教學變成課堂教學研究,研究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何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課堂,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品嚐到快樂和幸福。教師該放手時一定要及時放手,不能束縛住學生手...

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

語文課程標準 明確指出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 性閱讀的活動,教師應打破傳統僵化的 填鴨式 教學模式,創設有利條件,更好的去激發他們的學習語文的興趣。顯然,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大不同之處,便是它是一門注重情感體驗 感悟的學科,情感性 人文性 是學習語文的基本情調,更是...

讓學生在科學課堂上動起來

話音剛落,孩子們就想迫不及待的玩起來,可是老師還有乙個小小的問題 學生聽見我有問題要問,迅速的安靜了下來。我這有一塊橡皮泥,瞧,我把它放入水裡會怎麼樣呢?會沉下去。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我順勢把橡皮泥放進了水槽裡。耶,沉了!沉了!孩子們為他們猜對了歡呼起來。我不失時機地提出了了問題 那你們有什麼辦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