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歷史主觀題分類指導 超強

2023-02-08 20:21:05 字數 4841 閱讀 2412

高考歷史主觀題分類指導

一、內容措施型

【高考歷史方法指導】

一.什麼是內容型歷史試題?

這裡所說的內容型試題,其實就是史實型試題。它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歸納、辨別以及材料與課本相聯絡的能力。

二.內容型試題的三大類別

1.人物活動型(主要是考查選修四)

歷史人物的活動一般具有三個特性:時代性;階級性;類別性(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人物活動主要應從這三個特性(或三個方面)歸納。

2.政策措施型(最重要的類別,主要考查必修部分的政治、經濟、文化措施和選修一的內容等)

政策是國家或政黨為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路線而制定的行為準則。措施是針對具體問題應採取的具體辦法,可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歸納。

3.思想觀點型(主要考查必修三和選修二的內容)

思想觀點是歷史人物或團體、組織、派別的主張。思想觀點既要強調歷史行為的手段和目的,但更主要的是要指明肯定(贊成、主張)或否定(批判、反對)什麼。

三.內容型和措施型試題的題型特徵(主要的設問形式)

1.內容類設問的呈現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麼內容,主要內容是什麼,基本內容是什麼,核心內容是什麼,內容有哪些,等等。

2.措施類設問的呈現形式主要有:具體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麼、採取了怎樣的措施,採取了哪些重要舉措,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採取了那些應對措施,等等。

四.內容型試題解題的主要方法

1.準確識記、歸納課本相關知識。

2.對高考中比重最大的材料型試題(選擇和非選都有),要把提煉材料和聯絡課本知識並重。

二、背景原因型

【高考歷史方法指導】

一.什麼是原因型試題?

原因型試題即要求回答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為什麼會出現或產生。

二.背景、原因、條件三者的區別與聯絡:

原因型試題包括背景、原因、條件三種不同設問。一般而言,三者是有區別的,背景的範圍最廣,原因或條件是背景的組成部分。條件更注重客觀性,原因注重主觀性。

有時三者可以通用,即背景、條件也是原因。常見的前提是原因,也是條件。導火線是直接原因,不是條件。

三.原因型試題的分類

原因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分為內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影響全域性帶有必然性並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和具體原因、主觀原因(與歷史事件所處時代的經濟、階層、團體、個人的主觀意識密切相關的因素)和客觀原因(獨立存在於主觀之外的因素),主要原因(導致該事件發生的諸多現實的、具體的因素中起決定性的因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是引起歷史事實產生的近期的,不經過中間事實或中間環節的直接引發因素)和間接原因。一般而言,根本原因是主要原因,但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

四.根本原因型歷史試題的入手角度

生產關係類(主導階級和階級剝削)從生產力方面入手;上層建築類(階級狀況、國家結構、價值觀念等)從經濟基礎方面入手;政治事件類從階級、矛盾或社會性質方面入手;社會意識類從社會存在方面入手;歷史事件的存在和發展類從內因入手;相同屬性事物存在和發展類從歷史規律方面入手。

五.原因、背景類試題的題型特徵:

1.限定性的設問,如這一現象出現的歷史/社會/經濟/政治根源(原因)是什麼,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麼等。

2.寬泛性的設問,如該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歷史條件有哪些等。

六.原因、背景類試題的解題模板:

1.在沒有限定詞的情況下,歷史背景、條件、因素、依據、原因等可從(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具體表現為:

(1)經濟方面的內容可從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結構、經濟格局等方面思考。

(2)政治方面的內容可從政局、制度、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方面的內容可從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1)主觀原因:(主觀意識方面的原因)一般從領導某事件的階級、階層的主觀目的、動機、決策或政策、方針等方面進行思考。(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2)客觀原因:指與主觀原因有緊密關係但又不受主觀意識影響的原因,一般從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狀況、政治狀況、思想因素等方面進行思考。

(3)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藉口等)

(2)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3)根本原因:政治層面的根本原因從經濟層面入手;生產關係層面的根本原因從生產力入手;上層建築層面的根本原因從經濟基礎入手;社會意識形態的根本原因從社會存在入手;歷史事件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從內因入手;相同屬性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從歷史規律入手

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絡滲透。

三、比較型

【高考歷史方法指導】

一.什麼是異同型(比較型)歷史試題?

比較型選擇題是把具有可比性的歷史事件或同一歷史現象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讓考生通過分析、比較,歸納出其相同點或不同點。有對歷史事件或現象的表面問題進行比較的,更多的是對歷史事件或現象的本質問題進行分析比較的。此類題在題幹中一般都有「相同點」、「不同點」、「共同」、「相似」等標誌性詞語,有些題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詞語,如「最大的不同點」、「最根本的不同」、「本質上的相似之處」等。

有些試題,題幹中無「比較」、「異同」等字眼,但解題過程中必須用到比較的方法。

二.異同型(比較型)歷史選擇題解題指導

1.解答異同型(比較型)選擇題的四個步驟:

(1)一審,仔細審題,明確題幹的要求,注意題幹考查的角度,看題幹是考查兩者的區別,還是考查兩者的聯絡,或者是考查兩者的所有關係即包括區別與聯絡。

(2)二聯,聯絡教材中相關的知識,抽取、儲備與題意相關的知識,並進行對比。

(3)三比,把備選項和題幹進行聯絡比較,先看備選項的表述是否錯誤,再看備選項觀點是否符合題幹考查的角度。

(4)四查,審查備選項,只有本身是正確的且符合題幹要求的備選項,才能最**選。

2.解答異同型(比較型)選擇題的主要方法

(1)比較型選擇題涉及到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或現象,所以在做題時要對各個事件進行分析、歸納和概括,找出它們的共性和個性。

(2)比較型選擇題都是對教材內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備選項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沒有的,因此同學們在做題時要注意辨別這些備選項表述的正誤,這是對學生較高層次的能力要求。

(3)解答比較型選擇題時要善於運用相關哲學理論進行分析判斷。經常用的基本理論有共性和個性關係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的原理,量變與質變的原理。對歷史事件的分析要從同中找異,從異中求同。

(4)同學們一方面要注意全面準確地掌握歷史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將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觀點進行分析比較,培養自己的分析比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題時要找準比較角度,結合史實分析其共同點和不同點。

(5)解答比較型選擇題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3.異同型(比較型)非選擇題的主要分類、設問模式及答題思路

(1)求異類:比較歷史事件的不同特點或差異。

【設問模式】「根據材料 x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或比較…… 不同?(x 分)」

【答題思路】首先明確比較角度,然後就兩者分別做答。「前者……,後者……」

(2)求同類:比較事件的共性或相似性。

【設問模式】「根據材料 x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或比較…… 相同點?(x 分)」

【答題思路】提示比較角度,用「都……」,條目清晰。

(3)「變化」類:在比較中探索事物的發展趨勢或變化規律。

【設問模式】「根據材料 x,指出…… 變化?(x 分)」

【答題思路】必須答出「變化」前和「變化」後的兩種情況,常用「由……到……」。

4.未指明比較點時一般要思考的比較點

在沒有指明比較點的情況下,一般從背景(原因)、性質、方式、特點、結果、性質、影響等方面進行思考,並選擇最為突出的三至五個方面進行比較,要比大的方面,不比小的方面,也不要面面俱到。同時答題時要根據比較點,對應性的回答。

四、影響意義型

【高考歷史方法指導】

一.對歷史作用、歷史影響、歷史意義三者的區分

1.作用,就是對事物產生的影響、效果或效用;影響,是指對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意義,指的是價值和作用。

2.作用和影響基本相同。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在歷史答題中,一說作用和影響都應該從正、反兩個方面去考慮:作用包括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影響從性質看,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從範圍看,有對內(如國內)影響,有對外(如國際)影響;從時間看,有直接影響和長遠影響;等等。

3.意義和作用、影響相比較,它的範圍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講,性質、特點、作用、影響、後果、評價、經驗、教訓等都屬於「意義」的範疇。所以,如果題目問某件事的意義怎樣,上面提到的這幾點都應該加以考慮.

二.影響、作用類歷史試題的設問方式及答題模板

1.設問方式

(1)限定性的設問,如產生了什麼樣的消極影響,有何積極影響,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影響,對世界、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等。

(2)寬泛性的設問,如產生了什麼影響,其歷史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為二地分析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或消極作用和積極作用。

2.答題模板

第一種:國內(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國際(政治+經濟+思想文化)。

(1)政治影響,主要是從是否使社會性質發生變化、是否影響了政治勢力的消長、是否有利於社會的穩定、是否有利於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等方面回答。

(2)經濟影響,主要從是否促進經濟的發展、是否開創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否促進了經濟理論經濟的變革、是否增加了**的財政收入、是否使經濟結構和經濟格局發生變化、是否促進了國內外經濟的交流、是否增強了國力、是否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

(3)思想文化影響,主要從是否衝擊了傳統思想或佔統治地位的思想、是否宣傳了進步思想、是否促進了思想解放、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論等方面回答。

(4)國際關係影響:主要從是否影響到兩國關係(促進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引起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動、是否影響地區或世界的和平、是否影響其他國家的發展等方面回答。

2023年江蘇省高考歷史必修主觀題彙總

2011年 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務 廉恥者,士人之美節 朝廷有教化,則士人有廉恥 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俗。顧炎武 日知錄 廉恥 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無非以立天下之人倫。是故有人倫,然後有風俗 有風俗,然後有政事 有政事,然後有國家。顧炎武 亭林文集 華陰王氏宗祠記 材料三理學之曰 論語 聖人之...

高考歷史主觀題答題技巧五步走

第一步 把握試題主旨 總攬全域性 2.重要史觀 文明史觀 高度 全球史觀 廣度 現代化史觀 梯度 3.有試題引言時 細讀引言 關鍵詞 時 空 事 概括主題無試題引言時 通讀材料或細讀設問 串聯關鍵資訊 概括主題第二步 明確試題要求 審准設問 1.精讀設問 設問表述 關鍵詞 明確設問要求 清楚設問的主...

高高考歷史主觀題答題技巧五步走

第一步 把握試題主旨 總攬全域性 2.重要史觀 文明史觀 高度 全球史觀 廣度 現代化史觀 梯度 3.有試題引言時 細讀引言 關鍵詞 時 空 事 概括主題無試題引言時 通讀材料或細讀設問 串聯關鍵資訊 概括主題第二步 明確試題要求 審准設問 1.精讀設問 設問表述 關鍵詞 明確設問要求 清楚設問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