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心瀝血字字珠璣讀《王元化集》緬懷吾師作者 吳琦幸

2023-02-08 17:00:05 字數 3246 閱讀 2639

《王元化集》嘔心瀝血字字珠璣 ——讀《王元化集》 緬懷吾師作者:吳琦幸

王元化先生上承漢學,近接乾嘉學派的樸學傳統,崇尚和發揚實事求是的精神,為他的三次反思積累了前所未有的學術厚度

先生在治學之初就受到國學大師熊十力等學者的私相傳授,耳提面命,其效率是極高的

「有思想的學術和有學術的思想」,這兩者在王元化先生那裡結合得如此完美

任其勞,使人受其益;予居其難,使人樂其易

11月30日是王元化先生的冥誕日。遠隔大洋,我不克前往悼念。學兄們代我獻了花圈,我只得靜靜地在美國讀新出版的《王元化集》十卷本,以此寄託對先生的哀思。

去年7月,暑假回國,我幾乎每天守在華山醫院王元化先生的病榻旁邊。那時先生病情已不容樂觀,生怕他有什麼情緒反應,我們都沒有告訴他真實情況,但是他的心裡非常清楚。一次我扶著他在走廊裡散步,他說:

「琦幸,你到美國十多年,也只是每年回來那麼一兩次。我們每年見面不超過幾天,以後交談的機會更少了,這次有空你多來來。」先生的話語重心長。

由此我推掉一切,幾乎每天都到先生那裡去,並帶了乙個錄音機,跟先生一邊閒聊一邊做些記錄,都是珍貴的人與事的回憶和學術思想。五個月後,當年年底,我又一次回到上海,還是去華山醫院探望他,那時他已經很難再侃侃而談了。但是他對於社會的關注還是一如既往,頻頻問我,最近美國的次貸危機怎麼樣了?

怎麼發生的?我回美國前夕,去醫院向他告別的時候,他卻沒有像往常那樣問我什麼時候再來,只是用很微弱的聲音說向孩子們問好。我心中有點不祥之兆,不知道我原計畫今年暑假回國的時候,能否再見到先生。

當時我們幾個人還在商議,2023年11月30日在先生八十九歲生日的時候,要提前為先生做九十歲生日,將學生們的研究成果做乙個小型的匯報展覽,也要在更大的範圍為先生慶生。那時心中只是默禱先生可以擺脫病魔,在他那獨立反思的道路上留下更多對當今社會文化、政治的思考。

現在我讀完了這部十卷本的全集,時間倏忽來到了先生的冥誕日。先生已經離我們而去半年了。撫摩著封面上先生的印和字跡,不覺蕩漾起跟先生二十多年交往的往事。

「斯人已去,典範猶存」的感覺油然而起。

誠如先生在十卷本的總序中說,「在我從事寫作的六十餘年中,我的思想有過三次較大的變化。這三次思想變化都來自我的反思。我是在嚴格的意義上使用『反思』一詞的,即對自己的思想進行反省和檢討。

」這也是海內外學術界所最為看重、最令思想界嘆服的王元化真實剖白自己心路歷程的總結,這三次反思的全部成果就結集在十卷本的《王元化集》中,可以說,這既是先生個人的反思歷程,也是中國知識人在個人的獨立人格上形成的自由思想和獨立見解的總結。孤陋寡聞如我輩,在同時代人中是沒有見到過的。誠如錢穀融教授在其名作《談王元化》一文中所說,「作為乙個學者,王元化總是在不斷地思考與探索,他的著作,往往離不開乙個思字。

」同時,先生為文,卻從來不輕易揮翰。這一點頗有點像近代國學大師、先生的湖北同鄉黃季剛先生。黃的文章不見得多,但是無論是從材料的占有、資料引用之廣度、思考之深度,還是對於現當代政治思想問題的剖析,無不一一**其**。

正所謂「行文如老吏斷獄,反覆推敲,不放過一字一義」。先生的這種尋根究底的做學問方式,上承漢學,近接乾嘉學派樸學傳統,崇尚和發揚實事求是的精神,從而也為他的三次反思積累了前所未有的學術厚度。

這部在他生前(2023年11月1日)審定的《王元化集》就是先生思想學術的第一手且也是最權威的著述。

煌煌十卷,既沒有浮光掠影的應時之作,也沒有淺嘗輒止的泛泛而談,飽含著先生一生的所思所得,可謂嘔心瀝血,字字珠璣。三次反思,廣為人知。當然,因為第三次反思最成熟,最有深度,並且直接用**和專著的形式出版公之於世,還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乃至批評,學界故認為第三次反思最為重要。

也有的學者認為第二和第三次反思最為重要。但我認為每一次都非常重要,就像階梯一樣,每一次都在前一次的基礎上公升高,而且三次的反思缺一不可。這方面論者尚多,我想從先生在占有材料的紮實和追溯本源的功力上,來**先生治學的方法。

先生的理論和思想雖然自說是在第三次反思後成熟,但是他的治學方法卻早在此前就卓然成家。那是因為先生在治學之初就受到國學大師熊十力、汪公岩等學者的私相傳授,耳提面命。這種近似於舊私塾的教育方式,也就是先生崇仰的古代書院式教育,其效率是極高的。

小學訓詁大師黃季剛和先生同為楚人,他們身上都有一種相同的氣質:「較真」。先生對黃季剛先生也崇敬有加,常跟我談起這位訓詁大師的成就。

但是先生在他的學術思想生涯中,又不僅僅是限於小學訓詁的考證,而是要用小學訓詁考證來解決實際問題。他說,「近幾年學術界已經開始認識到清人的考據訓詁之學的重要性。很難想象倘使拋棄前人在考據訓詁方面做出的成果,我們在古籍研究方面將會碰到怎麼樣的障礙。

」他也看到了很多運用新的文藝理論去研究古代文論的人,時常會有望文生義、生搬硬套的毛病,就是因為沒有繼承前人在考據訓詁方面的成果而發生的。同時他認為現在又不能完全回到乾嘉學派,而要將考據訓詁的成果運用到各個研究領域。他所反覆強調的,也就是熊十力的治學格言「根柢無易其故,而裁斷必出於己」,我認為先生治學可稱重視傳統小學訓詁,並將之完美用於解決古代文論研究、思想研究的最佳典範。

我在2023年成為先生的第三位博士研究生。我的專業本來是小學訓詁、古籍整理,導師為著名的古代文學、文獻專家徐震鍔教授。未料我剛入學,徐先生就因病仙逝。

經過中文系同學、王元化先生當時所指導的第一屆博士生陸曉光的介紹,我來到王元化先生的家中。他仔細看了我的簡歷和有關訓詁小學的**,很祥和地告訴我,徐先生的學問非常好,訓詁考證這門學問非常重要,如果你要進入我的門下,你不必重新改換專業方向,依舊搞你的訓詁之學,這個方向是做學問的基礎。當時我研讀了先生的《文心雕龍創作論》(後增訂改版為《文心雕龍講疏》),甚為敬佩先生在訓釋詞義方面的嚴謹精密,每有新意,必有大量同時代文獻史料佐證。

他自己也告訴我,在做《文心雕龍》研究之初,其目的就是為《文心雕龍》做注釋。他在上世紀60年代就對國內學術界「以論帶史」,蔑棄考據訓詁乃至形成望文生義的學風不滿。故而在著述中非常注重這方面的考證,很多闡述的新意往往就是從詞義的訓詁入手,同時也不是只找出出處輒止。

他給我上的第一堂課就是談他這本書的體例。他說,王國維的《觀堂集林》中很多發明新意的觀點,都是從考釋文字開始,訓詁明才能大義明。他拈出《文心雕龍》中的數個重要概念進行詮釋,而在正文之後有附釋,或專題研討,或提供理論資料。

從蒐集資料到考證概念,先生對於文獻的廣泛徵引,將考證訓詁用得那樣純熟,那樣的精煉老到。觀其法與乾嘉學派訓詁考證方法上嚴守實事求是之學的精神一脈相傳。不同的是,他的考證從來不是單純的為考證而考證,為學術而學術,而是真正做到了把考證用到具體的解決問題中,「有思想的學術和有學術的思想」,這兩者在先生那裡結合得如此完美。

他關於「達巷黨人」和「子見南子」的兩篇考證文章中,就熟練地運用古代文獻,進行非常詳盡甚至有點繁瑣的考證,以先生考釋「子見南子」中的「矢」字,幾乎將《皇清經解》中所有注家的注疏通讀,並找來原文推敲,包括版本的異同,文字的錯漏等。最後才指出前人在注釋中所謂增字解經的問題,此被視為考證訓詁之大忌。先生碰到無法解決的文字問題,寧可付之闕如,不下妄語。

嘔心瀝血育桃李

嘔心瀝血育桃李殫精竭慮鑄棟樑 通榆縣第八中學梁軍同志先進事蹟 梁軍,男,蒙古族,中 員,本科學歷,一級教師。從畢業以來一直擔任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他對工作積極上進,面對生活樂觀進取,在同事眼中,熱情 開朗,朝氣蓬勃 在學生心目中,可愛 可親 可敬。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年來,他把孩子們的信任當作榮耀,把...

嘔心瀝血3000言

嘔心瀝血3000言,絕對原創!提高聽力能力的利劍 筆記法 在太傻混的也不短時間了,來來去去就跟貼和灌水,沒有什麼實在的貢獻。剛考完托福,對於考試技巧的想法還是蠻多的。至於成績,聽力不太丟人,有29。於是就想寫一篇關於note taking的經驗總結,供大家參考。在此先強調一下,以下的內容是自己的經驗...

班主任工作總結嘔心瀝血

科學管理出成果,嘔心瀝血育新人 固鎮縣實驗中學李梅 科學管理出成果,嘔心瀝血育新人 我2001年大學畢業,從事初中化學教學工作,2003年開始任班主任工作。連續任了三年的班主任,經過幾年的辛勤努力,我在教學中取得了全面的豐收,得到了學校 社會和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中考成績優秀。下面就我在班級工作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