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淯水吟》賞析分析

2023-02-08 09:39:02 字數 5511 閱讀 9450

——美人、武士、寶馬,三者同時殉主的絕唱

《淯水吟》作詞:王健;作曲:谷建芬;演唱:毛阿敏。

上闕:我本飄零人,薄命歷苦辛,

離亂得遇君,感君萍水恩。

君愛一時歡,烽煙作良辰,

含淚為君壽,酒痕掩征塵。

燈昏昏,帳深深,

淺淺斟,低低吟。

一霎歡欣,一霎溫馨,

誰解琴中意,誰憐歌中人?

下闕:妾為失意女,君是得意臣,

君志在四海,妾敢望永親?

薄酒豈真醉,君心非我心,

今宵共怡悅,明朝隔遠津。

天下正擾攘,四野多逃奔,

須臾刀兵起,君恩何處尋?

生死在一瞬,榮耀等浮雲,

當君凱旋歸,能憶樽前人?

燈昏昏,帳深深,

君忘情,妾傷神。

一霎歡欣,一霎溫馨,

明日淯水頭,遺韻埋香魂。

這首《淯水吟》是《三國演義》第十一集《宛城之戰》的一首插曲,詞句頗得古詩十九首之神韻,淺淡而深沉,直率而婉約。詞作者王健,曲作者谷建芬,二人皆為女性,都是**時期培養出來的大師。她們一起合作的歌曲還有《歌聲與微笑》、《綠葉對根的情意》、《愛的人間》、《三國演義》片尾曲《歷史的天空》,插曲《這一拜》、《貂蟬已隨清風去》、《臥龍吟》、《民得平安天下安》、《哭諸葛》等,二人珠聯璧合,並稱「詞壇二女傑」。

宛城,古城名,即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位於白河(古稱淯水)北岸,是當時荊州南陽郡的郡治,「宛」字古音為yuān。宛城是當時的重鎮,而淯水是宛城南邊的一條河流,在東晉時為避晉簡文帝司馬昱名諱而改稱「白河」。漢獻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在這裡上演了一場規模不大,但卻極為著名的宛城之戰,又稱「淯水之戰」。

在正史中的記載極為簡略,《三國志》第一卷《魏武帝曹操本紀》中僅短短不足百字:建安二年春正月,曹公到宛。張繡降,既而悔之,復反。

公與戰,軍敗,為流矢所中,長子昂、**安民遇害。(魏書曰:曹公所乘馬名「絕影」,為流矢所中,傷頰及足,並中公右臂。

世語曰:昂不能騎,進馬於公,公故免,而昂遇害。)公乃引兵還舞陰,繡將騎來鈔,公擊破之。

繡奔穰,與劉表合。

這張繡的叔叔張濟原是董卓的部將,亂臣賊子的**,禍國殃民的罪魁,董卓幹過的壞事,估計張濟沒少參與。董卓死後,部將劇鬥,關中大亂。張濟領軍南下荊州,一路劫掠,在攻打宛城時,中流矢而亡,其侄張繡領其部眾,並拿下了宛城。

張繡吃了熊心豹膽,居然結連劉表,想要來許昌犯闕奪駕,重新過一把董卓的癮。曹操聞情大怒,隨即南征張繡。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不戰而降。

曹操大為高興,一住數日,與張繡天天歡飲。正所謂飽暖思**,一天,曹操酒醉回帳,思玩美色,便問手下人城中是否有妓女。曹操的侄子曹安民推薦了自己偶然窺見的美人鄒氏。

這鄒氏正是張濟的遺孀,八成是張濟自關中南下劫掠的途中搶來的。曹操一見鄒氏,驚為天人,立即納入帳中,每日飲酒取樂,不思歸期,並命典韋在帳外護衛。張繡聞曹操霸佔其嬸,大怒,召賈詡商議欲行反叛,先以新降兵士多有逃亡為由,請求將自己的部眾移屯中軍,以便接近曹操的營帳;再令部將胡車兒將典韋灌醉,盜其雙戟,然後半夜發動突然襲擊。

醉夢中驚醒的典韋為護衛曹操,奮力死戰,在身無片甲、手無寸鐵的情況下,仍奮力向前,雙手提著兩個軍士迎戰,死拒寨門,最後被亂箭射死,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近前門而入,為曹操爭取了寶貴的逃亡時間。曹操的長子曹昂、愛侄曹安民、大宛寶馬「絕影」都死於亂軍中,曹操自己也右臂負傷,幸虧部將于禁臨危不亂,反敗為勝,終將張繡叛軍擊潰。事後,曹操在淯水河邊臨風祭奠,痛哭說:

「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

這首《淯水吟》就是鄒氏在中軍帳裡給曹操彈唱的一首曲子。歌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四面火起,刀兵競發,典韋獨擋寨門,奮力死戰,帳下小卒跪求曹操趕快逃命,而渾身素白的美人鄒氏卻臨危不懼,從容彈唱。曹操躊躇良久,欲言又止,欲罷不能,最終無可奈何,出帳而去。

鄒氏在刀光劍影之中,葬身火海。這首歌與別的歌曲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包含了三層深意:一是,美人遇到寵幸自己的男人,自訴身世之苦;二是,武士遇到賞識自己的主公,報答知遇之恩;三是,寶馬遇到愛惜自己的主人,捨命救主脫險。

一、美人之死:

《淯水吟》通篇緊扣「薄命」二字。「我本飄零人,薄命歷苦辛」鄒氏天生麗質,卻身逢亂世。張濟作為董卓爪牙,素質粗劣,可想而知,鄒氏八成就是他劫掠而來的。

「離亂得遇君,感君萍水恩」後來鄒氏有幸得遇曹操,萍水相逢,感恩不已。看過《後宮甄嬛傳》或《武媚娘傳奇》的朋友,一定清楚古代的美女能夠陪君王**,那是莫大的榮幸。因為那不僅僅需要美貌,還需有智慧型和幸運。

「君愛一時歡,烽煙作良辰」但曹操臨幸鄒氏,也不過是醉酒後的「一晌貪歡」而已。鄒氏還真的奢望曹操兌現「隨吾還都,安享富貴」的諾言嗎?「妾為失意女,君是得意臣」也許是自古紅顏多薄命,美人出身卑微,失身於賊,現又寡居,而曹操卻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社稷之臣。

「君志在四海,妾敢望永親?」曹操志在吞併四海、平定天下,鄒氏**敢奢望與你永結百年呢?但願君心似我心,這只是美人的一廂情願罷了。

「薄酒豈真醉,君心非我心,今宵共怡悅,明朝隔遠津」幾杯薄酒,豈能真醉?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而已。今宵還在鴛鴦帳中尋歡作樂,明朝可能就要相隔萬里。

「天下正擾攘,四野多逃奔」何況方今正逢亂世,四野遍地多是到處逃命的難民,而曹操南征北戰,躬臨殺伐。「須臾刀兵起,君恩何處尋?」眨眼之間,刀兵四起,萬千寵愛,何處可尋呢?

「當君凱旋歸,能憶樽前人?」等到曹操凱旋歸來的時候,可還記得今天在酒樽前為你撫琴而唱的美人嗎?也許那時佳人已逝,或人老珠黃。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未來有太多的離亂、太多的傷懷、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每個人都左右不了自己的命運,何況你我呢?「明日淯水頭,遺韻埋香魂」也許鄒氏早已想到自己最終的結局,因此寧願葬身火海,也不願跟隨曹操逃命。

亂世佳人,香消玉殞,令人不禁扼腕嘆息。

曹操初見鄒氏,也許僅僅是因男人與生俱來的性衝動,多年來戎馬倥傯、征戰勞苦,曹操想要放鬆一下。但後來,曹操也許真的愛上了這位美人。要不為什麼大難臨頭之際,一向果斷的曹操會躊躇再三,想要帶她一起走呢?

而鄒氏對曹操的柔情卻熟視無睹,只顧埋頭吟唱,最後曹操怒而離去,鄒氏則從容赴死。

京劇中有一出《戰宛城》講的就是這個故事,又名《張繡刺嬸》或《盜雙戟》(一齣戲,三個名,分別從曹操、鄒氏、典韋三個角度命名),戲中張繡殺入曹營,並刺死其嬸母鄒氏。以鄒氏的絕頂聰明,必能猜到侄子張繡的反叛,絕不是為了要救她這個嬸子,而僅僅是為了張家的聲譽。張繡叛軍四面放火,不正是想讓她和張家的恥辱一併葬身火海嗎?

所以,她萬念俱灰,坐而待死。

二、武士之死:

《淯水吟》在「紅顏薄命」之外,還處處隱喻「知遇之恩」,替典韋傾訴衷腸。典韋第一次出場是在《三國演義》第十回《報父仇曹操興師》:一日,夏侯惇引一大漢來見,曹操問何人,夏侯惇曰:

「此乃陳留人,姓典,名韋,勇力過人。舊跟張邈,與帳下人不和,手殺數十人,逃竄山中。惇出射獵,見典韋逐虎過澗,因收於軍中。

今特薦之於公。」曹操曰:「吾觀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

」夏侯惇曰:「他曾為友報仇殺人,提頭直出鬧市,數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兩枝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運使如飛。

」曹操即令典韋試之。典韋挾戟驟馬,往來馳騁。忽見帳下大旗為風所吹,岌岌欲倒,眾軍士挾持不定;典韋下馬,喝退眾軍,一手執定旗桿,立於風中,巍然不動。

曹操曰:「此古之惡來也!」遂命為帳前都尉,解身上錦襖,及駿馬雕鞍賜之。

典韋在遇到曹操之前,與鄒氏的經歷極為相似。鄒氏傾國傾城,卻失意寡居;典韋膂力過人,卻無人賞識。武士生逢亂世,卻無用武之地。

直到遇到曹操,典韋才開始真正發揮自己的才能,由乙個卑賤的市井亡命之徒,變成了一位安邦定亂的名將。曹操賞識典韋,可謂恩寵有加;而典韋護衛曹操,也是盡心竭力。後來,郭嘉也跟典韋一樣,不顧身體染病,隨曹操遠征大漠,終於一病不起,臨終前他說:

「嘉受主公大恩,雖死難報萬一。」為何曹操能得臣下死力呢?史書中的記載簡潔明確「恩之所加,皆過其望」——恩寵之隆,賞賜之豐,遠超對方的期望值,知遇之恩,無過於此,能不得人拼死相報嗎?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武士在戰場上為主公征戰,美人在床上陪君王征戰。二者原來也有相通之處。

屈原的《離騷》就是將臣子比作美人,將自己不受楚懷王重用,比作美人不受君王的寵幸。明白這層深意之後,再回味整首曲子,你就會發現歌詞通篇無一不是鄒氏在代典韋向曹操傾訴。像典韋這樣的武夫,也許一句詩歌也不會吟唱,但鄒氏代他傾訴了,而且用女人的口吻來娓娓傾訴男人的情懷,會平添幾分柔婉,更增幾分詩意。

也許這就是屈原的《離騷》能夠傳唱千古的緣故吧。

三、寶馬之死: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在歷史的長河中,很多人都湮沒無名,而一匹戰馬卻留下了自己的名號,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個字:「曹公所乘馬名『絕影』,為流矢所中,傷頰及足。」《三國演義》中留下名號的寶馬共有三匹:

呂布坐騎「赤兔」,曹操的坐騎「絕影」,劉備的坐騎「的盧」。「絕影」顧名思義,形容其奔跑的速度之快,令人看不見它留在地上的影子。騏驥有良種,寶馬配英雄。

長驅疾如電,真堪託死生。曹操在危急關頭,虧得那馬是大宛良馬,熬得痛,走得快,它身中三箭仍能奮蹄疾馳,而且速度極快,終於將曹操馱出重圍,來到曹昂面前。這時一箭射來,正中馬眼,貫穿馬腦,寶馬撲地而倒。

曹昂見馬尚如此護主,何況於人呢?於是二話不說,便把自己所乘之馬奉於曹操。天下可無曹昂,不可無曹操啊。

曹操上馬急奔,終於脫險。

再說這曹昂,字子修,本是曹操的嫡長子,當之無愧的皇位繼承人。曹昂戰死後,其母丁夫人常言:「將我兒殺之,都不復念!

」終日哭泣無節。曹操羞忿難當,遣歸其家,欲其意折。希望丁夫人不要整日泣訴自己做下的荒唐事。

爾後,曹操親往見之,丁夫人方織,外人傳云「曹公至」,丁夫人踞機如故。曹操到,撫其背曰:「顧我共載歸乎!

」看我一眼,咱們一起坐車回家,好嗎?丁夫人不顧,又不應。曹操轉身離去,立於戶外,復雲:

「得無尚可邪?」難道真的沒有挽回的餘地了嗎?丁夫人始終不應,曹操曰:

「真訣矣。」遂與絕。後曹操病困,自慮時日無多,嘆曰:

「我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也。假令死而有靈,子脩若問『我母所在』,我將何辭以答!」

試想:當時鄒氏如果選擇與曹操一同逃命的話,來到曹家後她將何以自處呢?也許「紅顏禍水」就是「紅顏薄命」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那些戰死的士卒、受傷的部將,都會將這筆帳記在鄒氏的頭上。看來「薄命」真是「紅顏」之宿命,鄒氏只有選擇從容赴死,才會保持自己最後的一點尊嚴吧。

四、結束語

其實,歌中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典韋心裡暗戀鄒氏。這貌似滑稽,但卻是實情。典韋是曹操的帳前都尉,隨侍左右。

自古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典韋看到鄒氏的第一眼,就已經愛上她了,但他只能把愛深埋心底。當張繡派人來請他飲酒時,他便借酒澆愁,一醉方休。作為主公的貼身侍衛,難道他不知道不能隨便醉酒嗎?

但是,自己心愛的美人,正與主公在芙蓉帳中歡度春宵,而自己還要在一旁守護他們的愛之巢,此時此刻,除了一醉解千愁外,他還能做什麼呢?後來,典韋奮力死戰,除了是要保衛主公,難道不也是在保衛美人嗎?他之所以捨生忘死,殺敵殺得如此酣暢、痛快淋漓,難道不正是因為要宣洩心中的愛情嗎?

也許他早就抱定了一顆必死之心,而鄒氏之所以能在千鈞一髮之際,依舊旁若無人,淺吟低唱,難道不是她們相約赴死,以報知己知遇之恩嗎?「自古美人與名將,人間不許到白頭」,美人與武士一旦雙鬢斑白,就會徹底喪失價值。二人在自己最為寶貴**年齡,捨生赴義,像耀眼的流行劃過夜空。

也許上帝總是喜歡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世人看,以表達一種淒美的感覺吧。後來,當曹操再克宛城之時,雖獲勝利,心情卻十分沉重。英雄已逝,佳人不再,良駒難尋。

《淯水吟》的歌聲再次響起,昨日爭戰的場景一一浮現。美人撫琴以死,名將盡忠殞命,梟雄痛哭流涕,一段震撼人心、令人落淚又嘆惋的唯美故事,就此定格為永恆!

《葬花吟》譯文對比賞析

1 引言 經典 紅樓夢 是我國文學史上一座閃爍智慧型與靈性之光的魁寶,它的文學價值至今仍廣受全世界的瞻仰。書中富含中國文化傳統的詩詞歌賦,或鋪張渲染,或承上啟下 1 將全書的人物刻畫和藝術價值推向了頂峰。其中 葬花吟 葬花吟 葬花吟 譯文對比賞析 1 引言 經典 紅樓夢 是我國文學史上一座閃爍智慧型...

維他命水廣告推廣分析

電視廣告 報紙 雜誌 廣播 戶外等未來幾年投放佔比將繼續逐年下滑,移動廣告投放則迎來爆發式增長,預計2016年佔比將達到19.6 到2019年將到31.5 戶外廣告 只有不到2 的路邊廣告已經實現了數位化,這就意味著戶外廣告的春天才剛剛到來。20 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戶外廣告行業取得了突發猛進的發...

建築中水現狀與分析

關鍵詞 建築中水存在問題發展趨勢 前言隨著我國人口比重的增加以及工業化飛速發展,城市用水量和汙水排放量急劇增加,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惡化等問題相繼出現並開始影響人們正常生活。中水回用是解決城市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也是協調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的根本出路。所謂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汙水或生活汙水經處理後達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