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藍色產業體系的管理分析

2023-02-08 03:24:02 字數 5032 閱讀 2206

摘要:本文嘗試通過對廣東藍色產業體系的管理現狀和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闡述廣東藍色產業體系管理的形成和發展特點,同時,為未來如何構建和完善廣東現代藍色產業體系的管理機制提出相應的策略與對策。

關鍵字:藍色產業體系;海洋經濟;產業體系管理

廣東藍色產業體系的建設和管理取得明顯成效,藍色產業帶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經過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十多年政策調整,廣東海洋經濟以提高產業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為核心,以建設海洋科技創新機制為突破口,加快現代藍色產業體系的管理與構建。尤其是「十一五」規劃以來,廣東實施科教興海、外向帶動、區域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現代藍色產業體系初現端倪,傳統產業繼續改造公升級,現代新興產業和戰略性產業不斷湧現和發展。

並逐步形成海洋產業結構管理、海洋區域規劃管理、科技創新與技術管理、海洋資源法制管理等五大支撐系統,全面支援廣東現代藍色產業體系的管理構建。

1 廣東藍色產業體系的管理發展現狀

1.1廣東藍色產業管理結構日趨緊密

廣東現代藍色產業體系的初步形成和發展,得益於傳統低端產業向現代高階產業的轉化和發展。海洋經濟是植根於現代科技發展基礎之上的。與傳統海洋產業相比,廣東現代海洋產業通過原有產業結構的優化管理,產業之間的相關聯度日益緊密。

海洋三次產業結構的比例也在不斷交替變化。2023年廣東海洋漁業、海洋油氣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遊業已成為現代支柱產業,其生產總值分別達到1301億元、700億元、350億元、1165億元繼續穩居全國首位①。

同時,廣東通過跳出衡量產業百分比的圈子,來看待現代海洋產業的發展。因為現代海洋產業經過科技創新和資訊科技相互滲透和融合,各種高階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模式逐漸成型,並打破傳統產業格局,向海洋高附加值產業鏈不斷延展。其中,與傳統產業融合的海洋電力業、海洋船舶業、海洋綜合利用業等新興產業已經步入成長期,2023年分別達到1.

51億元、48.51億元、1.43億元,增長潛力日益顯現;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關聯度大,互動性強、輻射面寬的海洋相關產業更是得到飛速發展,2023年生產值達到3311.

98億元,比2023年增長了27.02%。此外,以資訊知識嵌入和滲透為紐帶的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業,已成為新興的海洋戰略產業,2023年生產總值達到369億元,比2023年增長18.

84%②。

1.2 廣東藍色產業區域管理優勢明顯

廣東現代藍色產業體系的區域管理效應正在發揮明顯的比較優勢。集群管理機制,已成為處於不同價值鏈的海洋產業進行變革和發展的必要環境。「十一五」期間,廣東根據海域自然屬性的特點和區域資源的潛在優勢,結合省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進一步統籌產業管理布局,調整區域空間結構,不斷實現海洋資源整合和產業集聚。

第一、以高新海洋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龍頭帶動作用的珠三角產業集群。該板塊港口資源、旅遊資源和灘塗資源豐富,海洋經濟輻射能力強。目前,通過區域集群的產業分工和優勢互補,已形成比較完備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第

二、以海洋水產品精深加工業、海洋船舶製造業和海洋電力業等為主導的粵東產業集群,目前,該板塊已初步形成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城鄉海洋經濟格局整體推進,協調發展。第

三、以外向型漁業、臨海重化工業、臨海鋼鐵工業和配套產業為支撐的粵西產業集群。該板塊港口資源、灘塗淺海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濱海旅遊資源等都十分豐富,由於區位集約規劃較晚,海洋經濟潛力巨大,目前,粵西海洋產業正在由傳統向現代海洋產業體系轉變。

廣東通過優化海洋經濟區域管理布局,業已形成產業互聯互動、優勢互補、各具特色、共同發展的珠三角、粵東和粵西三大海洋經濟集群,現代藍色產業體系也在集約與變動中公升級。

1.3廣東藍色產業科技管理創新提速

近年來,廣東省委、省**十分重視海洋開發和海洋科技創新,不斷深入實施科技興海戰略,加速海洋經濟創新能力建設;不斷加大投入,優化配置科技力量,加快建立科技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長效管理機制。

廣東通過全面實施科技興海2023年—2023年規劃,全省海洋科技管理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成為推動廣東海洋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尤其現代海洋生物資源綜合開發、海洋工程、海洋監測及海洋災害預報預警等科技管理取得顯著成效。因而重大科技興海招標專案取得豐碩成果,共有14項技術獲得國家專利;同時,中國南方海洋科技創新基地、廣東海洋與水產高科技園、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廣東省區域性水產試驗中心和公共實驗室等多種型別的海洋科技管理平台正相繼完成,並已建成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8個區域性水產試驗中心③。

科技管理創新始終在廣東藍色產業體系的現代化轉型過程起著決定作用。

1.4 廣東藍色產業資源環境管理法制化

可持續發展作為現代文明發展觀和發展模式,已成為廣東現代藍色產業體系完善和發展的必由之路。過去幾十年的經驗教訓,尤其環境和資源方面的代價,讓廣東海洋產業匯入了可持續發展的航向。通過積極轉變海洋經濟增長方式,加大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的力度,逐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法制化管理。

「十一五」期間,廣東加快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法制管理程序,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為核心,通過制訂和完善相關政策法規,為實施依法治海、依法管海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撐。同時,依據《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加強海洋資源和漁業資源利用的立法建設,並依法審批各類海洋開發活動,規範海洋開發利用秩序。此外,通過海洋開發與保護並重、修復與保護並舉的方針,全面加強近岸海域的汙染防治與執法,著力實施「碧海行動計畫」,嚴格執行海洋功能區劃,科學保護「藍色國土」,力求以最小的資源代價和環境代價來保持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廣東藍色產業體系的管理問題分析

近五年來,廣東大力倡導「活力海洋、生態海洋、科技海洋、文化海洋、法治海洋」的新理念,以提高產業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為核心,以建設海洋科技創新體制為突破口,正在建成門類齊全,結構不斷優化的現代藍色產業管理體系。

儘管廣東海洋經濟三十多年來獲得快速發展,但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大背景和國際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下,廣東海洋產業還潛藏著一些問題,尤其表現在產業體系管理構建與核心競爭力上。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和現代海洋經濟發展要求,廣東現代藍色產業體系管理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2.1 藍色產業體系的結構管理還不高,傳統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突破。

應該清醒的看到,廣東海洋經濟發展雖連續14年居國內首位,但現代海洋產業對全省海洋經濟的貢獻率還不高,尤其是科技含量不高,科技貢獻率平均只有30%。同時,現代藍色產業體系中的傳統海洋經濟比重比較大,其增長方式還主要依靠資源、資本和勞動力等要素投入的驅動。如海洋資源利用水平低,資源消耗大,海洋開發在一定程度上仍以粗放型為主,產品附加值低。

尤其一些海洋漁業生產手段較落後 , 機械化程度低,海洋漁業高附加值產業一直徘徊不前,經濟效益不高;而新興的高科技海洋產業增長速度緩慢,難以實現產業鏈的突破。此外,水產品良種退化,海洋生態環境惡化等,都制約著現代藍色產業體系的可持續發展與構建。

2.2藍色產業體系的區域管理仍比較低,開放與集約層次有待提高

廣東現代海洋產業體系都是在原有海洋產業基礎發展起來的。首先,作為乙個產業系統工程,儘管海洋產業體系的結構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各種滲透和融合,但產業互動程度還不高,尤其海洋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相關聯度較低,導致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第一二三產業的結構優化緩慢,產業核心競爭力難以實現質的飛躍。比如,海洋產業的油氣產業鏈和產業結構沒有建立,濱海旅遊孤軍奮戰,海洋生物醫藥缺乏技術研發等支撐⑧。

其次,海洋產業體系內的區域集群層次仍停留在低端產業鏈的銜接上,三大「藍色經濟區」 的板塊效應難以形成產業集約與帶動,並缺乏有效的競爭和合作,從而形成珠三角產業發展迅速,東西兩翼則發展相對緩慢的不對稱局面。第三,對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開放性認識不足,在國際國內激烈的海洋經濟競爭環境中,難以面對開放和合作的機遇挑戰。開放與合作層次,僅停留在傳統海洋漁業合作上,而其他的新興與戰略海洋產業開放水平則比較低。

因此也忽略了在海洋資源、市場、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競爭與合作。

2.2 藍色產業體系的創新管理還不完善,科技力量難以支撐發展水平

廣東是海洋經濟大省,但其海洋經濟的創新管理機制和科技力量與現代藍色產業體系發展的客觀要求還不相適應。海洋主導產業的改造和公升級,仍缺乏自主創新能力,還不能滿足現代產業體系的轉型需求。同時,海洋科技創新管理滯後,科技創新成果難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尤其現有的科技管理力量難以滿足現代海洋產業的創新需求。目前,廣東省從事海洋開發研究的科研機構偏少,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的重點科研單位數量不多。海洋與漁業科技力量僅擁有 3 所國家駐粵海洋研究機構、 10 所涉海高校、4個省級海洋與漁業重點實驗室、7個市級水產研究所 ( 區域性水產試驗中心 ) 以及2名院士等④。

同時,海洋相關的專業學科管理與現代海洋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不相協調 , 有限的海洋教育科技力量也分散 。所以,廣東海洋經濟的創新管理體制和創新動力,還難以有效支撐現代藍色產業體系的完善和進步。

2.4 藍色產業體系的綜合管理還比較欠缺,戰略規劃和執行力不足

現代產業體系是乙個綜合的管理系統,以科技創新和資訊服務為核心的現代海洋產業,必須依靠強有力的產業支撐管理系統,才能發展壯大。由於廣東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因此產業的技術應用管理、融資管理、資訊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資源保護與法制化管理等,遠不能滿足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公升級需要。同時,在現有的海洋經濟綜合管理制度之上,還缺乏海陸經濟協調的戰略規劃。

產業及區域間的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保護等重大關係問題還難以理順,尤其環境保護與資源管理的法制執行力不足。

3構建與完善廣東現代藍色產業體系的管理策略

為了進一步加快海洋經濟發展,廣東省提出在「十二五」期末使全省海洋經濟生產總值佔全省生產總值的20%,初步建成海洋經濟強省的目標。面對這一發展目標和廣東海洋產業存在的現實問題,如何提公升現代產業體系的管理質素和產業內聚的核心競爭力,是關係廣東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強省轉變的重大戰略課題。因此,在未來廣東海洋經濟發展的「十二五」規劃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推動廣東現代藍色產業體系的管理和發展,不斷提公升廣東海洋經濟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3.1構建和完善現代藍色產業體系,在結構管理上要有新進展

構建現代藍色產業體系,就必須打造出優質的產業管理結構和高附加值產業鏈。目前,廣東現代藍色產業體系管理中的傳統產業帶動新興產業的局面還沒有改變。海洋第一二三產業的規模和比例,難以反映現代藍色產業體系的管理素質和水平。

比如第一產業漁業,包括傳統產業,如果其依靠科技創新實現了產業轉型,那麼第一產業的現代化發展格局就可以形成。而第三產業,如果其科技和資訊服務水平不高,其現代產業體系就難以形成。因此,只有通過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協調三次產業之間的現代化發展水平,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和產業管理。

同時,積極培育新興海洋產業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推動高階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如深水養殖、海洋油氣、海洋綜合利用、濱海旅遊、海洋醫藥生物、海洋資訊等產業等,逐步向海島、深海(東海、南海)等領域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⑤在未來幾年實現以新興產業和高階產業帶動傳統產業的公升級和轉型。

分析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素質體系的管理功能

摘要隨著文化產業越來越成為高新技術與高知識含量密切關聯的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能力結構要求越來越高。培養一支有知識 善經營 懂科技 會管理的人才隊伍,是搞好文化產業的關鍵環節。這種人才素質體系有著重要的管理技能。關鍵詞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素質體系管理功能 中圖分類號 g124 文獻標識碼 a 文化產業...

洋河藍色經典的營銷策略分析

存檔日期存檔編號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 學生畢業 題目 洋河藍色經典的營銷策略分析 姓名專業 班級 學號 指導教師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印製 市場營銷 指導教師 摘要 作為一家白酒企業,洋河藍色經典想要在激烈的經濟競爭中成功的轉型 發展。這不僅需要,在酒產品的質量上保證,不...

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試行 發展現代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科技進步。為加快推動我省農業科技資源的整合優化,促進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建設,提公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和農產品核心競爭力,增強現代農業發展的科技支撐,現根據我省農業產業實際,制定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一 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農業科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