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 工程 環境地質野外填圖工作細則

2023-02-08 02:15:04 字數 4454 閱讀 3631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

野外填圖工作細則

工勘公司

2023年3月1日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野外填圖工作細則

1.水文地質

1.1 水文地質測繪

水文地質測繪其調查的基本內容一般包括:地質調查、地貌調查、地表水調查、地下水點調查及與地下水有關的物理地質現象等的研究工作。通過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水理藏、分布和形成條件的一般規律,並闡明區內水文地質條件。

要求:調查記錄格式要求統一,點位準確,**一致。各類觀察點觀察要仔細,描述要準確,記錄內容盡可能詳細,要有詳細的**或素描圖。

各類地質調查點除對岩性描述外,對地層的基本層序、產狀要素、接觸關係及構造特徵要詳細描述。各類地下水調查點要描述出露位置、地形、地層、含水層、構造條件等,並確定泉或井的成因和型別,測定流量、湧水量、水位、了解水質並取樣,同時訪問泉(井)的動態特徵,記錄井的口徑、結構及抽水設施。

各種觀測成果必須當日檢查整理完畢,發現有疑問、錯誤、異常或遺漏時,必須到場據實更正或補測,嚴禁在室內憑記憶修改。

工作手圖、清繪圖、實際材料圖應齊全,標繪內容及圖式符合製圖原則,標記準確,記錄和圖件相互一致。

1.1.1 地質觀測點的觀察與描述

地質觀察點的布置,以能控制各種地質界線和地質體為原則。下

述情況一般都應定點:

地層、標誌層、化石層的界線;不同岩性、巖相或內部相帶的分界線;斷層、褶皺樞紐、構造轉折部位;重要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地層產狀、裂隙、臂理、脈巖及樣品採集地點;岩溶現象和滑坡、塌方等自然現象發育處以及階地、夷平面或其它地貌界線。

1.1.1.1對基岩地層岩性的觀察與描述

對各類岩層的觀察與描述,一般包括:岩石名稱、顏色、(新鮮、風化、乾燥、濕潤時的顏色)、成分、(機械成分、礦物成分、化學成分)、結構與構造、產狀、巖相變化、成因型別、特徵標誌、厚度(單層厚度、分層厚度和總厚度)、地層年代和接觸關係等。

1.1.1.

1.1 對沉積岩,必須注意調查層理特徵、層面構造、沉積韻律和化石。對碎悄岩類,應著重描述顆粒大小、形狀、成分、分選情況、膠結型別和膠結物的成分、層理(平行層理、斜層理、波狀層理和交錯層理)、層面構造(波痕、泥裂、雨痕等)和結核等。

對泥質岩類,應著重描述物質成分、結構、層面構造、泥化現象等。對炭酸岩類,應著重研究化學成分,結晶情況、特殊的結構和構造(如鮞狀結構、竹葉狀結構、斑點狀構造及縫合線等)、層面特徵及可溶性現象等。

1.1.1.

1.2 對火成岩,必須注意調查其成因型別、產狀、規模及圍岩的接觸關係。以侵入體,應注意研究其與圍岩間的穿插和接觸關係,接觸帶特徵(包括自變質現象、圍岩的接觸變質和機械破碎等情況);所處的構造部位及原生裂隙和岩脈等情況。

對噴出巖,應注意研究其噴出或溢流形式;岩性、巖相的分異變化規律;原生或次生構造(氣孔狀、杏仁狀、流紋狀或枕狀構造等);原生裂隙、捕擄體、韻律、層序及與沉積岩的相互關係等。

1.1.1.

1.3 對變質岩,應注意研究其成因分類(正變質或副變質)、變質型別(區域變質、接觸變質、動力變質)、變質程度和劃分變質帶;恢復原岩性質與層序。著重觀察變質岩的礦物成分(原生礦物與變質礦物)、結構、(變晶結構、變余結構和破裂結構等)、構造(包括變質構造和原岩的殘留構造);分析礦物的共生組合和交代關係。

特別注意片理、臂理以及小型褶皺等細微構造和原岩層理的區別。

1.1.2 地質構造的觀察與描述

1.1.2.

1 褶皺的位置(包括空間位置和與其它構造相互間的位置)、規模、沿走向的變化規律和傾伏情況;褶皺的形態特徵(兩翼岩層和軸面的產狀、樞紐起伏情況等)、型別、組成岩層的相變、時代和特徵;兩翼岩層的厚度變化及低次序構造特徵以及其褶的組合形式等。

1.1.2.

2斷裂的位置、規模、產狀及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形態特徵;構造破碎帶的構造巖種類、特徵(角礫的粒度、排列情況、膠結型別和程度、溶蝕現象和風化特徵)及破碎帶和破碎影響帶的寬度;判定斷層的兩盤相對錯動方向、力學性質、構造次序,並分析與地下水活動關係。

1.1.2.

3裂隙統計點的位置和所處的構造部位;裂隙的分布、寬度、產狀、延伸情況及充填物的成分和性質;裂隙面的形態特徵、風化情況;各組裂隙的發育程度、切割關係、力學性質和性質轉變情況;並注意裂隙的透水性。裂隙統計應力求在相互垂直的兩個面貌上進行,其面積不應小於1×1平方公尺。觀測內容填在記錄表上。

1.1.2.4臂理和片理的空間位置和所處的構造部位、分布規模、產狀、性質等。

1.1.3 對第四紀地層的觀察與描述

在地質—水文地質調查中,對第四紀地層的露頭應詳細觀察描述,內容包括:地層的顏色、岩性、巖相、結構和構造特徵、特殊夾層、各層間的接觸關係、所含化石及露頭點所處的地貌部位等。

1.1.3.1顏色

注意原生與次生、幹與溼、水平與垂直方向的顏色變化及特殊色、色帶、色斑的過渡和混染情況,特別是乙個地區主要沉積物的主要色序。描述時,一般輔色在前,主色在後。特殊顏色最好用常見物品的顏色來形容,如栗色、磚紅、瓦灰、藕荷色等。

1.1.3.2 岩性

1.1.3.2.1 礫石類

礫石的成份、粒徑(最大、最小、一般)、分選性、磨圓度等的相對含量;測定礫石的長軸方向與長軸軸面產狀,以供繪製礫石扁平面極點分布圖或玫瑰花圖,幫助判斷物質**、搬運動力與距離,為確定成因型別和地層的相對年代提供依據。

礫石分類表 1—1

野外肉眼鑑定:

礫石,卵石等顆粒較為粗大的土,土粒可以用尺直接測量,形狀也明顯可見。應取有代表性的樣品,測量其最大和最小的土粒,分成粒組,估計其含量,並注意其形狀是渾圓的還是稜角的,即可相當準確的定出土的型別名稱。見表1-1

1.1.3.2.2砂類

砂的礦物成分、顆粒形狀、粒度、磨圓度,壓密程度和濕度狀況,次生礦物成分及膠結狀況(膠結物成分與膠結性狀),加酸起泡程度,重礦物含量及其富集部位等。

野外肉眼鑑定:

砂土乾時為鬆散狀,沒有結塊。砂粒的大小可以用放大鏡在地質野外記錄本的公釐方格紙上進行估計。一般公釐方格紙的線條本身寬約0.

25㎜,方格的空白寬約0.75㎜,在放大鏡下可以根據這些標準測定土粒的直徑。並粗略估計各種大小的砂粒的百分含量,據以進一步劃分砂土的型別。

見表1-2

1.1.3.2.3土類

乾濕時的物理狀況,特殊現象(如黃土的大孔隙性、泥炭的氣味、腐爛程度;淤泥的礦物含量等)。並利用搓條等野外簡易方法對土進行分類命名。

砂土的分類表1—2

野外肉眼鑑定:

粘性土濕時都具有粘性,所以一般用濕測法進行粘性土的野外鑑定。溼測法就是取土若干放在手掌上,稍加水數滴,調成稠糊狀態搓粘之,看其搓成土條或土球的效能,以鑑定之。

如土條能搓成直徑小於1㎜的細條,可定為粘土。若為亞粘土(粘粒含量小於30%),其粘著性就要比粘土差些,因此搓出的土條不會小於1㎜,只能搓成1~3㎜的細條,而且將土條可以搓成球。亞砂土不象亞粘土那樣能搓成表面光滑的土球。

砂土搓不成球,這是和亞砂土不同的,用這種方法很容易將二者加以鑑定。見表1-3。

細碎屑土詳細分類表表1—3

1.1.3.3 結構與構造

詳細觀察描述地層剖面的結構特徵(沖積層的二元結構,洪積層的相變和透鏡體夾層,殘積層與基岩的過渡關係等)及土的結構與均一程度,碎屑混入物的成分,砂的鬆散和膠結狀況(膠結程度、膠結物種類及膠結型別)以及礫石的排列方向等。對層理或層面的型別、產狀以及孔隙、生物構造特徵等均應詳細觀察描述。

1.1.3.4 特殊夾層

地層中的含礦層(石膏夾層或石膏散晶、軟錳礦、芒硝、鹽晶等)、泥炭層、淤泥層、結核層、紋泥層、膠結砂層及古土壤層等在地層剖面中的位置與特徵。對結核與包裹體,應分別描述其顏色、成分(加酸起泡程度等)形狀(大小、形態和表面特徵)、內部結構與構造(層狀、同心圓狀、斑狀、塊狀、堅硬、鬆散等)、散布狀況、與圍岩的過渡關係(明顯的、漸變的)以及伴生情況與侵染情況等。

1.1.3.5 化石

產出層位,名稱、數量、形態大小、儲存狀況、石化程度、分布狀況等。

1.1.3.6 各層接觸關係與巖相變化

接觸型別(沖刷接觸、明顯接觸、突變接觸和逐漸過渡)與特徵,介面上有無沖刷痕跡和礫石。對突變接觸,應注意觀察是沉積條件的改變還是沉積長期間斷。選取地層出露較全的露頭點進行分層描述與地層厚度的測量,並注意觀察巖屬岩性與厚度在水平方向上的變化規律。

此外,對第四紀地層露頭點所處的地貌部位與地貌形態特徵,應作觀察描述,必要時進行素描或照象。對砂層中的土塊或土層中的砂包等現象亦應作詳細的描述。

1.1.4對地貌的觀察與描述

地貌的觀察與描述應與水文地質條件的分析研究緊密配合,著重觀察研究與地下水富集有關或由地下水活動引起的地貌現象。

1.1.4.

1 基本地貌單元(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等)的分布情況和形態特徵(海拔高程、水系平面分布特徵,分水嶺的高度及破壞情況,地形高差、切割程度及地表坡度等),並分析確定其成因型別。

1.1.4.2 河谷地貌的調查

谷底和河床縱向坡度變化情況,各地段橫剖面的形態、切割深度及谷坡的形狀(凸坡、凹坡、直坡、階梯坡等)、坡度、高度和組成物質,谷底和河床寬度以及植被情況等。

1.1.4.3 河流階地的調查

階地的級數及其高程,階地的形態特徵長、寬、坡向、坡度(階面的相對高度和起伏情況以及切割程度等),階地的地質結構(組成物質,有無基座及基座的層位、岩性,堆積物的岩性、厚度及成因型別)及其在縱橫方向上的變化情況,階地的性質及其組合形式。

水文地質 工程地質 環境地質野外填圖工作細則

水文地質 工程地質 環境地質 野外填圖工作細則 1 水文地質 1.1 水文地質測繪 水文地質測繪其調查的基本內容一般包括 地質調查 地貌調查 地表水調查 地下水點調查及與地下水有關的物理地質現象等的研究工作。通過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水理藏 分布和形成條件的一般規律,並闡明區內水文地質條件。要求 調...

煤礦床水文地質 工程地質及環境地質勘查評價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行業標準 mt t 2008 煤礦床水文地質 工程地質及環境地質勘查評價標準standard for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hydrogeology,engineering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geology in ...

廣東省懷集縣四村鐵礦區水文 工程及環境地質條件研究

關健詞開採技術條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四村礦區磁鐵礦 四村鐵礦位於廣東省西北部懷集縣境內,50年代已發現。過往地質工作都處在普查階段,對礦區的水文 工程及環境地質條件研究不夠深入。在2009年4月,礦區進行了最新的儲量核實工作,通過綜合論證,認為該礦區開發利用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