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學視角下的高校教師管理觀

2023-02-07 20:03:03 字數 2535 閱讀 8276

我們說學校是乙個組織,那「教師」毫無疑問就是這個組織當中乙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既是乙個群體也是乙個團隊,它既有著群體的某些心理特徵又兼具團隊所獨有的優勢。因此,高校(管理層)

我們說學校是乙個組織,那「教師」毫無疑問就是這個組織當中乙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既是乙個群體也是乙個團隊,它既有著群體的某些心理特徵又兼具團隊所獨有的優勢。因此,高校(管理層)對教師的管理是否合理有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學校的整體辦學規模和辦學質量。

然而當今的許多高校在教師管理層面做的不盡人意,甚至出現了許多的管理缺位、管理弊端。

那麼,高校教師管理究竟出現了哪些弊端呢?筆者認為從管理心理學的視角下看至少有以下三點:教師教學個性的「壓抑」;教師激勵機制的「缺位」;教師群體心理和人際關係上的「間隙」。

高校管理層若能準確把握這三點,並在具體的管理實踐中落實恰當的管理方式,便一定能輕鬆有效地管理好教師隊伍,進而提公升辦學質量。

一、「套中人」:被壓抑的教師教學個性

我們常常有感於中小學教師缺乏自主性,缺乏個性化的教學方式,總以為大學是自由的,那麼大學的教師應該個個都是具有自己教學風格「個性」的個體。其實不然,現在的許多大學教師在教學上也同樣照本宣科,缺乏個性,就像乙個被束縛在「教案大衣「中的套中人。我們許多人會認為這是教師自己的固步自封、不思進取,我覺得不然,究其實質還是教師的教學個性被學校的管理制度壓抑了,進而使得真正富有個性化教學風格的教師鳳毛菱角。

管理心理學注重對個人個性的分析,對不同氣質、性格、能力的人在工作中應用不同的管理方式。那麼應用到教師個性上面,高校管理層應該準確了解每個教師的個性,並努力培養開發教師的教學個性,營造個性化的教學氛圍,授權教師擁有游離於教案之外的個性教學方法。每個教師在他自己成為一位合格教師的路途中都會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學以及建立在教育哲學之上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形而上的,教學方法是形而下的,只要教師的這種教學理念符合主流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論和正確的價值觀,這樣一來,採取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就不那麼重要了。

二、教師激勵機制的「缺位」

我們談如何激發教師的積極性,這個「積極性」不就指的是教師的態度嗎?而我認為(良好的)態度=全面的動機分析*正確的激勵方法。

「態度」在管理心理學中的定義為: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傾向。態度由認知(直覺與評價)、情感(情感體驗)和行為意向三個維度構成。

「激勵」的定義為:持續地激發人的動機的過程。「動機」的含義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活動並指向某一目標的心理過程。

由此可見,只有激勵機制到位了,人的動機才能越來越強並最終導向良好的行為意向,即態度,如此,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那麼,高校應該如何進行全面的動機分析和採用正確的激勵方法呢?首先,影響動機的因素主要有興趣、價值觀和個人報負水平,前兩者決定動機的方向,後者決定動機的強度。高校教師的動機方向顯然是正向的,他們大多數都喜歡和熱愛教師這個職業,並且大部分都接受過研究生學歷以上的高等教育,都有主流積極的價值觀,因而個人的抱負水平也就成了他們教學積極性的最大影響因子了。

個人抱負水平顯然受到外在激勵機制的影響。若外在的教師激勵機制缺位,必然導致教師教學積極性大打折扣,教師的職業倦怠就會日益滋生了。

其次,既然教師激勵機制已經「缺位」,我們要怎樣去「補位」呢?在這裡引用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這裡的「雙因素」指的是「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前者包括薪資、人際關係及工作環境,後者則包括工作的挑戰性、個人在工作中所獲得的成長經驗、晉公升的機會等等。

高校若想「補位」,就必須要向赫茨伯格「取經」,一方面關注教師的外在需要,並加以激勵。如對剛剛入職的新教師要給予更多的物質激勵,優化他們的工作環境,此外還要為他們搭建良好的人際關係平台;另一方面也要關注教師的內在需要,如對於有一定教齡和教育經驗的中老年教師,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提公升空間和自我價值實現平台,給予他們更多的教學自主權和教學評價參與自由等等。只有激勵機制的成功「補位」,高校教師才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從而力高教學質量。

三、教師群體心理和人際關係上的「間隙」

教師既是乙個群體(正式群體)也是乙個團隊。從群體動力學來看,群體心理現象有社會促進和社會致弱、責任分攤、社會惰化、從眾傾向、逆反心理和模仿等等。這些群體心理現象有積極與消極之分,任何群體都容易產生以上種種心理現象,教師群體也不例外。

而高校教師群體與中小學教師相比,是乙個相對鬆散的群體。由於高校教師工作的範圍的擴大,工作時間及辦公地點的差異,其人際關係的「間隙」可能會更大,教師群體一旦出現了責任分攤、社會惰化、不良從眾、逆反等消極的群體心理現象,不僅會嚴重阻礙教師自身的發展,而且對學校也會產生重大的不良影響。而這種心理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人際關係的「間隙」造成的。

在現實社會中,教師的人際關係圈遠不如社會上其他職業廣範,教師的工作物件和工作環境均比較單一,每天幾乎就是在家見家人在校見學生,沒有過多的社會交往,甚至教師之間的交往也不多,這種單調的工作節奏,交往的缺失對高校教師來說可能會產生消極的心理影響。。

因此,高校在管理中要盡量縮小教師在人際關係上的「間隙」,加強群體的溝通,加強教師自我修養,加強團隊的合作,嘗試角色扮演,變「我利益」為「我們利益」,積極發揮群體心理現象的積極作用,讓廣大教師積極從眾,積極模仿,增強群體凝聚力,從而提高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公升高校辦學質量。

我們說學校是乙個組織,那「教師」毫無疑問就是這個組織當中乙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既是乙個群體也是乙個團隊,它既有著群體的某些心理特徵又兼具團隊所獨有的優勢。因此,高校(管理層)

管理心理學複習管理心理學複習

第一章管理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管理心理學的研究物件及內容 一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 二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個體心理 群體心理 領導心理和組織心理。1 個體 人性假設 個體的性格 價值觀 知覺 態度 能力 情感,需求,環境對人的影響。2 群體 主要內容 人際關係,溝通團體,衝突...

管理心理學

測試成績 86.67分。恭喜您順利通過考試!單選題1.新員工適應組織的最有成效的方法是 a 資深同事之間相互促進 b 主動了解這個組織 c 腳踏實地地適應組織 d 與同僚建立起積極關係 正確答案 d 2.能讓乙個組織成員有真誠的忠誠感,有純粹的忠誠感的是 a 成就動機 b 心理契約 c 熱力團隊 d...

管理心理學

學生自測模擬題 a 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的四個答案中選出乙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號碼寫在該題的括號內。1 管理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選擇取決於 人力 物力 財力 具體研究課題和條件 方法的優缺點 研究物件特點 2 管理心理學與組織行為學的關係是 既相聯絡又相區別的學科 同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