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13年級備課材料

2023-02-02 21:54:02 字數 5076 閱讀 3638

船營區小學數學1—3年級集體備課材料

(2011——2012學年度上學期)

根據幾年來課程改革實驗的經驗和課堂教學**現的一些典型問題,在深入調查、認真研討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結合學科的工作重點和工作思路進行本次集體備課。

本次集體備課主要有三項內容:

1、對《上好課:問題與對策》教材的第一單元進行培訓

2、解讀教材。結合學科工作重點、工作思路,解讀教材,並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3、下發教學進度(教學進度表附後)

《上好課:問題與對策》(小學數學)第二版

第一節數學情境應該如何創設

現象一:為情境而情境的教學行為;(認識物體和圖形)

現象二:情境之後,學生弄不清楚教師的設計意圖;(表內乘法教學)

現象三:一味地追求生活化,「情境」=生活;(角的教學)

●情境創設的目的是什麼?

它僅僅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嗎?則不然。

它是為學生的數學學習而服務的,教師應該用情境為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供支

撐,為學生的思維發展和素養提公升提供場景。

●那麼,它的教育功能有哪些?

1、激發興趣;

2、應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挑戰性的」(要有豐富的現實背景,賦予思考的現實素材);

3、啟用學生已有經驗;

4、喚醒問題意識;

5、啟迪深刻思維;

●教學策略與建議:

1、注重問題性(例:認識物體和圖形)

2、注重挑戰性(例:進製加法)

3、突出現實性(例:測量)

4、突出開放性(例:表內乘法二)

第二節學生什麼都能發現嗎

現象一:現在上數學課尤其是公開課時,教師都喜歡問學生「你發現了什麼」,學生經常失

語,不知所云。

現象二:教學中簡單的灌輸替代了學生的嘗試發現。

現象三:教師該講的不敢說,該做的題不敢提示,該問的問題不敢呈現。

●會診、分析:

誤區一、教師以為學生什麼都能發現。

誤區二、接受就是注入灌輸。

●轉變學生學習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凸顯數學內容的生活化。(教學時應加強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絡,呈現的素材是

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

2、凸顯內容呈現的多樣化。(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3、凸顯學習過程的**性。(啟用**慾望,提供**材料,構建**性活動活動過程,

在活動中**,在**中體驗,在**中發現,合作**,自主建構。)

4、凸顯合作與交流,提倡相互學習,相互啟發,相互補充。

第三節數學課學生會交流嗎

現象一: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交流是單向的,當乙個問題提出以後,教師只與一名學生

在交流,其他學生沒有主動介入交流與思考。

現象二:沒有傾聽別人的發言,只顧自己想出的辦法。

現象三:教師的評價語單一

●問題會診:目前,小學數學課堂中還存在著許多數學交流的問題:如學生數學交流意識不

強,不會表述自己的觀點,不會傾聽別人發言,小組討論交流機會不均等。

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因素:

(1)教師對課堂教學交流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例:長度單位)

(2)在新課程背景下有的教師重視數學交流,但形式化比較嚴重,缺乏正確的指導。(角的初步認識)

(3)學生課堂交流的意識淡薄。(例:統計)

(4)教材編寫缺少課堂數學交流的題材。(例:有餘數的除法)

●價值體現在:

1、促進數學思考 2、發展數學語言 3、培養合作意識 4、生成教學資源

5、積累活動經驗 6、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教學策略與建議:

1、優化數學語言

2、培養傾聽品質

3、鼓勵互動評價

4、形成和諧氛圍

第六節怎樣體現演算法的多樣性

現象一:為了得出書上的演算法,教師一味地讓學生想「還有其他方法嗎」

現象二:「你喜歡哪種方法就用哪種方法算」

全面代替多樣-------演算法越多越好嗎?怎樣理解「多」字?案例:《解決問題》

全部代替個體-------多樣化的演算法必須人人都要掌握嗎?

統一代替優化-------優化就是用統一的方法算嗎?(例《20以內的進製加法》)

相互排斥多樣化就不能優化嗎?

第七節:怎樣培養數感

●正確理解培養數感的內涵

1、聯絡生活實際,強化應用數感

2、喚醒已有經驗,思考拓展數感

3、引導自主探索,主動構建數感

4、豐富充分體驗,積累形成數感

5、重視估計猜測,有效發展數感

6、優化活動過程,孕育培養數感

7、注重學科融合,鞏固豐富數感

8、關注解決問題,訓練強化數感

第八節:怎樣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的三個原則:估算一定要簡單;估算要符合實際;估算沒有固定的方法。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材解讀

第一單元數一數

一、教學內容

數數、認數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材說明

1.主題圖

(1)入學教育。了解數數情況,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為正式學習數學知識作好準備。

(2)與原通用教材的不同。

場面更開闊,內容更加豐富。增加小小氣象站、校園外的樓房、樹木、參加各種活動的學生等,使數數的內容更加豐富。

2.1~10各數(第4~5頁),了解學生的認數情況。

人和事物都是從主題圖中抽取,使學生感受到數怎樣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來。

四、教學建議

1.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

不要急於提數數要求,先讓學生觀察感興趣的事物,再帶著數數任務觀察,從小到大數數,在數數的過程中抽象出數。

2.充分利用教材的資源。

數主題圖中的事物:充分地數同一數量的事物。

數周圍的事物:有意識地把數學活動引向身邊、校園、校園外。讓數數活動,從書本走向生活。

在數數活動中,初步體會數的含義,不斷感受到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數就在我們身邊。由此,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產生學好數學的願望。同時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3.注意結合教學,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4.這部分內容雖簡單,但很重要,對以後的教學有幫助。還需要注意:

(1)要全面了解每乙個學生的數數的能力:是否會口頭數數、是否正確數出物體的個數。

(2)雖出現了1~10各數,但並不是正式教學。所以,了解數數和認數的情況,不必要求過高。學生沒掌握數數的方法、沒有全部認識1~10各數,都不要緊,將進一步學習。

第二單元比一比

一、教學內容

1.數量的比較:比多少(只比同樣多,多些或少些,不比多多少。)

2.長度的比較:比長短、比高矮(都屬比長度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操作,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感知「長」「短」「高」「矮」的含義,學會比較物體長短、高矮的方法。

3.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數學的意識。

三、教材說明

(一)比多少

通過操作直觀了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學會最基本的比較方法——一一對應。

1.設定引人入勝的故事情境,引出學習內容。

2.通過操作體會「同樣多」「多」「少」的含義。

(二)比長短

通過操作直觀比較,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掌握比長短的方法。

主題圖:

左邊比紙條(一端對齊),右邊比鉛筆(豎直放在桌面上),是最基本的比較方法——「一端對齊」,與用尺量方法一致,為學測量作準備。

例題介紹直接比,練習滲透間接比。

通過比鉛筆,引出「長」「短」概念。直觀感受,「長」「短」是比較得出的,是相對的,不單獨說誰長誰短。

(三)比高矮

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比較,直觀體會 「高」「矮」的含義,掌握比較方法。

主題圖左邊直接比(背靠背),右邊間接比(在柱子上劃橫道)。

通過直接比,引出「高」「矮」概念。直觀感受「高」「矮」是比較得出的,是相對的。

四、教學建議

1.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

本單元比較簡單,內容又少。 在利用教材素材或自己設計活動時,要注意激趣,引發好奇心,激起他們的**熱情。

「小豬幫小兔蓋房子」:繪聲繪色講故事,引入故事情境,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活動。多**動態展開故事情境,以生動有趣的情節,吸引學生。

「比長短」:把物品裝在紙袋裡,設制懸念,把注意力集中到紙袋,吸引參與學習活動。

比高矮」:在黑板上貼花,學生夠不著,老師能夠著,引入比高矮。再請一高矮差不多但胖瘦不同的同學上來和摘花,這兩個同學(先分開站)比高矮,由此**比高矮的方法。

2.營造寬鬆自由的空間,放手讓學生去觀察、操作、嘗試。本單元主要是通過大量實際活動和操作來理解同樣多、多、少、長、短、高、矮等的含義,掌握比較的方法。但有的比較的內容比較單調,(如比長短),這樣就應營造寬鬆環境,發揮主動性,自由比較。

想比什麼就比什麼。

除按教材給出的素材比較,學生還創造了許多老師意想不到的活動。如:比身體某部位:

手臂、腳長,一拃、一步、跳遠;比跳繩;三人比伸直的手臂。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雖有點亂,但活動都圍繞比長短進行,學生非常專注,在活動中體會長短的含義,活動內容非常充實。在匯報時,學生可能用習慣的日常生活用語大、小來描述比較的結果,而不用長、短,說明一下就可以了。

3.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較。

由於學生已經在生活中有了比較長短的經驗,在課堂中學生出現了許多比較的方法,如:直**出(繩子:左邊短一點,右邊短一點); 中間對齊(鼻尖對鼻尖);小手直接放大手中,一下子就看出比較的結果,等等。

不必強求學生一定要使用教科書中給出的一般方法,對於不同的比較方法,只要有道理能夠比較出正確的結果,就應該給予肯定。

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

一、教學內容

1.1~5各數的認識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

3.0的認識和加減法。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認、讀、寫5以內各數,並注意書寫工整。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2.使學生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

3.使學生認識「>」「<」「=」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小於、大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的數的大小。

小學六年級數學集體備課材料

應用題典型例題 張賁營中心小學張冠華 濃度配比應用題 怎樣解濃度配比問題 在濃度配比問題中,首先要搞清幾個與濃度有關的基本用語,即溶液 溶質 溶劑。溶劑是能使某種物質溶解的液體,溶劑一般指水 溶質是指能溶解在溶劑中的物質,如鹽 糖 石灰 硫酸 硝酸等 溶液是溶質與溶劑 如水 的混合物,如鹽水 糖水 ...

小學六年級數學集體備課材料

應用題典型例題 張賁營中心小學張冠華 濃度配比應用題 怎樣解濃度配比問題 在濃度配比問題中,首先要搞清幾個與濃度有關的基本用語,即溶液 溶質 溶劑。溶劑是能使某種物質溶解的液體,溶劑一般指水 溶質是指能溶解在溶劑中的物質,如鹽 糖 石灰 硫酸 硝酸等 溶液是溶質與溶劑 如水 的混合物,如鹽水 糖水 ...

小學六年級數學集體備課材料

應用題典型例題 張賁營中心小學張冠華 濃度配比應用題 怎樣解濃度配比問題 在濃度配比問題中,首先要搞清幾個與濃度有關的基本用語,即溶液 溶質 溶劑。溶劑是能使某種物質溶解的液體,溶劑一般指水 溶質是指能溶解在溶劑中的物質,如鹽 糖 石灰 硫酸 硝酸等 溶液是溶質與溶劑 如水 的混合物,如鹽水 糖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