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發展

2023-02-02 17:30:02 字數 3298 閱讀 2549

考古和文獻記載說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國的文字──漢字,已經誕生並日趨成熟了。

早期的定型文字──甲骨文

中國的文字從出現至今,已經歷了早期的圖畫文字、甲骨文本、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印刷術發明後為適應印刷要求而逐漸派生出來的各種印刷字型等漫長的發展歷程。其中,甲骨文本被人們看作是中國最早的定型文字。

19世紀後期,在河南安陽,農民在耕地時偶爾發現了甲骨的碎片,他們把這些甲骨作為龍骨賣到藥房。2023年,古文本學家劉鄂在別人所服的中藥中,發現了這種上面刻有古文本的甲骨,便開始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本是商朝後期寫或刻在龜甲、獸骨之上的文字,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因為那時人們用被灼燙過的甲骨上的紋絡來判斷事物的吉凶。占卜完畢,就將占卜的時間、人名、所問事情、占卜結果,以及事後驗證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顯特徵的甲骨文。

甲骨文書體。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書、墨書的。刀刻的甲骨文本有的填滿硃砂,其字型與今不同,因此難以辨認。

現已發現的甲骨文本有四五千個。經過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們分析、判斷,能夠辨認的已近兩千。這些甲骨文本,多為從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象形文本,許多字的筆畫繁複,近似於圖畫,而且異體字較多。

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聲、假借的文字,從而說明文字的使用已經有了相當長久的歷史。

金文。繼甲骨文之後出現的漢字書體就是金文。由於這種文字多鑄各種青銅器上而得名,也稱為鍾鼎文或青銅器銘文。

至今所見最早有銘文的青銅器,為商代中期以後之物,銘文都很簡單,文字書體近似於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銅器銘文。金文是雕刻或鑄造在青銅器皿上的文字,常載於各種彝器、樂器、兵器、度量衡器、鑄幣、銅鏡和金屬印章之上。

其中以彝器之上載文數量最多。各種器物上的文字,較之甲骨文長且完整。字數少者數十字,多者數百字。

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載字二百九十乙個。現存字數最多的是西周遺物"毛公鼎",載文五百字。其次是戰國時期河北平山縣的中山王鼎,載文四百六十九字。

    再次是與中山王鼎同時出土的中山王方壺,載文四百四十八字。各種器物上的文字,多刻或鑄在器物的外面,但也不乏鑄於器物內壁者,甚至還有的刻或鑄在器物的蓋、柄、耳子、足、頸之上。真是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可見,手工雕刻技術發展到用於刻鑄金文,較之甲骨用途更廣,於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推動作用。

鐘鼎彝器等青銅器皿上的文字,有刻有鑄,但鑄多於刻。從工藝技術角度講,鑄要比刻複雜,難度也大得多。就其製作工藝論之,鑄需先制範,而范不僅需要刻,而且刻的是反體字。

鑄造出來的文字的質量,取決於刻範的好壞。只有範刻得好,范上文字筆畫的深淺適度、體式規範,鑄出來的文字才能達到預想效果。顯然,雕刻深度適宜的反體字,要比雕刻正體字對技術要求嚴格得多。

因此,金文的出現,是手工雕刻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據此,可以把金文看成是手工雕刻史上的乙個里程碑。

篆書。篆書又分為大篆和小篆,是漢字書體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

大篆在中國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對文字學的貢獻而言,以史籀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它始變古文,別創新體,以趨簡便。著有《大篆》十五篇。

大篆是相對於小篆而言的。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籀文"。

"籀文"乃據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今其文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小篆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其疆域廣而國事多,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用;加之,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一。乃命臣工創新體文字。

於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占有重要地位。

隸書。隸書始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為秦朝縣之獄吏,因得罪於秦始皇而被投入雲陽獄中。

他在獄中苦心覃思十年,損益小篆,作隸書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採納用之,遂拜其為御史。當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務多端,文書日繁,記錄事務單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種比小篆更為省簡、規範的文字,以便於書寫和鐫刻。

由於當時改簡小篆為社會亟需,勢在必行,致使隸書這一比小篆規範得多的新的字型應運而生,得以面世。

隸書文字。今人心目中的隸書,一般是指那種有波磔的、一橫一捺都拖著刻刀一樣的長長的尾巴的隸字。其實這只是隸字中的一種。

波磔並不是隸書唯一的特徵。隸書從出現到成熟,有著一段較長時間的演變過程,種類也多有不同。一般說來,普通稱作隸書的,主要有秦隸和漢隸。

秦隸是隸書的早期形式;漢隸則為隸書之成熟字型。人們通常所說的隸書,是指漢隸中的"八分"而言。"八分"是在秦隸之後,漸生波磔、歸於整齊、規範,轉化而來的。

隸書發展到八分,已經是姿致遒美、成熟,為人們喜愛而又得到長期使用之文字了。   隸書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演變,到了漢末魏初(公元三世紀初期),又出現了"真書"。真書又名"正書"、"今隸"(以區別於漢隸),也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楷書"。

楷書。歐陽詢、柳公權等碑帖的字。楷書,又名真書、正書、今隸。

楷書之"楷"者,法也,式也,模也。草書之名出於草率、草稿,楷書之名則反之。雖然篆書和隸書也有草寫者,以此而論,其工整者亦可謂之為"楷",但這裡所說的楷書,是指自成一體、現在通用的"楷書"而言,如歐陽詢、柳公權等碑帖的字等。

鍾繇的楷書文字。關於楷書的首創者,眾說不一。因為自魏、晉、南北朝,幾百年來的文字,是隸書中的八分與楷書筆意錯雜時期。

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由東漢王次仲所創。現存實物中,只有魏時期鍾繇的"賀克捷表"的法度可稱為楷書之祖。鍾繇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乙個楷書書法家。

今天的楷書,其筆畫端莊,波磔勢少,是由古隸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簡捷等脫化、演變而來的(注:章草指"用於章程文書之上者",是由八分隸再簡約其點畫,以便於書寫之字型)。從三國時期鍾繇作"楷書"起,這種字型一直沿用至今,被視為標準字型而為世人所喜愛。

行書。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體,這是後漢穎川劉德公升所造,即正書之變體,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稱之"行書"。自晉迄今,行書用處最大,用得最廣,一般性書寫幾乎均用之。

草書。草書,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沿襲多種古文本變化而成。草書本於章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道,因其多用於奏章而得名。

章草進一步發展而成"今草",即通常人們習稱的"一筆書"。今草字中的大部分均章草或行書趨於簡捷者。

漢字發展到草書一體,已近完美無暇。唐朝之後,雖又出新體,即張旭之"**"。但**寫出來他人多不能識,只能作為供人們欣賞的藝術品,但失去了它作為記載和傳播資訊的文字的作用。

鑑於此因,草書難以再向前發展。文字的發展只能另闢新徑,沿著新開闢的方向──印刷字型演進了。

漢字發展簡史 講義

即使只從商代後期算起,漢字也已經有了三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在這段很長的時間裡,漢字的形體發生過一些很重要的變化。一般學者把漢字發展史劃分為兩個大的階段,即古文本階段和隸 楷文字階段。前一階段起自商代後期 西元前14 前11世紀 終於秦代 西元前3世紀晚期 歷時約一千一百多年 後一階段起自漢代 西元前...

漢字的創造與發展說課材料

天仙學校 李華洪 尊敬的各位領導 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是天仙鎮中心小學的老師李華洪,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 漢字的創造與發展 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一說我這節課的教學設計與思路 一 說教材 點 本堂課的內容是人教版 品德與社會 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追根尋源,我上的是第四課的第一課時 漢字的創造與發展 教...

《漢字的創造與發展》教學反思

我講授了 漢字的創造與發展 一課,學生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他們了解了漢字的起源 演變 特點及與現實事物的聯絡,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課堂中,我採用了比賽讀的方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他們很快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我讓學生們進行表演,孩子們各個躍躍欲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充分發揮了學生們的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