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雷電關注安全》綜合實踐活動策劃課說課稿

2023-02-01 19:42:09 字數 5243 閱讀 4209

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內容是《探索雷電關注安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指導三(八)班孩子制定活動策劃表的一節課。

[主題由來]

之所以確定《探索雷電關注安全》的主題,是因為恰逢三月,陰雨連綿,經常伴有電閃雷鳴。就在三月三日,省氣象台還連續發布了兩個雷電黃色預警。不少孩子便萌生了探索雷電的想法。

而我正好利用大自然給我的這次好機會,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會孩子「關愛生命,關注安全」。通過學生的初期調查和主題確定課上的討論,我們確定了五個主題:雷電的特點、雷電的形成、雷電的危害、防雷避險的知識、遭遇雷擊後的急救方法。

[活動目標]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開展活動,制定乙份活動策劃表來指導行動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我的教學物件為三年級小學生,年級低,從來沒有制定過策劃表,更別說實地調查和訪問了。所以,我在學生開展各種調查活動之前,設計了這節活動策劃表的制定課。

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實踐,學生能掌握策劃表的主要內容,了解製作策劃表的步驟;鍛鍊團結協作的能力;感受集體的力量和合作的樂趣;也能夠為以後的綜合實踐活動積累制定計畫的經驗。

[活動策劃過程]

上課前,我想到學生大都只有七八歲,於是精心設計了三個教學環節:

第一:模擬實踐,學生初步了解活動策劃表制定方法;第二:分組合作制定活動方案。

第三:交流討論完善活動方案。希望通過模擬實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制定策劃表的知識。

在簡要回顧主題之後,我首先出示乙份完整策劃表樣本,介紹了策劃表的構成,再組內口頭商定策劃表內容。學生的表現在我意料之中,尤其是其中的活動目標學生確定起來是一頭霧水,組內發言陷入沉默。我打出準備好的簡化**說:

「你們從沒有制定過活動策劃表。所以,這次我們先從乙份簡化的策劃表開始。」

我問其中乙個組:「你們組確定研究的主題是哪乙個?」

廖浩文說:「我們研究遭遇雷擊後的急救方法。」

「那你們打算怎麼做?」

廖浩文回答:「可以通過上網來查資料。我到網上一用百度搜尋,就可以了。我雷電的資料就是網上找到的。」

魏源:「也可以到圖書館去找雷電的書。還可以到書店去找。我經常到書店去看書。」

樊紳:「還可以去問別人。」我馬上提公升她的回答:「對,象小記者一樣採訪。」

我問:「你們打算先做什麼?再做什麼?」

廖浩文:「先上網查資料,再去圖書館,接著去採訪。」

我繼續問:「需要準備什麼工具和材料嗎?」

廖浩文:「去圖書館和採訪得帶上筆和筆記本。」

徐金鍵:「採訪還可以帶照相機。」

我邊聽,邊依次把他們的話填入我事先設計的活動策劃**中,高興地表揚他們:「看,你們的發言已經把策劃表裡很多內容都填好了。大家找找,策劃表包括哪些內容?」

學生說:「必須要有活動步驟,因為如果沒有步驟的話,就不知道先幹什麼,後幹什麼。大家就做得亂七八糟。」

「必須要有活動主題,要不然就不知道去調查什麼內容。」

還有的發現了「成員分工」和「工具材料的準備」。

文歌找到了「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怎樣解決」。

我對文歌的回答做出評價:「對,因為我們還小,很多事情做不到,也會遇到很多困難。所以,需要事先設想困難,小組成員一起想辦法。

也可能需要家長、老師或專業單位、**部門甚至整個社會的幫助。善於尋求幫助是完成一次活動很重要的能力哦。你們覺得,在自己的活動中可能遇到什麼困難呢?

」回答是五花八門。有的講不知道上網,有的說不知道圖書館在**,有的不知道怎麼照相,還有的說不敢去採訪。當廖浩文說:

「我們去觀察雷電的話可能有危險,會受傷!」,我心裡暗喜:這不正好是提醒孩子注意安全的好時機嗎?

我誇讚廖浩文很有保護自我的意識,提醒大家:「雷電的威力很大,可千萬不能近距離觀察雷電或做雷電的實驗。」接著就詢問廖浩文有什麼解決辦法沒有。

他說:「可以讓爸爸媽媽陪自己從遠的地方觀察。」於是,我在**中記錄了他的回答。

接下來就是細化「活動步驟」和 「成員分工」這二個方面。只有詳細周密地確定了這兩個內容,活動策劃才有可實施性。

我請同學們思考上階段生成的策劃表:如果廖浩文組的組員拿著現在這份活動策劃表,能夠順利地開展研究嗎?

孩子們的小手像雨後春筍一樣豎立起來。有的說:「這個活動步驟裡面,每一步都沒有寫清楚什麼時間去做。

」有的說:「沒確定到**去上網,也沒有說是到哪個圖書館。」還有的說:

「採訪時去採訪誰呢?到哪去採訪啊?」很多的疑問紛紛提出。

於是,我一邊詢問同學如何完善每個步驟,一邊就在策劃表上進行修改。修改後,第一步從原來的「上網查資料」變成了「3月7日星期六各自上網查關於防雷避險的資料。蒐集的資料列印乙份,在星期一上學時交給整理員。

」第二步從「去圖書館查資料。帶筆和筆記本。」改成「3月8日星期天下午2:

30在學校前門口集合,去湖南省圖書館查資料。帶筆和筆記本做筆記。」第三步從「去採訪。

帶上筆和筆記本、照相機。」補充成「星期六上午9:00去湖南中醫附一醫院採訪醫生。

帶上筆和筆記本。攝影員帶照相機。」

修改完後我總結這一步指導的重點:「制定活動步驟必須具體詳細,讓任何乙個組員拿到手上都能知道什麼時候要做什麼,該怎麼做。有時間、有地點、工具和材料準備、採訪物件等。」

這個時候,有個孩子迫不及待地舉手問:「老師,成員分工那裡還沒有填呢!」在活動策劃表中,「成員分工」這一項最容易因為個人喜好而發生分工不勻和不恰當的情況。

為了讓學生明白分工一定要合理的原則,我**了一段小錄象,這是在主題確定環節中小組成員採訪的內容,意圖通過對錄象中幾個學生的表現,發現最適合做採訪員的人選,來引出成員分工要遵守的原則。

看完錄象,我問:「覺得他們各自採訪得怎麼樣?」

「他們採訪時聲音都不洪亮。」

我接著問:「相比之下,誰的聲音最洪亮?」

「是朱旖婷和熊澤輝。」孩子們回答。

「還有其他看法嗎?」

「他們問問題很害羞,不大方。」

「那誰最大方呢?」

經過學生推舉,認為熊澤輝最大方。此時,我問:「如果他們這個組選採訪員,你們覺得誰最適合?

」毫無疑問,大部分孩子選擇熊澤輝。我追問:「為什麼選他?

」楊若漪說:「因為他膽子最大,除了提問聲音洪亮,說得清楚,他還和老師對話了。一點不緊張。

」我趁機總結方法:「對,採訪員就應該選吐詞清楚,大方得體的。」再提出問題:

「其他幾個分工需要什麼條件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提煉了以下要求:組長管理能力強,人際關係好。

記錄員書寫工整,做事認真。攝影員能熟練使用攝影工具。整理員耐心細緻,會寫文章。

資料員能快速全面查詢資料。

光說不練是假把式。為了讓孩子們理解方法後實踐,我提議大家為廖浩文組組員來分工。

「廖浩文做事認真,樂於助人,當組長合適。」

「胡佳俊會畫畫,參加學校攝影比賽得了獎,當攝影員不錯。」

「湯加儀字寫得漂亮,當記錄員挺好。」

「徐金鍵會畫畫,會寫文章,讓他當整理員。」

「魏源看書多,會上網,可以當資料員。」

「樊紳當採訪員。她膽子大,作文也寫得好。」

孩子們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沒想到他們對同學這麼了解,安排的工作和我的想法都差不多。看樣子,「分工要合理」對他們來說應該不難了。所以,我填寫好「成員分工」這一項後,放心地對學生說:

「現在這份策劃表就是同學們一起制訂出來的。相信在你們的集體智慧型下,一定能把自己組的策劃表做得更好!接下來,就開始以小組為單位,制定你們的活動方案。

」隨著孩子們的歡呼,每組的六個小腦袋一下子就湊到了一起,傳出嗡嗡的討論聲。我很有成就感地聽著他們熱烈地討論。時不時湊過頭去看看他們寫了什麼。

可好景不長,在教室前方的楊若漪組傳來了爭吵聲:「我想當採訪員!」「我也要當採訪員!

」我急忙走過去。原來是張敦驥和周潤兩個人為了當採訪員而互不相讓,激動得臉都紅了。我心裡嘀咕:

怎麼指導了孩子分工的方法,還會出現問題呢?於是我趕緊先平復他們的情緒,再詢問原因。原來是他們都想當採訪員,而且兩個人都具備做採訪員的條件。

組裡面不好確定。是呀,這確實是分工中存在的問題。我馬上請同學們暫時停下討論,提出了這個突發問題:

當成員分工發生衝突時要怎麼解決?駱奕組的成員說:「我們組也有這樣的情況,劉惠源和凌澤宇都想當採訪員,不過劉惠源除了可以當採訪員,她的媽媽很會攝影,而我們組正好缺攝影員,所以她就當了攝影員,凌澤宇當採訪員。

」我覺得,這個組的孩子真的很棒,他們不僅懂得各盡其才,還會合理分配,組員之間也很合作,互相體諒。這個方法借鑑給楊若漪組,不知道能否解決問題。沒想到,有了其他組的榜樣作用,組員馬上提議張敦驥當資料員,因為他媽媽是大學圖書館老師,可以幫他找很多資料。

張敦驥也同意了這個提議。這時,我心裡的石頭才落了地,成功地處理了一次爭吵,而且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會了合理分工的乙個方法。

隨後的小組制定過程恢復平靜,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經過努力後,一張張沉甸甸的綜合實踐活動策劃表誕生了。但是在巡視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還是遺漏了很多細節。

不過,問題就是在不斷發現中解決的。於是我用投影儀展示各組的策劃表。問:

「他們**做得好?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和完善嗎?請每個組的記錄員認真聽取發言,做好本組修改建議的筆記。

」首先看的是駱奕組的**。

孩子們找到的優點有:「第二步說了到中醫附一醫院的急診科採訪專科教授,如果只說去採訪醫生,那找到的醫生不一定知道雷擊的知識。急診科醫生就很清楚了。」

也有的說:「他們在策劃裡設計了做觀察記錄卡和雷電小檔案,這點很好。」我覺得這個孩子發現的內容值得大家學習,因為資料收集來以後,必須要進行整理才能有助於研究問題。

而且一定要確定好整理成什麼形式,組員收集和整理就更有針對性。於是,我用課件展示在主題確定課中同學們採用的資料呈現方式。有**集、觀察記錄表、採訪記錄本、採訪錄象、小檔案、觀察錄象等。

學生也發現了很多不足。比如:

「第二步裡的『我』是誰。要寫清楚名字。」

「要帶工具,是帶什麼工具,要寫清楚。」

「這麼多圖書館,是去哪個圖書館。」

「他們雖然定好去採訪急診科醫生,可是要問急診科醫生什麼問題呢?」

面對這每乙個疑問,我一一評價:「對。參加成員要明確,把『我』寫成名字。

圖書館要確定具體位置。工具要落實。尤其是採訪醫生什麼問題得想好。

如果沒想好問題,到了採訪時會發生什麼情況呢?」有的同學說:「會緊張,不知道說什麼。

」也有的說:「會害怕,不敢再採訪了。」還有的說:

「你問得太慢,醫生不會讓你採訪了。因為醫生要看好多病人。」

此時我並不急於評價他們的回答,而是決定用事實來說話。我點出文歌同學的一段採訪。看完後,我讓她說說自己表現得怎樣。

她說:「我覺得自己表現得不夠好。提問的時候有些結結巴巴。

」我便追問道:「你覺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她回答說:

「是因為我緊張,一下不知道要問什麼。」我問:「你在採訪前想好要問什麼了嗎?

也就是採訪提綱。」她不好意思地回答說:「沒有。

」這時我才總結說:「確實會這樣,我們都知道不能打無準備之仗,那一定打不好。所以在實施採訪之前,要有成員設計採訪提綱這個步驟。

然後才是正式採訪。」

綜合實踐活動《關注生物入侵》活動案例

關注生物入侵活動報告 羅山縣子路初中 魏莉 一 調查背景 生物入侵 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外來生物在其原產地有許多防止其種群惡性膨脹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敵的作用十分關鍵,它們能將其種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數量之下。因此,那些外來種...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之探索

三 開拓創新能力提公升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意問題設計的開放性。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例如,到足球場看球賽,進場票價為 大人每人30元,學生每人24元,10人團體票200元。有5名教師和53名學生看球賽,請你設計幾種購票方...

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探索

摘要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它承載著新課程的意蘊,突顯出教師的課程意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面向學生生活,開發活動主題面 向社會生活,開發活動主題 走近大自然,開發課程資源 與學校生活相結合,豐富課程內容 利用各類節日,開發活動主題。關鍵詞 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