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外語教育的可行性與優越性

2023-01-04 12:00:05 字數 2553 閱讀 2310

華南師大教科所萬晉卿)

關於對學前兒童進行外語教育的問題,至今國內仍有不少人堅持反對的態度。反對的理由主要有兩個:一是認為這樣做會給兒童自身的成長平添困難,特別是會防礙他們母語能力的正常發展;一是認為學前兒童說外語只能通過非正規的習得方法而不能通過正規的學習方法去獲得,而目前缺乏習得的條件和環境,故不宜提倡對他們進行早期外語教育。

上述兩個理由實際上亦不能令人信服。第乙個理由由來已久,幾乎已成不刊之論。因為無論從經驗上看還是從理論上看,外語學習的確可能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

從經驗上看確有許多個案說明,學外語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多少都碰到過兩種或多種語言「打架」的情形,更不要說處於認知發展期的學前兒童了。另外,外語學得好的人當中,少數人的崇洋媚外思想與奴化作風似乎的確也多一些;事實上,不少國家的外語教育政策與留學生教育方針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這一點。從理論上看也是如此,母語對外語教學確有負遷移的干擾作用,反過來說,過早學會的外語也可能對兒童母語能力的發展不利。

如果從狹隘的愛國主義和階級鬥爭的角度考慮問題,學齡前兒童不學外語,似乎可以保護本民族語言的純潔,使兒童幼小的心靈免受外語及隨之而來的外國文化的影響,以利更好地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

我們並不否認上述觀點的實在性與實用性。儘管它只是反映問題的乙個方

。一種非正式的學習,多是指兒童在母語環境中:耳濡目染地、自然而然地、高高興興地、不知不覺地學會本族語的基礎,主要是習得音位、語調、日常交際用的詞彙與話語結構。

雖然其它方面的語言能力兒童是很難習得的,但他們習得的言語會終生難忘,對其以後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大有好處。

「兒童早期言語的特徵是,有規律地(即受規則支配)偏離所學習的**語言的規範」。這裡所講的「規則」,就是喬姆斯基所說的兒童習得母語時所自覺使用的「天賦語言習得機制」,即通過普遍觀察得到的人腦中遺傳下來的「生成語法」。儘管這種機制或語法的神經生理基礎至今尚未完全探明,但兒童心理語言學家對多種語言習得過程的實驗研究,業已證明人類語言中這種普遍語法的存在,而且已成功地應用到人工智慧方面,例如伍茲·的「擴充轉移網路」。

語言習得理論認為,兒童從父母和周圍的人那裡聽到的數量有限的話語發展到能理解並說出數量無限的新話語,這是後天學習激發先天遺傳機制的結果。由此我們進一步想到,近來的許多研究表明,精神方面的特殊的後天獲得的能力跟生理方面的能力一樣,也可以沉積為遺傳基因的屬性並使之普遍化,看來這也是符合人類進化的辯證法的。正是因為遺傳基因的共性,「理性主義者」的喬姆斯基才從行為心理學的結構主義轉到認知心理學的轉換生成語言學,從而使語言習得的理論更加完善。

同時,遺傳基因的個體差異,也給因勢利導的「因材施教」教育原則提供了生理基礎。

語言習得理論並不是喬姆斯基的「專利」。語言之可以自然習得,這種現象從語言產生的同時就已經出現了。作為一種理論的總結,它無疑得益於前人的研究,因此它應當包孕傳統語文學、歷史比較語言學和結構主義語言學的貢獻。

例如,在習得過程中,除了強調對內在機能的激發以及自然環境中的直覺感知以外,也應當重視比較語言學的母語對外語的正負遷移作用(如對學前兒童不宜同時使用兩種語言說話),特別是要重視結構主義語言學所提倡的通過重複積累經驗與通過模仿形成習慣的學習方法,更要重視功能學派的交際法與情景法,等等。總之,語言習得的內涵與外延很廣,我們不能顧此失彼,以新替舊,以一概全。認識偏頗與缺乏全域性和發展的眼光,是人性的乙個弱點,其實質是為我主義或唯心主義,而其根源則是對人生短暫現象的功利主義反應。

從發展的眼光看,語言習得的物件還不止是語言的離散性和規則性,更重要的是語義在語用中的模糊性與個人運用語言的特殊社會心理特徵。這是深不可測的底層,反映了語言的本質。例如黑色幽默,言不為心聲、文不如其人、話中有話、口頭禪以及行話、黑話與悖論,等等,光從結構上進行形式分析,恐怕難以領悟其中奧妙。

從目前人工語言對自然語言的**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情形來看,上述種種「言外之意」看來也只能通過習得逐漸獲得理解。音、形、義的統一體可望由人和機器的學習得以被譯,而音、形、義的非統一體則要依靠習得才能弄懂;因為前者是有序的系統,而後者是無序的或有序與無序交叉的系統。有序的東西比較容易看出因果關係,無序中的因果關係就好似隔霧觀花。

當然,正如丹麥歷史語言學家維爾納在多前所說的「沒有乙個例外無規律」,語義的非規則構成或語義的異化,也是可以找到它的原因的。如果不是這樣,語言思維與交際功能就不可思議。我們認為這方面的研究可以納入語**釋學的範圍,語**釋學應當成為現代語言科學的前沿陣地。

如果在這方面能夠攻克幾個堡壘,無疑會促進人工智慧的發展,同時給語言習得理論輸送新的血液。

學前兒童的語言習得是整個語言學習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它主要是指習得母語抑或第二語言的言語,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為語言習得有乙個臨界期或「敏感期」。這兩個術語的意思都是模糊的,有的說是歲到歲(且不說歲是從受精卵形成之時算起還是從出生之時算起),有的說是—歲,有的說是—歲,有的說不超過歲。

我們認為,如果說有臨界期,還是以不超過歲為宜。不過從實踐經驗上講,臨界期內的損失是可以在臨界期外得到彌補的。例如我的一位同事蔡先生,他是朝鮮族人,解放初期念高中以前他從未接觸過漢語(外語)即使上高中除了語文課也很少聽說漢語,只是在大學才開始真正進入漢語的「海洋」,而此後他的漢語水平跟我們的大學畢業生毫無二致。

不僅如此,他的日語和英語都是在臨界期以後自學得來的,而且日語口語堪稱一流。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太太多歲,來廣州之前根本不會說漢語,但—年之後卻跟我們說得一樣好。這種例子屢見不鮮。

*****前大多數學校是從高中為起點教外語,現在很多外語人才就是這樣過來的。

殘疾兒童學前康復教育中心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附件 1.關於專案開展前期工作的函 2.專案用地手續 3.規劃許可證 4.節能批覆 5.環評批覆 6.資金 證明材料 附圖 1.總平面布置圖 2.專案平立剖面圖 1.專案名稱 四川省聾兒語訓中心建設專案。2.專案業主 四川省殘疾人聯合會 簡稱省殘聯 是省 批准的全省殘疾人事業團體,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教育券制度在幼兒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 張超 廣西教育 a版 2013年第02期 關鍵詞 教育券制度幼兒教育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450 9889 2013 02a 0004 02 教育券是指 把教育經費折算成一定數額的有價 即教育券 發給每位學生,家長可為子女選擇任何學校就讀,不再受學區的限制。而學校...

我校開設設計教育學科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一.設計教育學科可行性分析 1.社會背景分析 2.社會資源分析 3.策略分析 4.設計教育學科師資優勢分析 二.設計教育學科的基礎定位 1.創辦宗旨 2.經營模式 三.投資及效益 四.教學專案 1.理論教學專案 2.實踐教學專案 設計管理 基礎培訓 平面設計培訓 五.辦學的設計機構及廣告公司 3.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