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

2021-08-28 07:05:42 字數 4555 閱讀 9165

《08 師德規範》中第三條,關愛學生中要求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

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過: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一位教師曾經說過:

如果沒有愛,教育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熱愛學生是教師所特有的一種職業情感,是良好的師生關係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師應具備的道德品質。

一、師愛是學生成長的力量之源

關愛學生,是指教師能從高度的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出發,關心愛護學生,嚴格要求教育學生,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1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成長的力量之源,是激發學生向上的動力。 教師對學生的愛,與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有所不同,它並非**於血緣關係,也並非**於教師的某種單純的個人需求,而**於人民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於教師對教育物件的正確認識、滿腔熱情和無限希望。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成長的力量之源,是激發學生向上的動力。

教師所面對的是渴望認同、渴望呵護與關愛的稚嫩的心靈,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乙個信任的目光,乙個愛撫的動作,都會給學生以情感上的滋潤,行為上的激勵,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愛的情感猶如師生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梁,又如涓涓細流,進入學生的心田;它像一場春雨,能滋潤乾枯的荒漠,萌發一片綠洲。

2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僅是是對心靈的呵護,更是一種激勵、一種引導 ;教師對學生的愛,能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人格形成,能影響學生的職業選擇和人生道路的轉變。教師對學生的愛和情,既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表現,又是一種教育手段,在塑造學生的靈魂和人格中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對學生的影響之深遠是教師自己都始料不及的。熱愛學生,這是教師職業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那麼,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愛呢?教師熱愛學生具有職業性、無私性、原則性和全面性的特點:從職業性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在從事教育職業的過程中產生的,是一種崇高的愛;從無私性看,教師通過辛勤勞動,把自己的知識、能力奉獻給學生,用自己的心血哺育下一代,不圖回報,是發自內心的,不摻雜任何個人雜念的,心甘情願的;從原則性看,教師熱愛學生不是溺愛,也不是遷就學生的錯誤,而是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嚴慈相濟;從全面性看,教師不僅要在生活中關心每名學生,還要關心每名學生的全面成長,做到不偏愛,一視同仁,公平公正。

總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世界上一種特殊的情感,是一種不計回報、無私的、神聖的愛。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怎樣才能做到熱愛學生呢?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乙個好教師意味著什麼?

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乙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教師關心愛護學生,要做到:

第一,了解和信任學生 。學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從表面上看,學生之間似乎差別不大,但實際上,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與眾不同的一面。

如果教師不了解和信任學生,就不可能有對學生真正的愛,也談不上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為了教書育人,教師既要了解學生的過去和現在,又要了解學生成長的家庭生活環境和經常接觸的各種人和事;既要了解學生表現在外的優缺點和特長,又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包括他們的苦惱和憂愁。只有全面了解和信任學生,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教育,才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第二,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往往會把自己的苦惱、心事和秘密隱藏起來,不願意對家長或老師說,只是遇到自己無法解釋和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才找人訴說、請教和指點。因此,一位好的教師應當主動與學生做知心朋友,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包括內心世界的苦惱與憂愁。

這樣,教師才會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學生。

第三,愛護每一名學生 。教師教書育人,是為了學生的未來。作為教師,應該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從心裡充滿對每一名學生的愛。

儘管有的學生有毛病甚至有越軌行為,儘管他可能給教師帶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教師對學生的愛要始終如一。教師關心熱愛學生,會由此產生熱愛教育事業的崇高道德情感;贊可夫說:兒童對於教師給他們的好感,反應是很靈敏的,他們是會用愛來報答教師的愛的。

學生得到教師的愛,會將其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增強信心,健康成長,從而也會熱愛和尊敬教師,使教師的威信大大提高。

第四、對學生嚴慈相濟 。教師對學生的愛,要與「嚴」緊密結合在一起。要嚴得合理,嚴得適當,不遷就學生,不放任學生,也不溺愛學生。

也就是說,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符合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學生的實際和 21 世紀對一代新人的需要;要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習進步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學生經過努力能達到,能接受,並能自覺切實執行的。

一是要嚴而有理。 所謂嚴而有理,是指教師對學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要符合黨的教育方針,都要有利於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利於學生學業的進步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學生是方方面面都正在成長的「未熟人」,在校期間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錯誤:

有的學生粗野,無禮,不尊重教師,不聽勸告;有的學生在同學中吵鬧大家,惹是生非。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常常是恨鐵不成鋼。有的教師能耐住性子,穩住情緒,用智慧型和道理說服學生。

但是,有的教師有時火氣一下子上來就會對學生進行體罰。這種情況和行為表面上看是為了嚴格要求學生,實際上卻有害於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要堅決杜絕這種做法,否則便是違背教師道德的。

愛因斯坦曾經指出:「如果學校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恐嚇和人為製造的權威上,那是最糟糕不過的了,這樣的反常制度會扼殺學生的健康情感和直率性格,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的真愛要體現為既對學生有種種嚴格、嚴厲的要求,又不損害學生的生理心理,讓學生心服口服,心甘情願地接受。

二是要嚴而有度 。這一點是指教師愛學生,對學生提出的各種要求都符合他們的身份、年齡和特點,如果離實際情況太遠,要求過高,學生無法達到,這種嚴格也就毫無意義。雖然年齡差不多,又同在乙個教室,但由於多種因素所致,學生的思想水平、認識水平、知識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會完全相同。

因此,嚴格要求必須防止「一刀切」。有的要求對於多數學生來說可能是適度的,但對於後進生來說可能是他們努力也難以達到的,而對於好的和優秀的學生來說又顯得偏低。所以,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要區分對待,適度地要求學生,這樣才會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三是要嚴而有方 。伊索有一則寓言:太陽和風爭論誰比誰強壯。

風說:「當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外套的老人,我可以比你更快地讓他把外套脫下來。」說著,風便用力對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來。

但是它越吹,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緊。風吹累了,太陽從雲後走出來,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沒多久,老人開始擦汗,並且脫下了外套。

於是,太陽對風說:「溫和與友善永遠強過激烈狂暴。」 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能否收到顯著成效,關鍵在於方法。

要求學生這樣做那樣做,卻不管學生心理感受如何,「我講你聽,我打你通」,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學生即使表面上在聽,在順從,內心也不會服氣,與教師的心理距離會越來越大,甚至會對教師產生反感。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也要採取耐心、疏導的方法,要寓教於教學之中。寓教於各種活動和師生的接觸之中。

只有方法得當,嚴格才能在教育中奏效,才能培養和訓練出出色的學生。

四是要嚴而有恆 。所謂恆,就是要堅持長久。對學生的嚴要求絕不能時有時無,要保持一定的穩定性。

既然已對學生提出某種較高標準的要求,就要要求到底,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要常督促,常檢查,把要求落到實處,直至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作風。教師最忌對學生一時緊一時松,說了就不再檢查,再無動靜,以後再怎樣要求,學生都不會重視,教師的威望也會因此受損,教育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五是要嚴中求細 。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洛奇曾說:「每一種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親般的眼睛時時刻刻準確無誤地從孩子眼、嘴、額的動作中來了解他們內心情緒的每一種變化。

」「細」就是不放過所能了解和察覺到的任何問題。在紛繁的工作中,教師要盡力抽出時間多聽,多問,多看,多想,從生活、學習、思想、勞動、工作、活動以及家庭等多個方面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善於從細節處發現潛在問題,及時引導和規範,防患於未然,避免釀成大錯。「細」本身就是愛。

二、在尊重中走入學生的心靈

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尊重和理解首先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沒有平等也就沒有尊重和理解。

相對於教師來說,學生的年齡一般都較小,知識水平、生活經歷等也肯定不及教師。但作為一位教師,要懂得在人格上學生與自己是平等的。在現實的學校生活中,許多教師對待學生表現出不平等,不論學生感受如何,也不論對錯,不高興就劈頭蓋臉狠狠地訓斥學生,而且諷刺、打擊甚至體罰,結果使許多學生畏懼教師,對教師敬而遠之,有心事,有苦惱,有秘密都講給同學和夥伴,而從不敢向教師傾訴。

這種現象很普遍,它使師生關係出現障礙,為教育活動增加了難度,削弱了教育效果和質量。

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一定要平等地對待學生。一方面,教師要把學生當做乙個有思想,有感情,懂得善惡的人來看待,對他們以誠相見,以朋友相知,與他們建立真正的師生感情。另一方面,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特別是在先進生與後進生之間要一視同仁,絕不能對學習好的高看一眼,對學習差的就不理不睬,漠不關心。

這樣會傷害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長,也會使整個教育活動受到不利影響。

平等地對等和尊重學生,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只有關心人的尊嚴感,才

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來說,就在於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都渴望得到教師的尊重和信任。

因為教師的尊重和信任,會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品德、才華、能力得到承認,從而增強前進的信心,獲得前進的動力,自覺地向著更高的目標發展。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師愛是學生成長的力量之源,是學生成長的動力,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同於父愛,母愛,是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是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表現,是發自內心,是不求回報的。關愛學生,是指教師能從高度的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出發,關心愛護學生,嚴格要求教育學生,為國家 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社...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

國力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而承擔培養人才重任的就是廣大人民教師。教師是學校教育職業的重要實施者,怎樣去培養,培養出什麼樣的人,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強盛。只有成為乙個好教師,才能培養出好人才!那麼,作為高校教師,怎樣才能成為好教師呢?乙個名師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師德。愛,則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它...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

國力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而承擔培養人才重任的就是廣大人民教師。教師是學校教育職業的重要實施者,怎樣去培養,培養出什麼樣的人,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強盛。只有成為乙個好教師,才能培養出好人才!那麼,作為學校教師,怎樣才能成為好教師呢?乙個名師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師德。愛,則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