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觀後感

2021-03-03 20:27:27 字數 3095 閱讀 8049

篇一:孔子》觀後感

《孔子》看完了,我的真實感受是:腦袋一片空白。

據說,是近年的「國學熱」催生了電影《孔子》。胡玫拍《孔子》是想說什麼呢?是講聖人偉大的一生呢,還是宣揚他的儒學思想?

我發覺,看完了非常困惑,因為電影講了乙個文武雙全、心地善良、喜歡周遊列國但又有點狼狽不堪的孔子,他是個好人,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跟著他,為什麼會被稱為「萬世師表」或者思想家。這讓我迷惑不已:這是誰啊?

其實,孔子挺可憐的。在世時,無人識君。人走了,被當做神像,供奉著。

可笑的是,需要時抬得很高,不需要時,一腳踩在地上。都說是「獨尊儒術」,其實,統治者只是將之作為幌子,骨子裡還是法家那套東西:功利、實用。

我倒覺得,孔子應當是個和藹、睿智,喜歡笑眯眯談天說地的好老師,不在意物質的匱乏,整天樂呵呵過著日子。如果電影從這個角度去講述,也許更能接近真實。但是,這肯定不是部商業電影了,有誰去看呀,沒情節、沒高潮、沒焦點。

所以嘛,本來就別拍《孔子》了,中國人實際上哪信這些玩意兒。儒學那套東西歷朝歷代都是用來標榜的,真正相信並身體力行的,往往被視為怪物,比如海瑞海青天。在這個信仰虛無的時代,主題虛無的《孔子》成為當下人們思想最真實的寫照。

篇二:孔子觀後感

春秋割據,各國戰亂,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這樣的亂世中。他和他的**們顛沛流離,周遊列國十幾年。一直未曾放棄的是禮義仁和。

我帶著並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這部影片。兩個多小時,和場內的觀眾一起,很安靜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

但孔子帶給我的,不僅是故事和情節那麼簡單。他留下的,是乙個形象,一種精神,連同他身後的**一起,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你感覺到的必定是如海濤般的千軍萬馬,統領著乙個時代。

電影中孔子出身於當時乙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型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程序。然而就像歷史上的其他聖賢早年的經歷一樣,彼時孔子的時代還未到來。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型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政治理念破滅於現實之前。

隨後孔子為了理想率領眾**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想與整個時代抗爭,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間,不容其主張。他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也曾被捲入政治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於晚年返鄉祖國――魯國,他歸而不隱,不懈於教育**眾人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

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獻祭的戲,十分精彩。朝堂之上發哥舌戰群儒,圓形的會場,不知道當時是不是這樣的,整個場景很像古羅馬元老院或者現在英國議會,呵呵,對待公山狃這種小人,最經典的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給個話啊」,展現了孔子的從容和智慧型,更大是幽默。

另外就是老子和孔子那段仙境般的對話,也可在歷史上找到印證,史書中有關於孔子向老子請教學問的記載,而電影中編劇為了劇情的需要,讓孔子去回憶他和老子的對話,此情節並無不妥,反而可以從他們的對話中表現了儒道兩家思想的同異。

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鍾愛的**,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

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給出了負面的評價:矯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動了,我相信顏回不顧生命,甚至都沒有想到生命,反覆潛入水中挽救竹簡的那一刻,很多觀眾也落淚了,我也相信當孔子一直抱著死去的顏回不肯放手的那個場面,震撼了萬千人。

給我印象較深的是孔子的**顏回之死,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之一,顏回為了搶救夫子的書簡,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這點讓我很感動,在顏回的眼中,孔子的書簡比自己的命都重要,仔細想想,正因為後來有著無數個顏回,我們現在才可以領悟到孔子的精神。當我看到孔子抱著顏回的屍體大哭,**們勸他:已經三個時辰了,已經緩不過來了。

可是夫子依舊抱著,那個場面真的和悲慘。還有就是子路之死,子路其實是乙個有勇無謀的人,但是他始終記著夫子的教誨,直到死的那一刻,仍記著夫子說過的:「君子正其衣冠」。

夫子得知子路的死後,喪徒如喪子,但是夫子沒有讓淚流下,夫子依然很欣慰,欣慰的是自己的**雖然沒有如償所願,但已得為仁。

我從電影《孔子》中感受到,我們應當學習孔子鑽研學問的嚴謹態度,以及「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素質,成為乙個有學問、正直、光明磊落、對國家有用的人。

篇三:孔子觀後感

《中國文化概論》課上,我們**了影片《孔子》。東周末年,周室王朝朝不保夕,各諸侯國割據一方,常常為了爭霸而互相爭戰,老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孔子(前551——前479)就生活在這個時代,為了理想,他奔走在列國之間,>孤獨地和整個時代抗爭。

沒有人會否定孔子的才智,他不費吹灰之力幫魯王收回汶上三城;沒有人會否定孔子的人品,他為救陪葬的漆雕弓而向這個慘絕人寰的社會發起犀利的攻擊。這樣乙個偉大的人,卻屢屢失措。他懷才不遇,**國相僅僅百餘天;他被人誤解,引起很多人的冷嘲熱諷;他窮困潦倒,甚至一度差點餓死,只能以琴樂代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或許孔子的時代真的還沒有到來!

影片中有很多感人的情節。在白雪茫茫中,當孔子與**行經冰河時,冰裂開了,顏回與滿車的竹簡陷入冰窟。顏回為了打撈竹簡,不顧冰寒,一次次的潛入水底,孔子痛哭流涕,那個一簞食、一瓢飲而能自得其樂的文弱書生的形象頓時顯得無比鮮明,我的眼睛濕潤了。

顏回死後,孔子抱著他的屍體久久不肯放手,這是孔子一生最大的痛。孔子的另乙個**子路在衛國內亂時,為護幼君,血戰眾敵,慘死亂軍刀下,他死前說:「夫子說過,君子就是死,也要正衣冠。

」孔子最鍾愛的兩個**,一文一武,心甘情願的以生命扞衛了「禮」的尊嚴!

孔子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但是他的人格魅力卻讓他的學生們緊緊追隨。到底是一種什麼力量支撐著孔子?或許正如電影中南子所說:

「世人都知道夫子的痛苦,但沒有人知道夫子在痛苦中達到的境界。」

或許孔子已經預料到後世對他的評價,孔子說:後人理解我,因為《春秋》;後人誤解我,也因為《春秋》。我想這與大家對國學熱的態度一樣吧。

近年來,國學熱開始興起,國學、國學閱讀和國學教育幾乎成為人們談論思想文化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各種解讀國學的書籍爭相出版,各種品說國學的節目也陸續開播,世界各國開辦孔子學院,甚至奧運會上也高呼孔子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國學熱的興起,正說明了大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

國學是一種智慧型的發酵和歲月的沉澱,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哲理,只有細細品味,或許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真諦。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溫故而知新」或許就是對國學的最好詮釋吧!

真熱愛,源於真了解。了解孔子,了解國學,傳承文化血脈,中國才能真正實現文化現代化。

孔子觀後感

片中顏回之死是因為救落水的書簡,這是電影的藝術手法,因為歷史上並無記錄說顏回是這樣死的。史記 仲尼 列傳 中說 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家語 也說他 年二十九而發白,三十二而死。而因為史書記載 賢哉回也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可以看出大概是因為營養不良導致身體虛弱,...

《孔子》觀後感

物聯網1302班 20135203 曹豔萍孔子這部電影的發生時期是在春秋時期,剛開始的時候,孔子鬚髮花白的靠在牆上訴說著自己沒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已經表達出了他坎坷不平的一生了。剛開頭的時候孔子還是意氣風發,被魯國國君委以重任當上了大司寇,甚至為相,他也勵志實現自己天下大同的理想,但是我個人認為他有點...

《孔子》觀後感

電影中孔子出身於當時乙個小諸侯國 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型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程序。然而就像歷史上的其他聖賢早年的經歷一樣,彼時孔子的時代還未到來。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型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政治理念破滅於現實之前。隨後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