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講義

2021-03-04 05:25:05 字數 5343 閱讀 5908

第一講解讀情緒秘密

一、什麼是情緒

(一)認識情緒

1.情緒的含義

關於情緒的定義,歷史一直存在眾多的爭論。人們通常以憤怒、悲傷、恐懼、快樂、愛、驚訝、厭惡、羞恥等反應來說明情緒。中國人常說的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也可以被稱作情緒(emotion)。

情緒總是同人的需要和動機有著密切的關係,如人的某種需要得到滿足或目的沒有達到時,他將會產生愉快或者難過等等感受。因此,一般意義上講,情緒(emotion),是指人們在內心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心理體驗,或者說,是人們在心理活動中,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是人腦對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係的反映。

2.情緒的要素

→情緒的生理變化

在不同的情緒狀態下,人生理上的心律、血壓、呼吸乃至人的內分泌、消化系統等,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例如,人在焦慮狀態下,會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人在恐懼狀態下,則會出現身體顫慄、瞳孔放大;而在憤怒狀態下,則會出現汗腺的分泌增加、面紅耳赤等生理特徵。這些變化都是受人的自主神經支配的,是不由人的意識所控制的。

因此,情緒狀態下的這些變化,具有極大的不隨意性和不可控制性。例如,當我們遇到考試失利、情感挫折、學習上的壓力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情緒上的反應,即使你再不願意,甚至去控制,情緒也會出現。

→情緒的內心體驗

人的不同情緒生理狀態必然會反映在人的知覺上,反映到人的意識中來,從而形**不同的內心感受和體驗。心理學家伊扎德(izard,1977)提出的情緒四維理論認為,人對情緒狀態的自我感受,是在強度、緊張度、激動度和確信度四個維度上產生的心理感受。愉快度表示主觀體驗的享樂色調;緊張度表示情緒的心理啟用水平,包括肌肉緊張和動作抑制等成分的啟用水平;激動度表示個體對情緒、情境出現的突然性,即個體缺乏預料和缺乏準備的程度;確信度表示個體勝任、承受感情的程度。

內省的情緒體驗是人腦對客觀環境和客觀現實的重要反映形式之一,這種反映形式不同於認知活動,它不是對客觀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帶有主觀色彩的反映。如人在受到傷害時,會感到痛苦;在朋友聚會時,會感到由衷的快樂;當面臨極度危險境地,會讓人產生毛骨悚然的恐懼感;當自己的某些需要得到充分的滿足時,會感到幸福愉快;在被欺辱時,會感到憤怒;在失去親人時,會感到悲傷。

→情緒的外在表現

情緒不僅體現為生理上的反應和內心的體驗,而且還以面部表情、聲音表情和動作表情等外在形式表現出來。面部表情最直接反映著人的情緒狀態,人們可通過乙個人的面部表情變化,了解乙個人的情緒狀態。例如,當自己所希望的球隊獲勝時,人們會不由自主地喜笑顏開;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會愁容滿面。

體態表情同樣反映著乙個人的情緒狀態,例如,在期末考試過後,我們可通過考生們的坐立不安、手舞足蹈和垂頭喪氣看得出他們此時此刻的情緒狀態和面臨的境地。聲態表情則是指人們在與人交流時的聲下的聲調、音色和聲音節奏的快慢等方面的變化。如,乙個人悲傷時,語調低沉、言語緩慢、語言斷斷續續;而當人興奮時則會語調高昂、語速加快,聲音抑揚頓挫,清晰有力。

3.情緒的型別

→七情之分

喜怒哀樂是大學生中最為普遍的情緒反應。在我國,自古以來人們通常將情緒按其表現分為「喜、怒、哀、懼、愛、惡、欲」,人們稱之為七情。

(1)喜

即喜悅,是人在其需求達到充分滿足時產生的一種滿意、愉快和歡樂的情緒體驗。喜悅會使人感到輕鬆、舒暢和滿足感。

(2)怒

是指憤怒,往往是因為當事者的願望、需求不能得到滿足或是為此而進行的活動受到阻礙時而產生的一種不滿、惱怒的情緒體驗。憤怒的情緒會使人產生緊張、壓抑甚至狂躁的感覺。

(3)哀

即悲哀,常由於當事者的期望或願望不能得到實現和滿足,或是遭遇重大的喪失而引起的一種悲涼、哀嘆的內心感受。悲哀的情緒會使人產生一種失落、無奈、痛苦的心理感受。

(4)懼

指懼怕、恐懼,是當乙個人面對危險境地或是巨大災難時,而產生的一種極度的恐慌和畏懼感。恐懼的情緒會使人感到呼吸急促、緊張、心悸、全身顫慄,甚至使人本能地產生想逃離的心理。

除此之外,情緒還有喜愛、憎惡、渴望、害羞等表現,而且乙個人的情緒狀態很多時候會表現為復合情緒反應,例如,乙個人做了錯事後,會有一種內疚感,它包含了對自己的自責、悔恨、自罪等方面的內心體驗;當乙個人經過了多年的努力,終於取得了學位,會產生百感交集的情緒狀態,它包含著「酸甜苦辣」各種心情。

→基本情緒和社會情緒

(1)基本情緒

主要是指與人的生理需要相聯絡的內心體驗。例如,人的恐懼、焦慮、滿足、悲哀等等。人的基本情緒在幼年時期就已經形成了,更多帶有先天遺傳的因素。

(2)社會情緒

是指與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絡的情緒反應,表現為一種較為複雜而又穩定的態度體驗。例如,乙個人的善惡感、責任感、羞恥感、內疚感、榮譽感、美感、幸福感等,是後天隨著人的成長而逐步發展和形成的。社會情緒是在基礎情緒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同時又通過基礎情緒表現出來。

在大學階段,更多的是建立和形成乙個人的社會情緒。

→心境、激情與應激

(1)心境

是指一種深入持久、亦比較微弱的情緒狀態,具有渲染性和瀰散性的特點,如憂鬱、沉悶、鬆弛等。心境往往不具有特定的環境物件,但可以造**的情緒的一般背景,來影響人的情緒體驗。比如,當乙個人心情舒暢時,他看什麼都會覺得樂觀積極,而當乙個人鬱鬱寡歡時,則對許多事都會感到沒有興趣。

生活中,不同的人或是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心境。心境可有愉快與不愉快之分。

(2)激情

是指一種短暫、強烈的、疾風暴雨式的情緒狀態。例如,一場球賽過後,或欣喜若狂,或垂頭喪氣;國內外的社會上發生的申辦奧運成功、足球走向世界、中國加入wto、美國911恐怖活動等重大事件,包括校園中發生的義務獻血、為貧困學生募捐等事件,都會使大學生們或群情激昂,或喜形於色,或悲憤不已。激情的特點是強烈的衝動性和爆發性,情緒作用時間短,往往會隨著時過境遷而弱化或消失。

激情的發生常常具有明顯和突出的原因和指向性。激情也可以表現為積極的或是消極的。積極的激情能增強人的敢為性和魄力,激勵人們克服艱險,攻克難關;消極的激情則會導致理智的暫時喪失,情緒和行為的失控。

(3)應激

又稱為應激狀態,是由於出乎意料的緊張或危險情景所引發的情緒狀態。即當人處於巨大壓力和威脅的情景下,而又要迅速做出重大決定時,所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情緒狀態。在應激狀態下,會使人身體處於充分的動員狀態,心律、血壓、呼吸和肌肉緊張度等發生顯著的變化,從而增加身體的應變能力。

應激往往有兩種極端的表現:一種是驚惶失措、目瞪口呆;另一種是急中生智、力量俱增。在應激狀態下,人們往往能做出平時難以做到的事,使人盡快地轉危為安。

但是應激也有很大的消極作用,當人在緊急情境中的應激狀態下,會導致知覺狹窄,行動刻板,注意力被侷限;過於強烈的應激情緒,會導致人的臨時性休克甚至死亡,還會導致心理創傷。乙個人長期或頻繁地處於應激狀態中,會導致身心疾病和心理障礙。

此外,還有人從情緒的功效角度,將愉快、歡樂、舒暢、喜歡等視為正性情緒,而將痛苦、煩惱、氣憤、悲傷等視為負性情緒;也有人將情緒劃分為積極情緒、消極情緒等等。

二、情緒的發生機制

(一)情緒與情境

人的情緒不會無緣無故地產生,必然有其發生的情境。正如人們所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當人們學業成功、身處優美的環境,都可讓人隨之產生愉快的心情;反之,人際的衝突、學習的壓力、生活中的挫折,甚至惡劣的氣候,也會使人感到煩躁和抑鬱。除了外在的環境和事件會直接引起情緒變化外,人的自身生理的和心理的反應也同樣會引起情緒的變化。

例如,人在青春期階段,由於身體上的急劇變化,引起內分泌的紊亂,並由此造成情緒上的躁動。女生因為月經週期帶來生理上的變化,也容易導致情緒的不穩定。

(二)情緒與需要

一名大學生,在漂亮的異性同學面前常會感到緊張和羞怯,有時還會面紅耳赤。為此,他感到自責和困擾。人的情緒為什麼有時候難以自製?

情緒產生與變化的背後,實際反映著我們的需要。例如當得到他人稱讚時,滿足了自己的自尊和成就的需要,從而感到一種榮譽和喜悅感;相反,當自己受到他人的冷落時,就會產生失落和孤獨感,因為自己的被接納和親情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在大學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也是大學生追求和實現自身各種需要的過程。

大學生的需要是多樣化的,如完成學業、培養能力、發展自我、追求愛情,還有娛樂、健康、實現興趣的需要等等。這些需要是多層次的,有些是眼前的需要,有些是長遠的需要,需要之間還相互矛盾。實現和滿足這些需要,會受到各種條件的侷限與制約,必然會引起情緒上的波動。

(三)情緒與認知

情緒雖然是與客觀事物是否滿足人的需要相聯絡,但是面對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卻會有截然不同的情緒感受。比如同一門考試中,成績剛剛及格的學生對此卻有著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慶幸,好歹及格了;有的人惋惜,怎麼沒考得更高一些;有的人會感到無地自容,因為他從小到大從沒得過這麼低的分。為什麼會如此,這是因為認知的作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只有通過認知對客觀事物與需要的滿足做出判斷與評價,才會產生相關聯的情緒反應。認知改變了,情緒也相應發生了變化。

(四)情緒與行為

行為是人的情緒的重要表現形式,乙個人的情緒狀態,會導致人產生或消除導致行為的動機,並直接影響到人的行為模式及過程和效果。例如,乙個學生因取得優異的成績而產生的成就感,使得他對學習更加努力;而乙個學生過度的焦慮情緒,會使他感到心煩意亂,而無法專心學習;對考試的過度恐懼感,也會使人在考試中發揮失常。情緒對行為起著一定的調節作用,當人在做能滿足自己需要的一些行為時,就會感到一種欣慰和充滿熱情的情緒感受,它會使自己的行為得到加強;而當人的某一行為破壞或阻礙了自己的某一種需要時,就會產生厭煩、排斥的情緒感受,它同樣會使人自己的行為減少或停止。

可見,情緒與行為的關係並非是單一的決定與被決定的關係。

第二講情緒便秘

一、情緒的適應與控制

(一)情緒的適應

情緒的產生雖然事出有因,各不相同,因人而同,因事而異。但是情緒的反應,也有乙個度的問題,例如,當—個人面臨惡犬的追咬時,發生了恐懼感,這裡的情緒與情境是相互對應的;而當乙個人面對乙個玩具狗,而被嚇得渾身發抖時,這種情緒反應就不很正常了。再比如,乙個小女孩兒遇到不高興的事,回家和父母哭訴,這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而乙個成年人,在工作中或學習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動不動就和家人哭訴,這就有些過於情緒失控了。

所謂情緒適應,指對情緒和發生情緒的環境之間的關係進行某種調整,使之相互適合,即對情緒進行積極的調節。一般來講,在人的情緒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其情緒適應的能力和水平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對於一名大學生來講,當遇到使自己焦慮的情境發生時,會盡量地讓自己保持鎮定;當感到自己的心情過於鬱悶時,主動參加一些使自己振奮的活動,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好一些。

這些就是我們所說的情緒的適應。

(二)情緒的控制

情緒控制指選擇情緒反應的方式和內容,以及情緒反應的程度。例如,一名大學生一次發現有人動了她宿舍的東西,於是大吵大鬧,搞得周圍的同學都疏遠了她,事後她對自己的情緒失控感到後悔。另一名學生,因為替人在教室佔座位而與另一同學發生口角,後開始相互的謾罵和廝打,最後竟演變成班與班之間的學生聚眾鬥毆,導致嚴重的後果。

一般而言,喜怒哀樂是人的情緒的正常反應。但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和場合、對什麼人、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反應,就有社會和道德的規範標準。也就是說,情緒的反應以及情緒所表現的行為要符合社會的規範。

情緒的控制,還包括自我的情緒調節能力。例如,表達憤怒的情緒時,要控制在使他人能夠接受的程度內;當情緒興奮時,也要將自己的情緒控制在使自己不失態的狀態下。在自己憂慮時,要盡量將其保持在不影響自己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範圍內等等。

情緒管理課程講義

授課方式與內容 開場白每個人列舉出目前工作或生活中10件開心或煩惱的事 學習情緒管理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學習情緒管理 情緒的定義與分類 情緒是怎麼樣產生 休息時間 講義2好的心態能夠使自己工作更加有積極性,能夠在同類中表現的更加突出 根據人員提供的內容,可以歸納出人的煩惱事 10佔了多數,因為...

情緒管理第二講情緒便秘

第二講情緒便秘 一 情緒的適應與控制 一 情緒的適應 情緒的產生雖然事出有因,各不相同,因人而同,因事而異。但是情緒的反應,也有乙個度的問題,例如,當 個人面臨惡犬的追咬時,發生了恐懼感,這裡的情緒與情境是相互對應的 而當乙個人面對乙個玩具狗,而被嚇得渾身發抖時,這種情緒反應就不很正常了。再比如,乙...

情緒壓力管理

這門 壓力情緒管理 是一門綜合多種科學總結出來的實用技巧課程,思想技巧 行為技巧 操作性強。課程提供多種快速有效的思想技巧和行為技巧,能快速化淡 消除負面情緒與壓力。從實際可操作的層面去了解情緒及壓力,和掌握化解它們的傷害性及運用它們的潛在力量做出正面效果的能力。壓力情緒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乙個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