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的心得體會

2021-03-04 02:36:51 字數 3102 閱讀 7612

隨著人們大踏步得邁進21世紀,心理健康越來越成為不同文化背景和社會的關注焦點。心理學的發展也愈發的得到重視。擁有健康的身體已不再只是生理學家的關注所在了,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工作者也投身於此。

眾多的研究發現表明,許多生理疾病與心理的異常狀態有著密切的聯絡。同時心理狀態對生理疾病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賽利格曼的乙個博士研究生做過一次實驗,他給老鼠注**癌細胞,將老鼠安排於不同環境中。

第一組老鼠可以通過逃避(如抓碰開關)而成功地擺脫電擊(樂觀組),第二組則在第一組成功逃避電擊時候被電擊,因為前者碰到開關則同時接通了它們的電擊線路,它們無論如何也逃避不了電擊。第三組老鼠在沒有危險的環境中。結果第一組老鼠中患癌症的大約只有四分之一,第二組為四分之三,而最後一組有二分之一得癌症。

這組實驗說明了積極有效地應對危險可以提公升免疫力。在美國,抑鬱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紀60年代高出了10倍,而抑鬱症的平均發病年齡也從60年代的29.5歲下降到今天的14.

5歲。與此同時,與抑鬱症相伴的常常是極高的自殺率。由此可見,心理的異常越來越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方式。

因此,提公升人們的心理狀態,對於人們的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學發展的初期階段,心理學家大多致力於研究心理病態例如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理論就是從對精神病的研究起步的。自二戰之後,在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羅傑斯的人本主義理論倡導下,人們的目光逐漸投向積極地正向的心理研究方向。

直到二十一世紀初,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才正式被提出,並迅速引導了整個心理學的發展。

積極心理學倡導心理學不僅僅應對損傷、缺陷和傷害進行研究,它也應對力量和優秀品質進行研究;**不僅僅是對損傷、缺陷的修復和彌補,也是對人類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力量的發掘;心理學不僅僅是關於疾病或健康的科學,它也是關於工作、教育、愛、成長和娛樂的科學。如果說以前的心理學研究是雨天裡的傘那麼積極心理學就是天氣預報。積極的心理學從關注人類的疾病和弱點轉向關注人類的優秀品質,它有三個層面的含義:

第一,從主觀體驗上看它關心人的積極的主觀體驗,主要**人類的幸福感,滿意感,快樂感,建構未來的樂觀主義態度和對生活的忠誠;第二 ,對個人成長而言,積極的心理學主要提供積極的心理特徵,如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積極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創造的勇氣,積極的人際關係,審美體驗,寬容和智慧型靈性等等;第三,積極的心理品質包括乙個人的社會性,作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為,對待別人的寬容和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成為乙個健康的家庭成員。

,心理疾病的診斷與**等消極心理學的研究,它和人本主義一樣強調人性的優點和價值,探索人類的美德、愛、寬恕、感激、智慧型、控制和樂觀等等,把研究的重點轉向人性積極面。記得在積極心理學課上,馬雲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改變自己看世界的眼光,用新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

他說的這句話,帶給我深刻的印象,同時,在慢慢地理解這句話的過程中,我也發現這句話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個字,卻字字有力撞擊在我心中,使我茅塞頓開。細細的琢磨這是幾個字,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更懂得了如何去適應並生存在這個世界。同時,還教導我們許多對生活的感受,要求我們停止抱怨,積極生活,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要謹記「你可以選擇為自己辯護,也可以選擇推自己一把」這句話。

專家解釋說,如果樂觀者樂觀過度,因為堅信「吉人自有天相」而不去嘗試解決問題,其實也是負面思考。而悲觀者若擁有解決問題的想法和方法,那也是正面思考,或者是所謂的「防衛型悲觀」。擁有這種特質的人當遇到挫折時,會想到最壞的情況,並思索如何解決。

他們雖然不同於樂觀的人,但也會在職場上有良好的表現。所以問題的關鍵不是人的性格,而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動力。

曾經有位悲觀到讓人無法理解的女孩,在接到別家公司高薪邀請的時候,發現自己從業八年來一直拿著行業裡不到別人二分之一的工資,差點兒崩潰。習慣性的悲觀情緒讓她認為,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我不夠好,我沒有別人努力。」進而謝絕了高薪誠聘,決心在公司加倍工作,證明自己實力。

於是她以這種「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抱著最低的期望,成功的將心中的焦慮轉成了正面的力量,一年之後在機會終於出現時,以自己的資歷和成績,被公升為主管,擺脫了低薪的命運,進入了更高層次的職場。對此斯利戈曼提出:「乙個企業需要樂觀者,同樣也需要悲觀者。

像業務、行銷、創意人員最好是樂觀者擔任,但財務或研發人員最好是稍微悲觀的人任職。」能先天下之憂而憂,然後努力讓天下人和自己都樂,這就是正面思考的價值的最大體現。

積極向上的心態是生活的保溫瓶,是我們應付困難駛向未來的順風車。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首先要培養正面的思維方式。有資料顯示,當人們遇到挫折時,真正能夠做到正面思考的人不到10%,而如果是幸運地被包含在這10%裡的人,則多數會在生活事業上取得成功,,在對他們進行了長達五年的追蹤調查後發現,正面思考的員工業績比負面思考的人高88%,而負面思考者的離職率是樂觀觀者的三倍。

正面思考的威力可見一斑。

首先,正面思考需要不斷練習改變思路,將其內化為一種習慣。正確使用歸因方式也是正面思考的重要方面。把成功歸因為內在的穩定的特質(像能力),而把失敗歸因為不穩定的外在的特質(如努力程度)。

都會有利於正面思考的形成。負面思考的人會從不愉快的事件中感到「無助」,認為自己無法改變現狀,認為無論怎麼,做到最後都是壞的後果,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對事件的理性判斷,做出負面的決策,但這個時候只要在思考的路徑裡假設兩個步驟———反駁和激勵———就可以將負面轉成正面思考。反駁是指以自己預設的負面情節、負面決策進行反駁:

激勵則指強化自己轉向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能量。

其次,保持一顆寬恕的心事快樂的不二法寶。最快樂的人身邊總是不乏家人和朋友,他們不關心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富有的鄰居的腳步。最重要的是,他們有一顆寬恕的心。

正如《真正的快樂》的作者塞利格曼所說,快樂的人很少感到孤單。他們追求個人成長和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他們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從來不管別人做什麼或擁有什麼。利諾斯州大學的心理學家愛德·迪恩納說:

「對於快樂來說,物質主義是一種毒品。」即使是那些富有的物質主義者也不及那些不關心掙了多少、花了多少的人高興。快樂的人以家人、朋友為中心,而那些不快樂的人在生活中,時不時地冷落了這些東西,在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倍感孤單。

迪恩納還認為,如果經常與炫富的鄰居做比較,這將會是不高興的開始。密西根州大學的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皮特森認為,寬恕與快樂緊緊相連,「寬恕是所有美德之中的王后,也是最難擁有的。」

正如每種新生事物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點,積極心理學同樣如此。它強調積極快樂的心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人們對於生活的意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幸福快樂對於某些文化來說只是一種態度卻不是生活目標。

這是涉及到積極心理學存在意義的重大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但是我們相信,積極心理學一定會走得更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陽光。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

積極心理學課程就要結束了,雖然課時不多,課堂上好事地分享 認圖 心理測驗 二十一件好事的記錄以及 的分享。卻讓我學到了很多,記得我有一次的心理課是廖傳景老師給我們上的,印象非常深刻,上課時他常常給我們講他自己的人生經歷,還時常在課堂上玩心理遊戲,希望倪老師以後也可以在課堂上組織玩心理遊戲,然後適當減...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

這門課程中老師教會我們要學會感恩,感謝身邊的人,感謝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論它是好是壞,我們都應該感謝,它讓我們學到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生活給了我們酸甜苦辣,讓我們活的更充實更有意義。不僅要有感恩,我們還需要寬恕。寬恕那些你一直耿耿於懷的人或事,這不但寬恕了別人,同時也是寬恕了...

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一 積極心理學的心得體會 隨著人們大踏步得邁進21世紀,心理健康越來越成為不同文化背景和社會的關注焦點。心理學的發展也愈發的得到重視。擁有健康的身體已不再只是生理學家的關注所在了,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工作者也投身於此。眾多的研究發現表明,許多生理疾病與心理的異常狀態有著密切的聯絡。同時心理狀態對生理疾...